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90―29侏罗系油藏稳产技术研究

时间:2022-10-20 11:18:03

新290―29侏罗系油藏稳产技术研究

摘 要 本文针对新290-29侏罗系油藏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结合油藏地质资料,不断完善开发技术政策和精细注采调整,缓解平面和剖面矛盾,有效提高了油藏开发效果,为油藏稳产、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新290-29;侏罗系;稳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7-0033-01

新290-29侏罗系油藏位于陕西省吴起县,主力开发层系延9层,属于典型的河流相沉积、构造-岩性油藏,平面、剖面非均质性强。随开发时间的延长,油藏稳产技术政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的开发技术政策进行了总结分析,有效提高了该油藏的开发效果,并为同类油藏的稳产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1 油藏概况

1.1 地质概况

1.1.1 构造、沉积特征

新290-29侏罗系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地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段,构造上呈向西倾斜的大型平缓单斜,地层倾角约0.5°;分流河道砂体是该油藏主要油气储集区,砂体厚度5-8 m,呈北东-西南方向分布,油藏中部储层物性较好,延9在西北部与底水直接接触,其他部位隔夹层较发育。

1.1.2 储层特征

1)储层岩性及物性。新290-29侏罗系油藏储层岩性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砂岩颗粒分选中等,粒度均匀,储油物性较好,平均含油饱和度47.2%,平均有效孔隙度17.5%,平均渗透率21.1mD。储层砂体规模较小,纵向上多呈透镜状,平面上呈条带状延伸。

2)油藏类型及驱动能量。新290-29侏罗系油藏的形成受差异压实、构造、砂体展布的共同作用,上倾方向由于相变或物性变化形成岩性遮挡,下倾方向受构造控制,油藏类型属构造―岩性油藏,原始驱动类型为弹性弱水压力驱动。

1.2 开发形势

1.2.1 开发现状

截止2014年6月,油井开井数22口,日产液82 t,日产油56.4 t,综合含水32.2%,平均动液面1067 m,水井开井数6口,日注水平165 m3,月注采比1.53。

1.2.2 单井产能月度递减情况

新290-29油藏经过自然能量开发、初期温和注水开发、强化注水开发3个阶段,油藏月度递减由7.7%0.91%-2.31%,累计注采比由00.20.66,随着累计注入量的增大,油藏能量得到补充,递减趋势减缓,油藏开发形势趋于稳定。

2 油藏稳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初期依靠自然能量开发,油藏递减大

新290-29油藏驱动类型为弹性弱水压力驱动,随开采时间延长地层能量逐步减弱,油藏递减加大,该油藏2013年8月份老井月度递减达到2.03%;湾平1井测试压力4 MPa,压力保持水平仅为41.7%,2013年三季度流压急剧下降(由3.872.96Mpa),液量由95.5 m3/d71.8 m3/d。

2.2 平面采液状况受油层非均质性控制

油藏平面上非均质性较强,渗透率级差大,单井最大渗透率57.88mD,最小渗透率10.86mD。受渗透率差异大影响,单井产液量变化较大,渗透率较好地区油井产量高(如湾82-55),渗透率较差地区油井产量低(如湾83-58)。

2.3 油层水饱高,投产初期含水高

新290-29延9油藏投产初期含水率(48.9%)较高,主要受油藏储层含水饱和度较高影响,从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分布图与投产初期含水分布图对比看,含水饱和度与投产初期含水率呈正比例关系。

图1 新290-29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分布图与投产初期含水分布图

3 新290-29侏罗系油藏稳产技术

3.1 合理生产压差,有效遏制油藏递减趋势

针对2013年三季度油藏递减大,8月中旬实施加深泵挂9井次(平均泵挂由1118 m加深至1189 m),增大油井生产压差。对比加深前:单井产液由1.894.91 m3,单井产能由1.342.83 t,月度递减由2.030.46%,递减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3.2 完善注采井网,补充地层能量

针对油藏井网不完善,2013年上半年为完善注采井网转注5井次,对应油井16口,见效5口,见效周期102天,单井产能由0.461.77 t/d,累计增油2699.5 t。

另外,为及时补充油藏地层能量,2013年三季度实施强化注水4井次,配注由105150 m3/d,注采比由0.391.51,实施后第一个月流压由3.223.49 MPa,随后因地层采出量增大,流压又呈现逐步下降趋势,2014年初,再次强化注水2井次,配注由150165 m3/d,目前流压恢复至3.31 MPa。

3.3 加强低产井治理,提高单井产能

针对因近井地带堵塞造成的油井低产低效,实施酸化、小型压裂解堵措施,改善地层渗流状态,可有效提高油井产液量,2013-2014年计实施3井次,单井增油2.9 t/d,累计增油1757 t,有效的提高了油井产能。

4 结论与认识

1)通过加深油井泵挂,合理增大生产压差,提高油井产量,可有效遏制油藏递减趋势。

2)对于弹性弱水压力驱动油藏,通过注水及时补充地层能量,可保证油藏始终处于高能量开发状态。

3)对因近井地带堵塞而造成的产量降低,通过酸化、小型压裂解堵措施,可有效改善近井地带油层的渗流条件,达到增产目的。

参考文献

[1]金勇,唐建东,等.边底水油藏合理生产压差优化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03.

[2]庞子俊,等.陕甘宁盆地小型边底水砂岩油田开发研究[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高曦(1988-),男,2012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为采油九厂地质研究所油藏开发技术员。

上一篇:动态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综述 下一篇:校园网络信息平台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