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宫正树:星星点灯

时间:2022-10-20 02:02:46

武宫正树:星星点灯

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开在你窗下。

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星光照亮天涯。

依然是那张灿烂的笑脸,依然是那副洒脱的表情,迎面走来的武宫正树风采如昔,岁月之刀在他面前似乎失去了魔力。

于是,全世界的爱棋者都忆起了那熟悉的梦境.

当世界越变越冷,谁来给她注入一缕温热?当职业围棋离业余棋迷越来越远,谁来拉近他们的距离?看厌了变化复杂的“飞刀”,请还给我们清新的“宇宙”。翩翩的武宫正树翩翩的棋,虽然已相别太久,但没有人将你稍忘。

大战王铭琬的“魔刀”,勇夺“十段”挑战权,重新站到前台的武宫正树把笑脸还给了围棋。尽管遭遇的是王座日益稳固的的“日本第一人”王立诚,尽管对王的的过往战绩落后甚多,但武宫的自信一如往昔。十段五番胜负决战第一局,展现在世人眼前的仍是“宇宙流”那壮美的画卷。想像不出世上还有谁会把围棋下得如此美丽,像一首雄浑的唐诗,像每个人深藏心中的梦想。

结局是残酷的,理想超越不了现实,华丽的构思挡不住实用的俗手,不求棋形好看只求效果最佳的“实战派”王立诚冲破了“宇宙流”的防线,二目半的差距让崇拜武宫的棋迷们满心遗憾。

不在乎的是武宫本人,其实他哪里还用得着以一个冠军头衔去证明自己?他的“回归”也许只是想还给人们围棋本质的快乐。许多年前藤泽秀行就断言:“我们的棋要想传给后世很难,只有武宫的棋绝对可以流传五十年、一百年!”武宫正树已经超越了常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他是棋界的智者,用自己的思想火花潜移默化着无数求道之人。

在围棋的竞技性日益压倒艺术性的今天,武宫逐渐成为棋界的异类。行棋朴实但胜率极高的李昌镐是万千学弈少年追逐的目标,华丽的武宫在世人的眼里则如同一件精美却易碎的艺术品,只适合欣赏,打造起来却实在太费气力。不过没有人不喜欢艺术品,所以武宫的棋总是被赞叹,他成了无数人理想的寄托。

与武宫一起深映在人们脑海中的是他的“星星”――二连星、三连星、四连星,直至满天的星星都被占据。星是棋盘上最醒目的点,热爱星的棋手注定是人群中的焦点,他抢占了最显眼的目标,从不掩饰自己的骄傲。但他要面对的风霜也最多,每一次寒冷他都得最先承受。

武宫淡出棋坛第一线已经好多年了,自从1996年被赵治勋夺走“名人”桂冠,他已有六年没有在七大棋战的决战舞台上亮相,国际赛场上也久不见踪影,崇拜他的棋迷以为再也没有机会重见“宇宙流”的绝世风姿。对其他超一流棋士来言,这实在是伤心到了极处的逆境,要想重振雄风大概只能改弦易张,另觅一条新路。武宫不,他对自己风格的坚持从未改变,出手时仍是对手早就熟稔无比的三连星大模样。你可以说他不懂变通,但又有几人能如此执着于最初的理想?

数千年的积累,围棋的流派纷纭众多,业余棋手中喜爱“大模样”的绝对是最庞大一族。其实在诸多职业高手中也有很多人最初对这种快意恩仇的行棋方式情有独钟,赵治勋、小林光一在低段时都曾对三连星布局着魔。但看似单调的几颗星内涵的变化实在太过深奥,稍微掌握不好就会反伤自身。天才如赵治勋者也在屡遭挫折后放弃了这把诱人的双刃剑,改用“钻地战术”成就今日霸业。只有武宫,一旦选择就终身不渝,他像爱护自己的情人一样呵护着棋盘上的几颗星,他将自己的绝世才情都用在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之上。

早就有人说过,如果武宫正树不是那样偏爱三连星,不是那样执着于大模样,那凭他的棋才绝对能取得更高的成就。不错,但他说的只是战绩上的成就,是一个表象,今日的武宫虽然论头衔数远少于赵治勋与小林光一,但他对围棋的内在贡献肯定不会小于任何一位围棋大师。

