为什么爱“八卦”

时间:2022-10-20 07:41:29

悦读之前: 虽然很少有人愿意公开宣称自己喜欢八卦,可大多数人大概都很乐于以“你发誓不会告诉别人”、“你根本想不到有人说”之类的语言开始一次谈话。一项研究表明,65%的日常谈话都属于八卦的范畴,即非正式的小道消息或传闻。

事实上,关于“八卦”为何变身为闲言碎语的代名词,就有好几种“八卦”:有人说粤语的“八”字本身就有到处搬弄是非、饶舌的意思,比如“八婆”;还有人认为,这要追溯到民国时期,茶馆为了增加生意,按八卦形状在墙上贴着各种小道消息……

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都认为,从灵长类动物开始互相梳理毛发时,“八卦”就出现了。最初“八卦”也许只是捉虱子的副产品――后来捉虱子就变成了“八卦”活动最好的掩饰。人类学家认为,这样的原始“八卦”活动不但促进了语言的形成,还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社交网络。

进化心理学家发现,各个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一个共性――进化适应性。这使我们不仅存活下来,并且在史前恶劣的环境中繁衍生息。

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成功生存,必须具备预测和影响他人的社会智商,对他人隐私的强烈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作用显著:对他人生活感兴趣的人,比那些漠不关心的人更可能存活下来――“八卦”正是一种进化适应性的表现。由于进化中成功个体的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遗传下来,这样,不管我们是否喜欢,我们都难以抗拒“八卦”。这已成为人性的一部分。

今天的我们并不比老祖宗们高明多少。有人说,要想让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最好的方法就是故作神秘地咬咬耳朵。当然比起原始社会,现在我们还多了一些不动声色的选择,比如动动拇指发条短信,或者修改一下MSN、QQ签名。

对名人“八卦”的追逐正体现了“八卦”的“圈里人”功能:在高度流动的工业社会中,名人可能是我们与新邻居、新同事唯一共同的“朋友”。也正是“八卦”,传递并维护着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则。美国人类学家贝姆在《丛林中的等级制度》中说,“八卦”已经进化成一种“平衡机制”。公共舆论通过流言蜚语、嘲笑奚落和排斥放逐,抑制群体中可能泛滥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倾向,促进团体利益和团体成员中的相对平等。

(肖滟摘 原文/F.T.McAndrew)

上一篇:无意中发现爸爸有“小三”等 下一篇:英语说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