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20 05:53:11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整体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介绍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要点。结果 发生献血反应14例,献血反应率2.23%。其中枸橼酸盐过敏反应3例,较严重的低钙反应1例,轻度献血反应10例。结论 做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整体护理,可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血站服务水平,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整体护理;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血小板输注已成为现代成分输血的重要内容。机采血小板由于纯度高、不良反应少且疗效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做好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护理非常重要。笔者将2008年6月~2010年5月628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整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0年5月在本站参加机采血小板者628例,男412例,女216例,年龄20~52岁。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且在献血小板前1周未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血细胞比容(HCT)≥0.36。初次捐献血小板95例,占15.13%,第二次188例,占29.94%,三次及以上者345例,占54.94%。发生献血反应14例,献血反应发生率2.23%。其中枸橼酸盐过敏反应3例,较严重的低钙反应1例,轻度献血反应10例。

1.2 仪器设备 MCS+血细胞单采机(美国血液技术公司),REF 994E或995E型一次性进口耗材。

1.3 操作方法 献血者取坐位或平卧位,采用单侧上肢静脉穿刺,按机采血小板采集操作规程进行采集。

2 采集护理

2.1 采集前的护理 工作人员首先应主动热情接待献血者,向献血者讲述血细胞分离机的基本功能及程序设计的合理性[1],体现为献血者服务的精神,使献血者感到满意、温馨,要有情、有礼、有心、有信,消除献血者特别是初次参加机采献血者的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耐心细致解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解除其思想顾虑,详细询问其饮食、休息、睡眠及有无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情况。专人准备稀饭、面包,避免空腹采集。备有舒缓的背景音乐、有线电视、影碟机等,以分散献血者注意力。根据献血者的经历、血小板计数、身高、体重等决定能否捐献血小板以及捐献量。

2.2 采集中的护理 选择饱满粗大有弹性易于固定的静脉,严格无菌操作,尽快穿刺,做到“一针见血”,将前10 ml血液留至样袋内,按采血键开始采血,采集过程中要关心献血者的心理感受,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营造良好的气氛,使献血者心情放松。并根据每个献血者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技术参数,以获得最佳的采集效果,保证血小板的质量。初次献血者应给予口服10%的葡萄糖酸钙10 ml,预防枸橼酸中毒。

2.3 献血者反应的处理 (1)枸橼酸轻度中毒反应常见症状有口唇、面部或四肢末端麻木、发冷、寒战。应立即口服10%葡萄糖酸钙20 ml,同时饮用温热白糖水200 ml,并降低回输速度,一般症状会缓解[2]。(2)较为严重的低钙反应表现为肢体麻木、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手足抽搐,应立即停止回输,从另一静脉管路缓慢推注10%的葡萄糖酸钙10 ml,症状会很快缓解。(3)轻度献血反应如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时,应立即采取平卧位,双腿屈曲位,嘱献血者深呼吸并尽量放松,同时给予糖水口服,一般会很快恢复。

2.4 采后护理 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复杂,拔针后压迫穿刺部位10~15 min,力度适宜,贴好创可贴,嘱献血者抬高手臂至心脏水平以上,以促进静脉回流;告知献血者不要搓揉,针眼要保持干燥,24 h不要洗浴,4 h后方可去掉创可贴,以防感染或皮下血肿的产生。机采完后让献血者不要立刻下床,也不要马上离开采血室,以防性晕厥,休息20 min后或喝杯温开水或牛奶后再离开。嘱献血者24 h内避免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及高空作业,以防针眼再次出血和意外发生,注意休息,不要暴饮暴食,保证充足睡眠[3]。

3 结果与讨论

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整体护理非常重要,护理时全过程细心沟通,及时掌握献血者的心理和需求,尤其是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要积极热情地接待,献血完毕后对他们的无偿献血行为表示谢意。采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和严格的检查消毒制度,使献血者产生信心,消除恐惧心理,并将心理疏导、沟通贯穿于献血全过程。优化献血环境,保持采血环境空气清新,温度控制在24 ℃左右。密切观察献血者的反应,及早发现和预防枸橼酸中毒反应,遇有献血反应及时处理,确保献血者的安全及机采血小板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振玲,王青,王纪成,等.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2):4251.

[2] 胡宇,陈宝葵.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3,06:418.

[3] 庄彩梅,郑海燕,潘维兰,等.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护理体会.输血与护理,2005.7(4):302.

(收稿日期:2010-12-1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的观察及护理 下一篇:慢性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前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