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通脬汤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10-20 06:48:52

自拟通脬汤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拟通脬汤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及中医物理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通脬汤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自拟通脬汤;中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14.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109-02

产后尿潴留[1]是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西医认为主要是妇女在分娩过程中子宫压迫膀胱及盆腔神经丛使膀胱肌麻痹所致[2];或是产后孕妇由于外因创伤惧怕疼痛不敢用力排尿;或是由于妊娠时腹壁持久扩张,产后发生松弛,腹压下降,无力排尿;或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剂量解痉镇静药,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应用硫酸镁、莨菪类药物,降低膀胱张力[3];或产后会阴侧切或会阴撕裂造成外因创伤疼痛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性的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而引起尿潴留。常规的导尿、消炎、膀胱冲洗、开塞露纳肛等西医治疗以及热水浴疗法、针灸、推拿、心理疏导等中医物理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并不尽人意,且易导致病情迁延反复。尿潴留不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而且还是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几年本科采用自拟通脬汤[4]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初产妇,年龄24~32岁;尿潴留伴大便秘结者28例;尿潴留1 d者4例,2 d者4例,3 d者4例,4 d者2例,5 d者7例,6 d者1例,7 d者3例,9 d者2例,10 d者2例,13 d者1例。临床表现均为产后8 h不能自主排尿,下腹胀痛,B超检查提示不同程度肾积水,除外妇科及其他脏器疾患。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的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导尿、消炎、膀胱冲洗、开塞露纳肛等西医治疗,配合热水浴、针灸、推拿、心理疏导等中医物理疗法,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观察组给予自拟通脬汤治疗,基础方药组成:肉桂3 g,黄芪15 g,白术10 g,茯苓15 g,黄柏、知母各10 g,大黄5 g,泽泻、荆芥各5 g,车前子12 g,沉香3 g,木香10 g,上述药物1剂/d,加水1000 ml,浸泡0.5 h,采用武火急煎至沸后改用文火慢煎至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4剂为1个疗程。将本方二煎后的药渣加生姜、葱、醋各适量(或加麦麸)同入锅中炒热,布包外敷小腹,1~2次/d。

1.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治疗后1 d内即自行排尿,通畅,B超提示肾积水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治疗后2 d内即自行排尿,通畅,B超提示肾积水明显减少;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治疗后3~4 d内排尿,略通畅,B超提示肾积水减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任何改变,5 d内不能自行排尿,B超提示肾积水未见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全部自行排尿,拔除导尿管后均未出现尿潴留,5例在服药后不满24 h即自行排尿,6例服药后48 h内排尿,3例服药后72 h内排尿,1例服药后96 h内内排尿。对照组中,3例治疗后不满24 h排尿,2例治疗后48 h内排尿,3例治疗后72 h内排尿,4例治疗后96 h内排尿,3例治疗后5 d内没有排尿(后改用自拟通脬汤治疗,2 d内均自行排尿);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属祖国医学“癃闭”[5]范畴,“癃闭”的形成主要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所致。《素问・灵兰秘典论》[6]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而膀胱之气化又为肾所主,故“癃闭”的形成在于肾与膀胱,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端,实证为湿热下注,气化阻滞,或浊瘀内阻,膀胱气化不利;虚证多属气虚,膀胱气化无权。本研究病例初为虚实夹杂,一因产时劳力伤气,二因产时大量出血,气随血耗,肺脾气虚,不能通畅水道,下输膀胱,导致膀胱气闭,小便不通;复因分娩耗伤肾气,肾虚不能化气行水,导致小便不通。产程过长,或手术助产以及反复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均属此类虚实夹杂证。自拟通脬汤有宜气温肾、清热利尿之功,方中黄芪、白术、茯苓健脾益气[7],肉桂温肾通阳化气,可增强排尿功能;知母、黄柏、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荆芥辛温,有宣上通下之功;沉香、木香调气降气;大黄苦寒,能通腑泄热,下瘀血,除下焦湿热,治小便不通,诸药合而用之,可使肺气得宣,脾肾强健,湿热祛除,小便自利。观察组均将药渣加姜、葱、醋(或再加麦麸)炒热,外敷小腹,热敷时患者皆感舒适异常,盖此有温通之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观察组15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中14例伴有大便秘结,服用本方后,大便秘结症状缓减,随之小便自解,因此“通下法”[8]是治疗产后尿潴留不可忽视的疗法,切勿困于“产后宜温”[9]之说而不敢使用通下之大黄,本研究用之尚无不良反应出现。

综上所述,自拟通脬汤治疗产后尿潴留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苏秀球.产后尿潴留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6):139-140.

[2] 江红,蔡艳.产后尿潴留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分析和临床治疗[J].当代医学,2014,20(12):150-151.

[3] 余素乔,谢佐卿,罗瑞华.产后尿潴留的临床处理方法对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9):32-34.

[4] 姚锡安.中医百草园[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258-260.

[5] 黄文东.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5-66.

[6] 马烈光,张新渝.黄帝内经・素问[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2-55.

[7] 李西云,单珂.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产后尿潴留6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3):16-17.

[8] 郑雪珍,俞海燕.开塞露灌肠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313.

[9] 陈文道.“胎前宜清、产后宜温”的治法刍议[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2):180.

(收稿日期:2014-07-29 本文编辑:祁海文)

上一篇:头颅MRI对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沟通五技巧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