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化疗药物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时间:2022-10-20 12:36:35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化疗药物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大连市肿瘤医院,辽宁116038)

[摘 要] 目的:探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化疗药物致骨髓抑制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对110例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术的病人行术后骨髓抑制期穴位(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关元、气海)针刺和针刺加地塞米松5mg注射治疗。结果:针刺治疗和针刺加药物注射均有效的改善化疗后

骨髓抑制,针刺穴注组治疗疗效更佳。结论:穴位针刺可以有效的刺激骨髓因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短期抑制,针刺加注射可以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及外周血的低血象期,二者结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效果,降低了治疗费用。

[主题词] 抗肿瘤/副作用,骨髓疾病/穴位疗法;水针

ClinicalObservationandStudyonAcupoint

NeedlingplusInjectionforTreatmentofArrestofBoneMarrowInducedbyChemo

therapeuticDrugs

DouJianqing,ZhangHui,GaoWenbin,etal.(DalianMunicipalTumorHospital,Liaon

ing116038,China)

[Abstract] Purpose

Toprobeintofeasibilityandeffectivityofacupointneedling,acupoint

needlingplusinjectionfortreatmentofarrestofbonemarrowinducedbychemo

therapeuticdrugs.Methods Acupointneedlingandacupoint

needlingplusacupoint

injectionof5mgdexamethasonewereusedtotreat110casesofmalgnanttumorat

thestageofbonemarrowarrestafterarterialchemotherapy,andtheacupoints

selectedwereZusanli(ST36),Sanyinjiao(SP6),Xuehai(SP10),Guanyuan(CV4

)andQihai(CV6).Results Boththeacupointneedlingandacupoint

needlingplusacupoint

injectioncouldeffctivedlyimprovearrestofbonemarrowafterchemotherapy

,thetherapeuticeffectoftheacupoint

needlingplusinjectionbeingbetter.Conclusion Acupoint

needlingcaneffectivelyrelievetheacuteandshort

termarrestofbonemarrowinducedbychemotherapeuticdrugs,andacupoint

injectioncaneffectivelyshortentherapeuticcourseandthelowhemogramsta

geofperipheralblood,andtheircombinationhasobviouscooperation.

[Keywords]

AntineoplasticDrugs/adveff;BoneMarrowDiseases/acupointther;HydroAcupuncture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之一,亦是影响恶性肿瘤病人化疗进程和化疗药物使用剂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ongFactor,GCSF)注射缓解和治疗此类病症的发生,但是费用昂贵,使得其应用受到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治疗费用等因素的限制。我科1997年8月~2001年2月采用穴位针刺加注射的方法治疗化疗药物致骨髓抑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恶性肿瘤住院病人110例,全部病例按骨髓抑制发生先后分组。单纯穴位针刺治疗组(针刺组)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2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年。其中肝癌病人16例,胃癌14例,直(结)肠癌7例,肺癌9例,子宫、卵巢癌6例。针刺加穴位药物注射治疗组(针刺穴注组)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5年。其中肝癌病人21例,胃癌9例,直(结)肠癌11例,肺癌7例,子宫、卵巢癌8例,胰腺癌2例。化疗均采用经皮经股动脉穿刺靶血管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动脉化疗。

1.2 诊疗标准

(1)抗癌药物骨髓抑制毒性反应采用WHO标准分0度、Ⅰ度、Ⅱ度、Ⅲ度和Ⅳ度。

(2)穴位治疗的停止标准:白细胞>4.0×109/L和中性粒细胞>2.0×109/L,稳定持续3天。

(3)治疗时间的计算标准:以首次检查血象低于正常水平至治疗停止所经历的治疗天数,其中加用GCSF的病例不计入在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关元、气海。

操作:在穴位处常规皮肤消毒,取针垂直刺入,采用提插补泻法,重插轻提,得气后留针30分钟。分别针刺一侧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关元、气海选其一,共4穴,每日2次,交替进行完成穴位针刺治疗。

2.2 针刺穴注组

取穴针刺治疗同针刺组,而后应用1ml注射器抽取地塞米松5mg(1ml)分别取针刺后各穴行药物各四分之一量即0.25ml注射,交替使用,每日2次。

2.3 检测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化疗后第5日起隔日检查血象,当白细胞(WBC)<4.0×109/L或中性粒细胞<2.0×109/L时,立即进行穴位治疗,治疗中当白细胞(WBC)<1.0×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

时,立即加用GCSF75,日1次,皮下注射,治疗至停止标准时结束。全部病例分别统计检查治疗后第5、10天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提前恢复正常病例亦同期采血检验,计算治疗天数。

2.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拟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 疗效观察

全部病例中针刺组病人4例、针刺穴注组病人5例在治疗中要求改用GCSF注射治疗,退出临床观察。

穴位治疗后第5、10天骨髓抑制情况,即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变化见表1、表2。

由表1可见,针刺组病人治疗后第5日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变化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0日水平与治疗前、治疗后第5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针刺组及针刺穴注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由表2可见,针刺组和针刺穴注组病人在治疗后第5、10日其白细胞毒性分级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时间:针刺组病人治疗时间为9.6±2.1天;针刺穴注组病人的治疗时间为6.3±1.7天;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 讨论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之一,亦是影响恶性肿瘤病人化疗进程和化疗药物使用剂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受到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治疗费用等因素的限制。

在祖国医学中,化疗药物所致骨髓抑制为"虚劳",证属气血两亏。足三里是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合穴,补中益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补之能滋阴补血;血海为足太阴脉气所发,气血归聚之海;气海为先天之元气汇聚之处;关元为足三阴任脉之会,为人身元气之根本;诸穴合用能达补气补血之功效。

由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穴位治疗前后变化比较上可以看出,针刺组病人治疗后第5日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变化比治疗前虽有所增高,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0日水平与治疗前、治疗后第5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针刺组病人治疗时间为9.6±2.1天,针刺穴注组病人的治疗时间为6.3±1.7天,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以白细胞为指标的骨髓抑制毒性分级变化中,针刺组和针刺穴注组病人在治疗后第5、10日其白细胞毒性分级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与分级表示时其级间数据范围较大,掩盖了治疗在同级数据变化上的差异有关。

穴位针刺可以有效的刺激骨髓因化疗药物所致的急性短期抑制,穴位针刺加地塞米松注射可以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及外周血的低血象期,两者结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效果,降低了治疗费用,增加了恶性肿瘤化疗的安全性。

(收稿日期:20010725,马兰萍发稿)

上一篇:健康小测验等 下一篇:在临床医药领域默默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