人类发明围棋的那一刻不会想到她日后会成为如此残酷的竞技。在时代背景之下,围棋作为游戏的一面已淡若薄纱,即使是业余棋手之间的角斗也是火花四溅。职业棋界大批“胜负师”的涌现使得流传千年的围棋理论受到极大冲击,不管是愚形还是裂形,只要是“实战手”就是妙手。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当业余棋迷面对一张张专业性极强的棋谱时,无论如何发现不了围棋的简明之美、流畅之美。李昌镐LG杯上大战马晓春时布局阶段的二路尖被称誉为妙手,因为它符合现代围棋的要求:抢空为主,取胜为主。于是所有的棋手都去学这种风格,直到王立诚在棋圣决战上单官时提取柳时薰数子反败为胜,棋手们已经不在乎流传后世的棋谱是否完美。

只有武宫在乎。不用统计,当代棋手中,下出的名局最多的一定是武宫。他的许多棋即使是败局也一样叫人感受到一股激情。从布局开始,武宫的每一步棋仿佛都是在为一幅气势磅礴的画添一笔浓彩,行云流水般的意境就在一局棋的进程中优雅展现。他也同其他棋手一样渴望胜利,但他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取胜。像一个天真而倔强的孩童,武宫牢牢抱住装满自己梦想的百宝箱,他要把自己的梦让每一个人分享。所以会有那么多的棋手与棋迷被武宫所感动,尽管他们不能像武宫一样坚持最初的自我,可是他们都在心里为武宫加油。只要武宫依然屹立,他们的理想就有了寄托。

不知道武宫是否明了人们对自己的期望,也许他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洒脱地走着属于宇宙的大模样,他并没有刻意为之,是冥冥中的神力指引着他的方向。对于整个宇宙,一个人的渺小可以忽略不计,对于整个棋局,一颗子也无法单独显示出自己的力量。太关注自己在一个大环境下能起多大的作用的人往往会流于空想,只有投身进去才会感受到一种快乐和悲伤相混合的绝妙况味。

千古功过唯一笑,纵是流萤也点灯。武宫正树的魅力就尽现在他的执着与不经意间。

理想脱离了现实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潇洒骑士武宫正树也是在惨烈的现实之中体会到理想的真谛。

1964年一个夏日的下午,13岁的少年武宫在同分加赛中击败年长自己好几岁的对手跨入职业棋手门槛。这是武宫一生中最重要的胜局之一,以后所有的光芒都从这一刻开始闪耀。如果他输掉这一局,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驰骋在职业棋手阵营中了――他的父亲不二男给他暗定的目标就是在13岁入段,因为几位棋界的顶尖人物高川秀格、林海峰、大竹英雄都是在13岁跃过了龙门。要做就做最好的,要比就和最强的棋手比,好胜的父亲赌赢了,小武宫漫不经心地玩着弹丸成为了职业初段,而对手只能黯然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那一刻,胜负世界的残酷让武宫第一次感受到了压力。

另一段对武宫不同寻常的经历是他成为围棋大师木谷实的门下。与自小就投入师门的嫡传弟子大竹英雄、小林光一等不同,武宫是带艺投师,他的第一位恩师是田中三七一。半路入门的武宫自然会与别的弟子有一点感情上的隔阂,幸亏他天生的乐观性格使自己能够健康地在棋艺之路上前进。木谷实的棋风与武宫决然相反,他对武宫的教导主要是从本质上去理解围棋。在大师门下的几年武宫完成了自己对围棋的理解,不久他就在“十杰战”上连破九段雄关,得到了“十杰战少年”的赞誉,其后又与石田芳夫、加藤正夫并称为“木谷门下三羽鸟”,成为棋界翘楚。

那段岁月几乎可以说是武宫棋艺生涯中最得意的时光,没有大头衔所累,作为年轻棋手也不会受到苛求。如果人生就这么中庸的过下去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但拼死拼活打进职业段位的棋手们谁没有抱着成为“名人”、“本因坊”的梦想呢?洒脱的武宫也不例外,棋手的宿命使他的目光变得凝重。

1974年向石田芳夫挑战本因坊是武宫正树的第一次大头衔战经历。知根知底的同门两师兄弟激斗七局后,缺乏七番棋经验的武宫以3:4惜败。遭受挫折的武宫发现了自己的差距,他的“宇宙流”也是在失败中成型。两年后武宫再登台时,石田已经挡不住他的锋芒,1:4交出了连霸五届的本因坊权杖,“石田时代”如流星在夜空划过。

