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亲子教育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10-20 04:08:29

通过亲子教育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入园适应问题日益成为教育工作者及年轻家长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入园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亲子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让幼儿提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提供和同伴交往的机会,入园后就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其行为习惯能够符合幼儿园的要求,与外部环境尽快达到平衡。

亲子教育幼儿入园适应实践探索我们对亲子教育与幼儿入园适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从入园前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亲子教育课程和入园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缓解幼儿分离焦虑、促进幼儿入园适应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入园前,熟悉幼儿园环境,体验集体生活

1.让家长了解影响孩子入园面临的问题与变化。在入园前,我们对每一位宝宝的家庭情况进行了摸底,并召开了家长会。在家长会上,一方面帮助家长认识到,对孩子来说,从家庭到幼儿园,孩子们的生活将要发生的重大变化,如要面对环境的变化、人际交往对象和关系的变化、行为规则的变化等,这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家长们一定要和老师一起相互配合,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及活动的流程,共同来面对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2.设计、组织内容丰富的亲子课程。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园利用双休日开设了亲子班,从事亲子教育工作的教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她们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熟悉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懂得教育方法,为了让课程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设计亲子教育课程之前,教师们会和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家长的学历水平、教育观念以及期望,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及生活习惯,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家园互动活动。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的亲子教育课程,也为了让每一个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园互动活动。如请家长参与亲子课程方案设计、参加亲子课程实施、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在一起游戏,家长们互动交流育儿方法、每年举行亲子运动会,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水平设计有趣的亲子游戏,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

4.填写宝宝成长档案,全面了解孩子的变化。宝宝进入亲子班时,教师们会给每个孩子建立一个入园档案,详细记录入园时的情况。随着亲子教育课程的逐步实施,宝宝肯定会有一些变化和成长,教师们会及时记录这些情况,并和入园时的情况进行对照和分析,对家长定期进行反馈,家长们也会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如实反映,和老师们交流经验,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家园携手,促进宝宝尽快适应。

二、入园后,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

1.创设温馨舒适的环境。孩子入园一般先要适应全新的、陌生的环境,如果这个环境和家里一样温馨,孩子们心理上会马上放松下来,会较快地融入这个新环境,这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因此,托班教师在布置环境时,一般都会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如墙壁的色彩以粉色、米色等柔和色为主,窗帘用小碎花的装饰图案,桌椅、玩具柜等均是原木色且造型可爱,提供的玩具也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中的人物或动物,让孩子感觉到自然、亲切;主题墙的创设一般会考虑用孩子全家福的照片、宝宝小时候的照片、可爱的布娃娃、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等,从整体上给孩子一种家的温暖,减轻心理上的不适应。

2.组织幼儿喜爱的活动。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组织开展了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包括有趣的游戏活动、讲故事、音乐表演及美术活动等。与此同时,我们还播放孩子以前活动的照片或录像,孩子们看到自己出现在“电视”上,会有一种惊奇和兴奋,可以暂时忘记父母投入到活动中来,如果教师还能够积极引导,观察分析孩子的表现,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棒,同伴们都在看着自己,会感到满足与自豪。

3.做好家长工作。家长是幼儿入园适应中的关键人物。首先,我们注意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喜欢干什么、喜欢吃什么,喜欢和谁在一起玩,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在每一次的家长会和个别交流中会教给家长帮助幼儿入园适应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家长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入园适应问题,要坚持送幼儿入园,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疼爱中却帮了倒忙,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上幼儿园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4.分时段逐步适应。孩子离开朝夕相伴的父母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心里的焦虑可想而知,如果一开始就全天适应,他们一定接受不了,轻则会影响第二天来园,重则会影响身心健康。因此,老师们就会想各种办法来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分时段适应和家长短时间陪伴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适应时间及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

从表上可以看出,开始由家长陪同时间较短、慢慢过渡到独立入园且时间稍长、再到吃饭不睡觉、吃饭又睡觉最后过渡到全天适应幼儿园生活,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关注孩子内心感受的过程,对有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促进幼儿入园适应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综上,经过近三年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参加过亲子班、体验过亲子教育课程的孩子,在适应新环境、新老师、新同伴方面表现自如,能听懂老师的要求,较少有大哭大闹现象,与同伴交往和谐,很少出现用手抓同伴或抢玩具的行为,做事有条理,懂规矩,讲道理,有礼貌,入园适应很快。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开设亲子教育课程不仅能够促进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帮助年轻父母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而且还能为幼儿提供与同伴和老师交往的机会,帮助幼儿熟悉今后入园生活的环境,可以有效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缩短幼儿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帮助幼儿很快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术霞.新入园幼儿的保教策略[J].学前教育,2005,(9).

[2]马丽宏.做好新入园幼儿的教育[J].甘肃教育,2004,(Z1).

[3]官颖柔,谢晓B.幼儿入园适应策略初探[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07).

[4]冯华.托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几点认识及实践策略[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1).

[5]方小兰,陈桢.梯度适应,帮孩子缓解入园焦虑[J].幼儿教育,2009,(Z4).

本文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亲子教育与幼儿入园适应研究》(课题编号:2011-YB-3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德育教学 下一篇: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