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趣”字上做足文章

时间:2022-10-20 01:57:37

在“趣”字上做足文章

摘要: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新课程体现的理念之一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尤为关键。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学器材的作用,大胆运用多媒体,运用丰富的课堂语言来鼓励和感染每一个孩子,创设别开生面、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 激发 探究方法

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全球化的改革风潮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开始重新思考现代教育的方向,新课程改革的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美术课堂,使我们每一位工作在一线的美术教师如沐春风,有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寓教于乐,轻松地把学生引领进五彩缤纷的美术天地。

面对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我认真学习并领会着《美术新课程标准》 精神,将转变了的教育观念贯彻到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从事美术教育的几年中,我感受到了一点,那就是无论是低年级的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学生大多数都很喜欢上美术课,大多数的学生都很喜爱美术课堂。曾经问那些同学们,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美术课的呢?得到的答案是美术课有趣;而这兴趣又是从何而来呢?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美术活动大都是学生自己想做的事。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新课程体现的理念之一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也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尤为关键。一种高质量的教学课堂生活应当使学生在获得美术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我现在目前是从事低年级的学生的美术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使他们真正的学好美术,必须首先让他们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充分挖掘教学器材的作用,激发兴趣

教具的运用,虽然是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但设计巧妙,用得恰当,可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给三年级学生上《魔幻的颜色》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认为如果一般的抽象的讲课,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粉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三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试管内,再拿三个空试管,一齐放在试管架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颜色的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试管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像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而且记得牢,记得深,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效果很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色彩绘画。

二、大胆运用多媒体,多方面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就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就会画出优秀的作品。在教学的导入部分,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运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视听结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从而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去年我上《地球的新生》优质课时,我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优美抒情的音乐声中,通过一系列画面把丰富多彩的地球风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氛围中,当学生被的风景深深吸引住时,调动了的积极性,激活了内在的兴奋点,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一开始我采用了播放地球上优美风景图片的方法,同时配合着抒情柔和的音乐,让同学们在欣赏美丽图片的同时还享受美妙的音乐,当同学兴奋地看着大屏幕,积极回答我的问题时,我意识到:他们的兴趣有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段视频资料,主要讲了地球的环境是怎样被破坏的及地球的现状,播放时还配合着音乐《不要再来伤害我》,因为这首歌的歌词与视频画面十分相符,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和起伏,还有这些惊心动魄的画面,学生们看得非常认真,不时发出惊讶的声音,地球被破坏的一幅幅画面就深深的印在了孩子们心里,做起作业来思路就更加开阔了,实践证明,这些措施使这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创设别开生面、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采用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美术课的吸引力。这次美术课程改革中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也积极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是在《地球的新生》一课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制作保护环境的宣传海报,上课之前我先穿了一件自己提前已创作好的宣传画,当讲到要欣赏作品时,我脱掉外套露出T恤,看到我身上突然多了一件宣传海报的T恤同学们十分惊讶,对画面和文字自然非常关注,我趁机给他们仔细讲解了一下我设计的这幅海报的含义。为了让同学们绘画时更有兴趣,我还为他们提前准备了许多白色T恤衫,让大家有的在绘画纸上画,有的在纸制的手提袋上画,有的在T恤衫上画,绘画方式不同,收到的效果却同样好。

四、运用丰富的课堂语言来鼓励和感染每一个孩子

作为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教学语言的艺术水平,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我在教学中努力的尝试着设计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的语言,运用巧妙的表扬,鼓励语言,达到“以情动人”,比如:“你画的画儿真棒!”“你这个地方画得好极了。” 或伸伸大拇指,“你涂的色彩真漂亮!”因为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这样使学生还萌发了下次要继续学的更好的想法。此外课堂上还常用无声的语言――体态语言。一方面我们要注意自己的教态和蔼可亲,举止适度,衣着得体等,让学生感觉亲切;另一方面用体态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为语言增加生动感。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就能增进彼此间的交流,比如很多时候我们在听取学生的回答后,经常会说一个“好”字,这个字加上不同的音调、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效果就大不相同:如果是用比较坚定的“好”加上点头微笑,就是赞赏的评价;如果是用比较短促的“好”加上对回答学生专注的眼神,就是在赞赏之外加鼓励的评价;如果是比较激烈的“好”加上高昂的后扬音且用眼神余光扫视全班其他学生,就是鼓励他们学生对该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反驳;如果是低沉的“好”加上自己“请坐”手势就是到此为止……

五、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

丰富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构建新知识、丰富课程资源,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在给六年级上《我设计的服装》时,我先给同学们播放了我国古代到现代的经典服饰,看着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学生们不时发出赞叹声,兴趣自然有。导入、讲授完新课,就是让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同学们个个兴趣很高,制作得热火朝天,作品完成后,请每个小组的模特到前面来,我和其他同学一起为他们打着节拍,让他们在教室里“走秀”,过一过模特瘾,这样一来,不仅模特风光,每个小组成员都觉得有自己的功劳,这节手工制作课得到了一致好评。由此我感觉到,教学环节要灵活,要适合孩子们的发展需要,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丰富多彩的环节,更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美术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形状、色彩等现实层面的东西,而且在孩子对美的追求的精神层面上,能使孩子们感受和理解真、善、美,引起学生们的情感律动,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会在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的同时,更能加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讲坛几年的青年教师,做学生的经历是我一笔宝贵的财富,我深深的理解生动有趣的课堂是多么的引人入胜,对提高授课质量起到多么关键的作用,而建设有趣的课堂正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不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掘和探索着使美术课堂变得更有趣的方式方法,并在教学中实践、总结。希望我的几点经验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大家批评参考,我将继续向各位前辈、同行虚心求教,藉此新课程改革的机会,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为素质教育的扎实推进尽我的绵薄之力。

上一篇:地震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综述 下一篇:教育部、体育总局:联合发文为校园足球“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