大模样作战的最大弱点就是我在明处敌在暗处,对手根本不用刻意去琢磨武宫会采用什么样的布局,尝试各种突破“宇宙流”的战法就行了。武宫却得去适应每一个对手的不同风格,在摸索过程中自然会多一些失败。夺得本因坊的第二年,另一位同门加藤正夫前来挑战,头脑中还留着石田芳夫的“计算机”运行程序的武宫措手不及,很快就1:4败下擂台。掌握了“刽子手”行棋节奏已是三年后,同样的4:1回敬让武宫出了胸中恶气。

理想主义的武宫正树也要为胜负所累,尽管他多数时候都比别人潇洒,但真正的大胜负下没有人可以从容。第一期棋圣战半决赛上武宫遭遇藤泽秀行,两位最著名的围棋艺术家却不得不为一场胜负竭尽所能去决斗。优势局面下的武宫走出缓手,结局是半目告负。铁青着脸的武宫让周围的观战者感到了极度的压抑――原来最洒脱的武宫先生输了棋也会如此痛苦!

也许那时的武宫还没有真正成熟,战绩的好与坏只是一名棋士成熟与否的一个方面却非全部,就像赵治勋二十来岁就集大三冠于一身,但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棋士还是在丢掉荣衔以后。懂得围棋的真谛往往不是在获胜之时,而是在败局之后。武宫正树的棋虽然一直都是大模样作战,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他还不时作一些别的尝试,几次大胜负后他却几乎已经抛却了星位以外的走法,用比以前更具激情的构思在棋盘上作画。

这就是对棋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吧?武宫可能是觉察到自己很难用更出色的战绩去压倒那些对胜负极为敏感的“胜负师”了,于是他就在另一条路上留下自己深深的足迹。就如夜空的星星,虽不似太阳那般光彩夺目,但他的美丽一样无可替代。

成为本因坊奠定了武宫正树的“超一流”地位,也许他本人已经不在乎这虚名,但对于“宇宙流”的声势,这一点至关重要。普通棋迷最先景仰的必然是那些站在棋界之巅的超级棋士,如果没有实绩很可能人家连你的名字都记不清,还谈什么喜欢你的棋风?大模样走的比武宫还要露骨的多的关西棋院大将苑田勇一有“异质宇宙流”之称,但若是没有武宫正树,恐怕连“宇宙流”这个名称都叫不响。

走棋迷最爱看而且看的懂的棋的武宫正树成为围棋界排名前几位的棋手,这无疑让围棋被更多人所接受。打一局“宇宙流”的代表棋谱,无论是谁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原来围棋可以下的这么美!不管高手还是低手都能从武宫的天才构想中发现自己一直想表现却不知该如何表现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武宫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棋迷实在是很自然的事。

经过胜与负的轮回洗礼,武宫正树的棋更大气,人更豁达。在他时隔10年重夺十段挑战权后没有说什么“全力取胜”的誓言,而是幽默的说自己“又赢得了记者专访的资格”,大将风度一览无余。对于首局的失利他也未显懊丧,相信在后面几局中“宇宙流”一定还会一如既往地尽情挥洒。

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围棋乃至世界围棋的代表,“六大超一流”名重一时。有意味的是,武宫正树在六人当中受欢迎程度最高,但他的棋坛业绩却是最差。

迄今日本棋坛共有七人达到一千胜――其他五位超一流加传奇前辈坂田荣男,还有一个是羽根泰正九段。羽根的大头衔只有一期王座,与武宫相差很多,但他在各项棋战中的稳定发挥使自己出人意料地挤身“千胜俱乐部”。武宫的大起大落拖了他的后腿,在他之前很可能还会有人达成千胜。不过武宫的毛病正是天才们所共有的毛病,不拘小节才使他在大场合能有上佳表现。

日本七大棋战中,赵治勋获得了“大满贯”,林海峰、加藤正夫独缺棋圣一冠,小林光一缺本因坊、王座,大竹英雄没拿过棋圣、本因坊、天元,武宫最惨,棋圣、天元、王座、小棋圣都榜上无名。而且另五人都有名誉头衔(赵的名人、本因坊,小林的棋圣、名人、小棋圣,加藤的王座,林的天元,大竹的小棋圣),武宫的最好纪录是本因坊四连霸,离获得名誉称号尚差一步。

