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探讨

时间:2022-10-20 04:18:54

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探讨

摘要: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程度,是与它所在的周围的社会经济环境相关的。会计既是适应社会经济环境而产生的,它又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会计能否在企业中成功运行的关键在于会计能否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本文就社会经济环境与会计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会计 社会经济环境 相互作用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的影响

(一)经营管理要求提高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会计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它同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质量,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企业的发展经营也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此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更新、更先进的会计方法和处理程序就会应运而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经济活动范围随着通讯与交通的发展扩大了,超出了国界,庞大的跨国公司出现了,为适应这种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的核算,国际会计出现了,并且进一步丰富了财务会计的内容。

(二)科技进步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捕捉的猎物及生产的谷物等便有了剩余,人们就要算计着食用或进行交换,这样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但由于文字没有出现,所以只好“绘图记事”,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的方法。这些就是会计的萌芽。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非凡的、专门委托的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后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明了造纸术,会计便有了专门的记账工具-账本,并且有专门的格式及结构用于记录各种收入和支出。在13世纪意大利的银行账簿中,已分别以“借主” 、“贷主”登记债权和债务,这为近代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现代科技进步对会计最显著的影响就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实务中的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很多规模大的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已经步入了电算化时代,各种财务软件功能强大,处理速度迅速,大有逐渐取代手工操作的趋势。

(三)币值变化不稳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以稳定的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来衡量会计主体的一切经济业务。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得货币的价值经常处于大幅度的变化之中,币值不稳,动摇了货币计量的基础,使得单位货币变成一个弹性很大的尺度,用它来衡量同一事物(如资产价值)自然得不出准确的结果,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也会不真实,从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如何解决币值不稳对会计信息带来的影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虽然很多研究者都分析研究了这一课题,且论著不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实务操作中这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四)知识经济发展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知识经济环境是孕育会计发展的土壤,知识经济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的发展,一国知识经济环境状况决定了该国的会计发展水平。以前人们只把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看得很重要,但是在知识经济年代,人们意识到最重要的资产是技术、管理、专利等“软资产”。这些方面的开支也由原来核算上直接进费用变成选择性地列入资产范畴了。良好的知识经济环境能促进会计的发展,使得会计核算更真实地、客观地反应企业的资金运动,相反,不良的知识经济环境会限制或阻碍会计的发展。

(五)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对会计产生的影响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经济的开放程度等对会计理论的形成经济的开放程度等对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法规的制定以及实务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球化,客观上会将一国之内的经济运行机制与财政,经济形态扩展到全球范围内。因此各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法规及实务都在全球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逐渐与国际接轨。当然国际会计准则本身要求比较高,各国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较为成熟的执行机制。

二、会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国民经济)

从宏观角度来看,运用会计手段优化经济资源有配置,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发挥预警作用,以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不稳定、不协调的情况。从而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实现每年适度增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平衡,促进国民经济逐步壮大。

(二)对微观经济管理的影响(企业内部)

会计部门能随时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其所需要的最新会计报表,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会计报表化打破了手工操作时责任控制、分权管理、内部审核、定期核对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正确分析运用会计信息资料,企业可以降低成本、降低资金占用量,更好地实现增收节支的目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推进经济生活的法制化、秩序化(工资、融资、证券等方面)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明确规范了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即因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住房公积金、支付因解除劳动关系所给予的补偿以及其他职工薪酬等项目的金额。新会计准则取消了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的要求,企业可以按实际发生额列支,与税收规定不一致时,作纳税调整。这将对企业财务状况中的流动负债、存货成本和经营成果中的期间费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证券交易和管理也离不开会计,只有真实的、合法的会计信息资料才能确保证券交易公开、公平地进行。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造假的典型案例“万福生科”,其上市前后的疯狂造假严重扰乱了证券交易市场,证监会已经立案调查,所有涉及的相关证券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将按规定严肃查处。

(四)推进与国际接轨,繁荣涉外经济(会计制度与方法的接轨)

会计国际化是时展的需要,随着国际经贸活动的发展,区域经济、国际资本市场迅速形成。据有关资料: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价总额中,70%来自外国;德国上市公司中,80%来自60多个非德国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在册的13000多家企业,有1000家的企业资本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在这种新的国际联合经济发展态势下,各国自行指定、互不沟通的会计制度造成的差异,很难实现国际经济交流。根据这种状况,世界银行、国际经济的许多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都希望有一个国际共识,便于互相沟通和贸易往来。因此透明度较强、公平合理的通用的国际会计准则产生了。它的产生使得国际间的贷款、借款等各种核算一目了然,交易双方满意度大幅提升,大大推进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涉外经济更加繁荣。

(五)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Rajan和Fisman研究了金融机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他们认为,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够帮助企业把握发展机遇,提高资源在工业部门之间的配置效率,实现经济的增长。上述研究着重于金融市场在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性。因此,会计报表在金融加速效应中可能发挥作用,进而影响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一些研究表明,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将会计、风险管理与金融审慎监管进行协调与配合,有益于维护金融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发展。

三、辩证关系

会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会计提出新的要求 ,会计的发展又需要社会经济环境提供必要条件。因为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反映,因此企业的会计报表影响人们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并导致利益相关方面的经济行为的改变,因而财务会计通过会计报表的有用性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利益分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参考文献:

[1]曲晓辉.会计准则全球发展的趋势与问题[J].会计师,2005;3

[2]汪小英.会计与知识经济的适应性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0;12

[3]李静江.企业环境会计与环境报告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周继华,高庆华.知识经济环境下的会计创新[J].财务与会计,2001

[5]邱妘.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财务与会计,2001年;第4期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下一篇:真爱塑造健康心理——三理教育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