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外混龄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时间:2022-10-20 03:32:10

在户外混龄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说到,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幼儿户外体育正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都采用同龄编班的教育组织形式,加之我国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孩子们缺少异龄交往的机会,而同龄编班却不能弥补这种缺失和不足,从而会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而一直以来,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都是以同一年龄、同一班级的形式来开展的。活动中容易形成伙伴单一,活动器械单一,组织形式不灵活,活动范围狭小的情况,容易出现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互动不够,幼儿对活动兴趣不高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希望找到幼儿更加感兴趣的活动开展形式,提高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性,由此,结合我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条件,以及幼儿、教师的具体情况,我们对户外混龄体育活动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1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混龄体育活动时幼儿园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投放多样的体育器械、打破年龄和班级界限,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不仅扩大了幼儿之间的交往,使年龄不同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影响、共同提高;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2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特点

2.1 合作性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能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会鼓励大孩子们多去帮助小孩子们,这样,年龄小的孩子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2 趣味性

户外体育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要内容,而游戏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了孩子参与的兴趣,我们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不同的游戏情境中发展基本动作。

2.3 多样性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性,其主要体现在材料的多样性和玩法的多样性。

2.4 整合性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能整合健康、语言、社会等领域的内容。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3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实施

3.1 利用园内现有环境,开发活动场地,科学规划和创设活动区

我园是一所新建幼儿园,活动场地面积较大,活动空间较充足,包括塑胶软化地面、软场地(人工草坪)、硬场地(砖地)、沙池活动场地、幼儿戏水池等。我们对园内的活动场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规划,充分挖掘各种场地的优势,最大地发挥各种活动器械的功效。我们以基本动作作为划分活动区的标准,分别创设了钻爬区、跑区、跳区、平衡区、投掷区。在设置区域时我们考虑到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既有活动量大的,也有活动量小的;既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又有锻炼幼儿综合身体素质的。

3.2 合理投放有层次的活动材料

在活动区内投放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活动材料。除了幼儿园现有的玩具外,我们以木质为主要材料制作了幼儿既感兴趣又安全耐用的活动器械,如在平衡区设立了索桥、跷跷板、高跷、单窄桥、双窄桥、梅花桩等等,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游戏。投掷区设置了飞镖和高矮可调的投掷架,并为幼儿准备了大小不同、材质不同的球类,如海洋球、西瓜球、皮球、海绵球等供幼儿投掷,从而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投掷游戏,为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条件。在跳区投放了竹竿、羊角球、跳跳球、跳绳、皮筋。钻爬区投放高矮不同的网、宽窄不同的材料等。由于是混龄活动,为此,我们在各个活动区创设了适合不同水平幼儿的游戏情境和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

3.3 先分级活动,逐步形成常规后进入混龄形式

在活动场地、器械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分年级的游戏活动,开始了混合体育游戏活动的尝试。全园8个班级,采用“年级分组、分功能区”的方式,通过用“同龄混班”、“以强带弱”的活动方式开展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与教师的引导,孩子们掌握了混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常规。在此基础上,我园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晨间户外混龄体育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活动常规。

3.4 建立活动规则

为了控制各区域活动人数,从而保证幼儿活动的空间与密度,教师制定了活动区牌,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游戏,如果一个区的区牌已领完,幼儿就要选择其他的活动区游戏,从而保证了活动空间的密度分配。教师在固定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定期进行区域轮换。

整个活动都是以音乐贯穿始终,首先,小朋友们在听到欢快的音乐后,进行全园热身活动,为进入活动做准备。然后,游戏进行时播放舒缓的音乐。最后,当小朋友们听到《一双小小手》音乐时,全体幼儿进行活动的收尾工作,整理好玩具,归位,清洁场地。当听到舒缓的音乐《爱在人间》时,幼儿和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习惯,自然的进入了活动状态。

4 全园开展混龄户外活动的初步成果

4.1 混龄户外活动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不断提高。如年龄较小的孩子遇到问题,年龄较大的孩子会主动想办法帮助解决,自然地充当起哥哥姐姐的角色。

4.2 混龄户外活动培养了幼儿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的良好品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开展混龄活动不仅能提供给孩子相互交往的机会,而且还能解决同龄儿童间的冲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弟弟妹妹很自然地能接受哥哥姐姐的建议,哥哥姐姐借助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做起 “小老师”。异龄儿童之间共同生活、交往、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4.3 混龄户外活动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活动过程中,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会合作,让能力强的小孩子能和大孩子一起活动,满足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能力弱的小孩子在大组孩子的细心帮助下,轻松地掌握了一些技能技巧,掌握了游戏方法,同时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4.4 提高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观察与反思能力

在活动中教师需要及时观察捕捉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同一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并及时给予幼儿以指导和帮助,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并且不断对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和反思,寻找活动中的不足之处,积极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观察能力与反思能力的提高,为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以来实施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探索和开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如怎样去引导年龄大的孩子去主动引导小孩子去解决问题;有些年龄大的孩子不愿意去和比自己小的孩子去玩;在引导孩子合作游戏时,教师需要哪些指导策略;在有些孩子不感兴趣的活动区,怎样投放材料才能满足不同层次能力的幼儿的需要等等,这都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将继续探索户外混龄活动开展的好方法,不断积累经验,改进不足的地方,让幼儿在游戏中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游戏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上一篇:高速DWDM通信技术 下一篇:通信技术在DCS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