在与中国棋手的较量中,武宫正树的表现也颇一般。自从在1986年小林光一棋圣就位式上的快棋表演赛中失手于马晓春,武宫头上的“超一流”光环仿佛就失去了对中国棋手的威慑力,江铸久在应氏杯、钱宇平在东洋证券杯上都踩着武宫的肩膀尝到了“战胜超一流”的滋味。后来的世界大赛上,聂卫平、俞斌、刘小光都曾让“宇宙流”空负壮志,连女将杨晖也过了一把“冲破宇宙”的瘾。更有趣的是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武宫连续出战第二、三、四、五届,除了第四届未用出场外,其他三次都是一战即溃,分别被聂卫平、马晓春、钱宇平打下擂台,成为日本队出场三次以上一场未胜的唯一一人,与小林光一、大竹英雄的连胜壮举对比鲜明。

是中国棋手研究出了突破“宇宙流”的方法了吗?不然,只是“宇宙流”本身太难掌握了,稍有一步不妥就会造成局势无可挽回。武宫再有冲天才情也不能确保对整个局面的控制没有一丝差池,在限时甚紧的现代棋战中,只要有耐心总能等到他的失误。所以武宫的败局绝大多数不是对手赢的,而是他自己输了出去。

尽管尚不能将中原地带控制得完美,但武宫的中腹感觉之好天下无出其右者则是世所公认的。只要他状态好时,下出的棋实在让人拍案叫绝。首届富士通杯半决赛上执白的武宫面对当时号称最强的小林光一,在中腹看似不经意地投下几子竟令小林无所适从,输得心服口服。这几手意境深远的绝妙好棋后来被聂卫平照搬下来在应氏杯决胜局中对付曹薰铉。决赛对林海峰时武宫执黑,“宇宙流”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犹以肩冲白星位一子硬围中腹,令人击掌三叹。

用漂亮至极的赢法捧得围棋史上第一座世界冠军金杯,武宫正树将梦想与现实连成了一体。作为一种寓意,围棋的艺术之美倾倒了世人。后来武宫又在第二届富士通杯上卫冕,并且连夺四届亚洲快棋赛桂冠,他的事业达到了顶峰。

与总拿中国棋手没办法相比,武宫对付韩国棋手倒拿手得多,尤其是韩国围棋主帅曹薰铉,在与武宫的交锋中始终占不了上风。从第二届富士通杯半决赛上武宫获胜到“世界冠军特别对抗战”上曹薰铉连失两城,后来的三国擂台赛上武宫也曾让老曹臣服。当然不是曹薰铉的棋不如很多中国棋手,是武宫的“大而化之”玄功使曹薰铉的“快枪”失去了准星。中原作战神鬼莫测,而高手都愿意在这里放手一搏。在大家都看不清楚的地方能找到奇妙的好点,所以武宫面对强敌时倒往往能发挥出高水平。

连霸两届富士通后武宫的国际战绩一落千丈,别说争冠夺亚,能赢棋的机会都已很少,这种大起大落正是武宫的风格。创新者的路总是异常坎坷,但一马平川与遍地荆棘中都蕴含着棋道与哲理。武宫正树就像天空最远处的那颗星,虽然经常被云层遮掩,可一旦突破重围展现给大地的仍是最灿烂的笑脸。

高者在腹。

局部的手筋只要有足够的计算力总能看出来,而众说纷纭的中原地带却不是光凭计算就能找到最佳选点的,围棋界泰斗吴清源近年来潜心研究“21世纪围棋”,他将围棋盘照易学进行分析,得出开局第一手应走在棋盘上方正中星位处的结论。吴老先生意境高远,他对棋道的理解可称是“当世一人”,但他老人家的理论实在太过高深,连一般的专家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参透,何况普通的棋迷?还是武宫正树的“宇宙流”通俗易懂,能够深入人心。

棋盘上既然设置了九个星位,那它们的作用就应该不只是当坐标,总要有一些区别与其余点的地方。武宫直观地把这些点连成一个整体,用极明朗的方法去围大模样,这是几乎每一个刚学棋的人都曾有过的念头。稍高水平的人会斥之不知棋理――“金角银边草肚皮”嘛。但现在有世界级的武宫撑腰,无数爱好者又都放心大胆,无拘无束地翱翔于这宇宙空间了。

