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前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对比

时间:2022-10-20 01:44:31

新课程改革前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对比

摘 要:本文通过深入教学一线对新课程改革前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我们可以窥探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所解决的众多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

在高中新课程的结构中,信息技术作为独立学科出现,归属于学习领域的技术领域。面对新课程实验,有的教师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惑,因为不少教师已经适应了传统的依据教材内容及实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还有的教师已经习惯了以某些技术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其实,课改本身就是破旧立新,就是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有时也是需要经历某些“痛苦”历程的。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新课改前,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从事着“特色”工作,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老师的作用是依次对各种常用的办公软件进行介绍,使信息技术课索然无味。许多教师从来不需要备课,上课的时候随心所欲,课堂教学实际上处于一种无目标、无定位的混乱散漫状态!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全部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强调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论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无处不在的信息文化形态及其内涵,构建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价值观和责任感。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既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后续,又为支持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我们要关注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创新实践、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改后大家都想方设法从学生日常生活需求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如捕捉课堂意外,彰显个性精彩,好奇心引发的学生“捣蛋”行为分析,密码的诱惑,掀起你的盖头来――揭示青少年与网络的“缘”……

经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兴趣倍增,老师讲授事半功倍。可见,此类精心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新课改的理念,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同时,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有趣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无味。现在的信息课堂方法启迪多于操作灌输、师生思维碰撞多于简单形式的互动,老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各种办公软件的介绍员!我们积极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反思,积累经验,纠正错误,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文.《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上海教育.2001.4.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县四中

上一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组织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下一篇:数学有效课堂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