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的探讨

时间:2022-10-20 05:31:48

学龄前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的探讨

[摘 要]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部利弊、美观程度。方法:通过对200例学龄前儿童静脉留置针手背和前臂两个不同穿刺部位的观察,从敷料污染度、留置针管道畅通度、留置针折叠、留置针滑脱、72小时内重新穿刺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手前臂穿刺明显优于手背,在临床上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近年来在我国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深受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喜爱。它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1],、害怕和不适。更有利于按药物浓度给予静脉药物治疗和随时进行抢救危重患儿[2]。为了提高留置针的有效使用率,除了穿刺技术的熟练程度外,另外注重的就是穿刺部位的选择,它一方面关系到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尤为突出。对于留置地方的选择,对当今的学龄前儿童来说,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和考虑的事情,一是配合他们好动的天性,二是要固定牢靠。

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喜欢动手做小制作及玩玩具,对任何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审美观强,喜欢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即使是生病期间,只要病情稍有好转,儿童的天性就表现无遗。

现今临床上已少选将留置针置于儿童头部,而也绝大多数学龄前儿童也不喜欢留置针固定在头部,究其原因有:其一:认为固定留置针的敷料像伤员,不好看,拍别人笑话自己;其二:认为剃去头发改变了原有发型不美观;其三:少数患儿由于知识缺乏觉得输入液体会使头部肿大形成大头娃娃。其四:头皮细嫩光滑,用的敷贴滑脱,更严重的是易引起头皮皮疹,寻麻疹等过敏反应,易引起医患纠纷。因此现在学龄前儿童留置针穿刺部位基本上选择在双手背。通过长期观察,实际验证,手背穿刺成功率虽然高又满足了患儿不在头部穿刺的要求,但是在留置针的保留效果上就不如头部好。为了解决此矛盾,我科对学龄前儿童穿刺部位选择在手前臂,并于2011年7、8、9三个月分别对手背及手前臂穿刺进行了实验比较。

1.实验方法:

随机选择200名学龄前儿童分成两组(男女各半),一组为实验组100名(手前臂穿刺),一组为对照组100名(手背穿刺)。熟练掌握穿刺技巧:选择血管,常规消毒皮肤,旋动留置针套管,请人协作固定患儿,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成15°~30°角刺入皮肤,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2mm左右,然后左手不动,继续绷紧皮肤,右手用大拇指放在Y接口处送套管,右手指退针芯,将针芯全部退出,然后固定[3][4]。

2.评价指标:

连续观察72小时拔针,从敷料污染度、留置针管道畅通度、留置针折叠、留置针滑脱、72小时内重新穿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又减少了每天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3.结果如下:

两种穿刺部位比较

4.讨论

从表中可以看出手前臂穿刺明显优于手背(x2=7.9632P<0.05)。分析原因:一是手背活动幅度比手前臂大,任何抓握、活动均有手背的参与,都会牵扯到手背;其二手臂的留置针有衣袖的掩盖离开了儿童的视线这样避免了其经常抓扯、玩弄;其三留置针的隐藏满足了患儿的心理,使其易于接受;因此笔者认为:学龄前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最好选择在双手前臂。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高改燕,等.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z1.

[3]张春舫,任景坤.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59-61.

[4]陈显春,封悦.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

上一篇:探讨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价值 下一篇:浅谈基层医院药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