武宫的棋只要有星位就去占,三连星、四连星直至五连星,所以他执黑的棋往往早早就将天元占据。吴清源大师说过:我对模样的感觉是天元较薄,还是从角上的星位开始扩张为好。大师的话诚然有理,但像武宫那样直接抢占棋盘中心点的天元不是更符合人们的心理吗?你要觉得我薄就进来吧,咱们来一场“星球大战”,让刀光点燃剑光,让热血激起热情,留一张精彩的棋谱,圆一个华丽的梦。

用这样看似单调实则变化无穷的棋去与顶尖高手搏杀,武宫倾注了所有激情。与他对抗最激烈的是两位“实地派”掌门人――当代日本棋坛双璧赵治勋与小林光一。这两位武宫的同门师弟是数十年来日本棋界最成功的棋手,他们对围棋的理解与武宫颇有不同,在武宫的鼎盛时期,三人合称为“现代三强”,他们彼此间的争斗是真正的颠峰对决。

单从战绩上来看,小林与赵都是武宫的苦手。武宫屡屡在番棋大战中吃尽两人的苦头。他三次挑战棋圣,一负赵治勋,两负小林光一。两次本因坊被赵治勋夺走,一次挑战十段遭小林零封。虽然二人一样叫人头疼,但在武宫眼中两者的高下之别颇为明显。

武宫与小林的对立在日本棋界相当有名,棋上棋下他们都互不买帐。武宫对小林那种“只求自保,不思进取”的棋风甚为不屑,经常在人前人后取笑。而小林的反击则是:“不管我的棋好看不好看,你先赢了我再说!”小林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他的冷静是武宫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在两人的对抗中武宫经常是觉得对不上手,糊里糊涂就败下阵来。不过到了后期,小林的“日本第一人”霸气渐消,武宫的反击越来越严厉。1992年武宫在十段战上3:1击退小林的挑战成功卫冕,1995年又在名人战上4:1将小林杀得落花流水,夺走了小林最后一个大奖杯。此时的“理想主义”笑傲“现实主义”武宫在夙敌面前高高昂起了头。

赵治勋不同,尽管他比小林光一更贪实地,可他不象小林那样冷静地叫人生厌。与武宫对弈时赵治勋总是不甘示弱,放手让武宫布成大模样,还经常与武宫演练“九连星”大阵。1985年的棋圣七番胜负决战上,两人共同演绎了现代棋战中的经典,武宫的超凡构想,赵治勋的深邃计算力,真正是一次天与地的大碰撞。这样的对手可遇不可求,武宫虽然多次被赵治勋杀得遍体鳞伤,但他也曾连续两年在十段战上3:2击败对手,两人的创造欲在一次次火拼中展现的尽善尽美。

在与当代最强棋手们的直接抗衡中,武宫可谓是落尽下风,但还从来没有人能真正突破他的“宇宙流”。如果武宫不是那样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他一定会有更出色的战绩,也许现在称霸棋坛的就不再是韩国人,不再是李昌镐。

人们习惯于称赞某位棋手的棋才,赵治勋、曹薰铉、马晓春都是公认的才高一世之人。但好象专门赞赏武宫棋才的人并不多,似乎是他那叫人无法模仿的独特风格让评论者不知如何判断。其实武宫的棋才当然极高,但他更可贵的是自己的思想。世上的才子要比思想家多的多,将来能如李昌镐那样像一台机器一样赢棋的棋手一定还会有,但如武宫正树一样把自己的思想贯彻与棋盘之上,形成一个独立流派的棋手还会出现吗?

现代的围棋已渐渐演变成一种与最初的含义不同的游戏。当有一天围棋只能锻炼一个人的智慧却无法体现他的思想,那是一种进步呢还是一种沦丧?热爱星位的武宫正树把自己的思想融会与星光之中。他不在乎是否有人与自己同行。

星星虽亮,但照不清人的一生里许许多多的风霜。

可是当人生里的繁霜落尽,剩下的是不是只有星光,自那天的尽头依然灿亮?

回到棋坛第一线的武宫正树并不是要用一个冠军证明自己的回归,他只是要唤回围棋的一种思想。如果雄壮美丽的“宇宙流”是一颗星星,她能不能将围棋的明灯点亮?

上一篇:简明致胜的关键 下一篇:玉面霸王――刘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