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筑县域旅游经济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20 12:12:53

对构筑县域旅游经济的几点思考

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新世纪一项极富发展潜力的产业。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大力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对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协调发展县域经济、有效展开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和谐旅游产业体系

要按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巩固旅游作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的地位,着力发挥旅游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创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济功能;突出发挥旅游在扩大社会就业、传播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构建起统一协调的旅游产业体系。

(一)树立大旅游的理念 构建大旅游产业体系

从产业性质看,旅游业是包括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性产业;从产业规模看,旅游业发展直接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的市场繁荣,进而促进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从产业地位看,旅游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重要支柱产业;从产业体系看,旅游业已从单一的产业分支转向全面的产业体系,旅游产业要素与各类经济要素的结合更为紧密;从发展优势看,旅游业已从单纯的经济优势发展成为综合的优势。因此,我们要从传统旅游发展概念转变为现代旅游发展概念,从“小旅游”概念转化为“大旅游”概念,也就是摈弃单一的门票经济,构建以旅游带动的相关产业全面发展的大格局。

要充分利用龙头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开发出系列旅游产品。旅游业的关联度大,旅游经济不能是“门票经济”,应努力延伸旅游产业链,充分利用旅游品牌产品吸引人气,扩大综合消费,使旅游开发的效益最大化。

(二)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 搞好区域资源整合和合作

在新的发展阶段,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旅游合作与竞争,提高我省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水平。县域旅游不仅要放在本市、本省、全国旅游市场的大格局中,也要放在世界旅游市场的大格局中,来选准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特色,增强竞争力。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打造精品,与国际接轨;要把对内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搞好外引内联。做好这些必须加强旅游开发的区域合作。

由于旅游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兼具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一些特性,同时还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用,因此它对于扩大就业、解决区域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改善社会环境、促进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都能起到很强的积极作用。旅游业的发展要依托资源,依托客源市场,依托人才,依托资金,依托技术,依托交通等等。有些时候,由于资源、市场的共享、共通,单凭一县本地的力量还不足以完成县域旅游发展的大业,必须得到县区的配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各种资源的整合。因而,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不仅能为本地带来无尽的财富,而且还会通过旅游的联动效用,将社会与经济的影响扩大到周边地区,带动一方经济的共同繁荣。

(三)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推动县域社会进步

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必须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特别是要注重规划,注重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强调特色旅游经济。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关键是要有特色,这样才有生命力。三是要跳出旅游看旅游,发展县域旅游经济要与改善当地软硬环境相结合起来,共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全面发展。

二、创建主导旅游的政府

发展大旅游的核心力量和关键是政府。政府要建立一套收益调配和补偿机制。旅游产业与外部的关联性极强,旅游具有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双重性质,它既与其它经济活动和产业联系密切,又与旅游地整体社会发展背景关系紧密。旅游的经济关联性不仅在于它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还在于它的发展不可能一花独秀,需要各业的支持,需要形成一条宽而长的大产业链。同时它还需要一些社会事业范畴内的各项工作的支持,创建发展旅游良好的环境,派生新的旅游资源,产生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更多的游人。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工作方面考虑还是从社会环境打造方面考虑,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权威的、强有力的、能够有效协调并发挥巨大作用的力量来统领指挥旅游发展工作。这个力量只有来自于地方党委和政府。

三、发展旅游经济的重点

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必须抓好一个规划和两个开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以高起点、高水平的科学规划引领全县旅游业的大发展。县域发展旅游最忌讳“三拍”工程,即“拍脑袋决策、拍脑袋修建、拍屁股走人”。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按规划开发建设,只有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和全面普查旅游资源,摸清本地资源底数,因地制宜制订近期、中期和远期有序的旅游发展规划,才能保证旅游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两个开发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市场开发。这两个开发相辅相成,要平衡对待,不能失之偏颇。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首先要摸清家底,重视旅游资源的调查和价值发现,对本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分布、定位以及与周边资源的关系等作出客观、全面、正确的分析,并根据本县旅游资源特色和分析结果,做出科学的判断,确定旅游在本县的产业定位,进一步规划设计出突出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在对本地旅游资源的调查时,要有崭新的视角和科学的态度,不仅对一般意义的旅游资源有所认识,还要有创新资源观,要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旅游资源。河流山川、森林绿地、荒滩湿地、民风民俗、地方美食、传说故事、名胜古迹是旅游资源,特殊工业、生态农业、民间工艺、地方演艺、名人、名校等也都是旅游资源,甚至与本地相关的一首歌曲、一部电影电视剧、一本书都可能成为旅游资源。只要善于发现,结合市场巧妙利用,几乎任何事物都可能转化为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同时还要调查本地的社会状况,即不仅对本地赋存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还要对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进行调查,如劳动力状况、群众对发展旅游的认识和热情、私营工商大户等等进行调查。因为这些基本情况的了解将更有利于旅游的全面规划。

县域旅游发展还要包括旅游市场开发工作。旅游市场开发是旅游开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旅游产品的生命力依托的是市场。千万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重视市场的调研,着力市场的开发,要依据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开发旅游,规划旅游建设项目。只有重视市场调查、市场开发,才能推出适合市场需求、有销路的旅游产品。要注意的是旅游市场开发不是简单的做广告、搞新闻、参加旅游交易会就能完成的事情,它也是一项建立在营销创新基础上的系统工程。旅游市场开发要研究、制定市场开发战略,编制旅游市场开发规划,树立全县整体旅游形象,加大旅游宣传与促销,组织重大节事活动,建立旅游信息交流平台等一系列工作。

上一篇:一位非主流的“骑驴侠士” 下一篇:在意大利 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