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20 02:09:17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丁苯酞200mg,3次/日,连用30天;对照组用尼莫地平片40mg,3次/日,连用30天。两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调整血压、血糖等。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韦氏记忆量表(WMS),记忆商(MQ),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MQ、HDS评分比较显著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尼莫地平比较,丁苯酞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记忆、认知和生活能力。

关键词:丁苯酞 血管性痴呆 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183-0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类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综合征,亚洲国家如中国和日本VD的发病率较高,主要与卒中的发病率有关,占老年痴呆的50%[1],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量的药物被试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但目前尚没有证实可以对血管性痴呆症状性治疗明确有效的药物[2]。本研究采用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08-07~2010-07在我科门诊和住院并确诊为VD的100例患者,诊断标准参考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所/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会议(NINDS-AIREN)[3],入组标准:(1)符合VD的诊断标准,均为确定诊断患者;(2)Hachinski缺血评分量表≥7分;(3)长谷川痴呆量表(HDS)16分;(5)韦氏记忆量表(WMS)测得的记忆商(MQ)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丁苯酞200mg,3次/日,疗程30天;对照组用尼莫地平片40mg,3次/日,连用30天。两组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及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等治疗。

1.3观察项目

两组治疗前、后的各种测量值做自身和组间对比,采用双盲对照研究。疗效分为3级:显效MQ增值>16分;有效,MQ增值5-15分;无效,MQ增值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 ±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MQ值、HDS值和ADL值变化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MQ、HDS、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MQ、HDS评分明显提高,ADL评分明显下降,对照组则变化较小,两组治疗后评分和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Q、H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尽管VD的发生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各种血管性因素导致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和微循环障碍,继而发生低灌注和缺血性损害是VD发生的重要原因[4]。不仅卒中的发生、发展与VD有密切的关系,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期慢性脑缺血、脑灌注不足,导致进行性或持久性的认知障碍也是血管性痴呆发病的重要基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VD在病理上主要是脑的微血管病变,包括严重的筛状变、皮质下白质病变及微梗死。VD的神经递质也发生改变,包括胆碱能系统破坏,代谢降低,白质内单胺氧化酶B明显增加等[5] 。丁苯酞是从芹菜籽中提取出来的左旋体,后经人工合成为消旋体,可有效地逆转或改善局部脑缺血引起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因为其可以显著增加大脑中动脉侧纹状体的局部血流量,可明显缩小缺血区的梗死面积以及改善全脑缺血引起的小鼠能量代谢耗竭,可挽救缺血半暗带濒危的神经细胞,从而改善了中脑分布区域如皮层、纹状体或海马的神经细胞功能[6]。丁苯酞软胶囊的活性成分为dl-3正丁基苯酞[7],其药理作用主要有三条途径:重构缺血区微循环,保护线粒体免受损伤,改善能量代谢。丁苯酞可有效地逆转或改善局部脑缺血引起的记忆障碍,因其可显著增加大脑的局部血流量来挽救缺血半暗带濒危的神经细胞,从而改善了有记忆功能分布区域的神经细胞功能[8] 。有研究证明,丁苯酞能逆转缺血期线粒体膜流动性,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化,从而改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9]。现在普遍认为血管性痴呆认知损害机制涉及胆碱能递质等方面的改变,额叶皮层及海马胆碱能神经元的损伤可能是认知功能受损害的形态学基础,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是乙酰胆碱生成的关键因素;丁基苯酞可能是通过调整cAMP-PKA-CREB-CRE机制,提高ChatmRNA的表达水平,使Chat增多,进而改善脑缺血状态[10],改善认知功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丁苯酞治疗组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记忆、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记忆、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药理机制为重构缺血区微循环、保护线粒体、改善能量代谢,促进胆碱能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Roman GC.Facts,myths,and controversies in vascular demntia[J].J Neurol SCI,2004,226(1-2):49-52.

[2] Orgogozo JM,Rigaud AS,Stöffler A,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memantine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vascular dementia :a randomiz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MMM300)[J]. Stroke,2002,33:1834-1839.

[3] Román GC, Tatemichi TK, Erkinjuntti T, .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esearch studies: Report of the NINDSAIREN InternationalWorkshop[J],Neurology. 1993Feb;43(2):250-60.

[4] 谭纪萍,彭进才,王鲁宁.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J】.中国卒中杂志,2006,1(10):706-708.

[5] Swartz RH,Sahlas DJ,Blavk SE.Strategic involvement of cholinergic pathways and executive dasfunction:does location of whitemattersignalhyperintensitiesmatter?[J].J Stroke Cerebrovase Dis,2003,(12):29-36.

[6] 阎国超.丁基苯酞对正常和局部脑缺血大鼠纹状体脑血流影响[J].中国药理学杂志,1998,1(12):36-39.

[7] 徐皓亮,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9,34(3):172-177.

[8] 胡盾,张丽英,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部脑缺血大鼠记忆障碍的影响[J].中国药理与毒理杂志,1997,11(1):14-15.

[9] 熊杰,冯亦璞.丁基苯酞对局灶性脑缺血过程中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2000,35(6):408-412.

[10] 沈瑞乐,王兴平, 滕军放,等.丁基苯酞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mRNA表达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2):206:20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联合用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