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县旅游业发展探析

时间:2022-10-20 10:29:12

夏河县旅游业发展探析

摘 要:夏河县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旅游资源丰富,受西部大开发及国家的大力扶持的影响,夏河县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但由于发展及管理观念的落后,夏河县旅游业在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宣传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足。在进行实地考察后,在对夏河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展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夏河县旅游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夏河县;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

一、夏河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夏河县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下辖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属寒冷湿润型气候,平均气温2.6℃,是夏季避暑良地。[1]县内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以拉卜楞寺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以桑科草原、大夏河森林为代表的自然风光;还有藏族、回族等14个民族聚集地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近年来,夏河县通过产业结构改造,旅游业成为该县朝阳产业,目前形成了拉卜楞寺院―藏族民俗旅游区、桑科草原―达久滩旅游区和甘加草原―八角城旅游区三大旅游区域。[2]其中被誉为“世界藏学府”的AAAA级景区拉卜楞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是甘肃省三大旅游热线景区之一。[3]夏河县目前尚待开发的景点还有二十多处,开发前景广阔,夏河县还曾是《天下无贼》、《苏鲁梅朵》、《拉卜楞人家》的拍摄取景地。除此以外,夏河县民俗活动丰富,有香浪节、瞻佛节等几十种民俗活动。旅游商品也多种多样,有以甘加羊、甘南牦牛等为代表的优良畜种;以冬虫夏草、羊肚菌等为代表的山珍野味;以唐卡、首饰等为代表的民族手工艺品,无不显示出少数民族的智慧。

在西部大开发及国家持续不断支持的影响下,夏河县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夏河县年接待游客从2011年45.6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137.1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34.2%,旅游综合收入也从2011年1.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5亿元,年均增长率31.2%。尽管在国家及政府大力支持下,夏河县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但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不相对等,夏河县在旅游业发展方面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夏河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业相关基础设施落后。夏河县旅游基础设施落后不足主要突出表现在与旅游息息相关的“行”方面,夏河距离兰州约236.6公里,需要4到5小时的车程,并且只在兰州汽车南站有直达班车,到下午两点半最后一班,一天4到5班车,在旅游旺季出现很多游客买不到当天车票的情况。对于路途遥远特别是国外的游客来说实在很不方便,夏河县汽车站基础设施差,汽车站停车场依然是尘土飞扬的土面。此外,夏河县城距其县内周边近点最近的约10公里最远的约30公里,在汽车站均无旅游专线或者公交车前往,只能自己租车前往,且租车均为私家车,并无规范管理,并且道路崎岖,常年通行货车,导致路面凹凸不平,并且部分公路还是泥路,与游客出行多带来不便。同时旅游景点配套基础设施与其每年日益增长的游客量相比存在严重的缺乏不足,比如景点周边的公厕、停车场、饭店、旅馆等都存在严重缺乏,特别是白石崖附近,不仅道路基础差,没有专供停车的地方,仅两家饭馆,除此以外连一个完整地公厕也没有,为游客带来很多不便。

(二)旅游景点管理规范化程度低。夏河县虽然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势明显,但大部分景点均出现规范化管理程度低的现象,最主要表现在景点的门票管理及导游等方面。与现在的现代化管理相比夏河县大部分景点售票管理存在严重不足,景点没有统一固定的大门,售票、检票环节存在严重缺陷,比如夏河县著名景点拉卜楞寺、白石崖洞等在固定的出入口没有设置专门的检票环节,售票口也没有醒目的提示,不仅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一定程度上由于缺乏严谨的管理也让景区损失严重。各景点缺乏专业导游,导游多由当地居民或寺院僧人组成,讲解过程中普通话口语表达尚不标准,在与外地游客沟通上存在诸多问题,专业性也有待加强。

(三)旅游产品开发程度低,创新不足。旅游产品开发可分为三个层:以陈列式为特征的基础层次,主要是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遗迹,属于最基本的旅游形式;以表演式为特征的提高层次,主要是民俗风情与娱乐,能够满足游客由静到动的心理需求,是旅游文化内涵的动态展示;以参与式为特征的发展层次,主要是亲身体验和游戏娱乐,能够满足游客自主选择的个性需求,是形成品牌与吸引游客重复消费的重要方面。可见夏河县旅游景点开发目前大部分仍处于基础层次,大部分仍处于最基础的陈列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遗迹,缺乏深入挖掘与创新。

(四)旅游景点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现代营销意识。夏河县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在这个信息时代,再香的酒也需要好的宣传。近几年,夏河县在各大机场火车站等通过LED屏、报纸、杂志等投放宣传广告,或者通过发放旅游资料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在旅游业宣传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在网络信息时代,夏河县目前的宣传方式显得过于老套与落后,不仅效率低而且效果也不高,缺乏现代化高效宣传方式。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夏河县旅游基础设施相对于以往虽有所改善,但要满足游客基本需求仍需加大努力。首先,应加快夏河县道路建设,改善道路环境,实现通往各景点道路的安全畅通,同时完善汽车站基础设施建设,在汽车站增设通往各景点的旅游专线客车;其次,完善夏河县网络、通讯等建设,实现网络、通讯等服务无盲点;再次,完善各旅游景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垃圾箱、公共厕所、停车场、商店、餐馆、旅店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消费环境与服务,一个很小的细节都会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赢来无数好评。

(二)强化规范旅游景点管理。强化夏河县旅游景点管理,首先,做好对旅游景点售票、检票机制的构建与管理,强化管理机制,对相关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及普通话培训;其次,在交通上,除了增设旅游专线外,加强对包车、租出的规范化管理;再次,对景点周边餐饮、旅店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服务人员定期进行普通话等基本专业技能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从整体上改善以前松散的管理模式,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为夏河县打造良好的旅游形象与口碑。

(三)政府主导,统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在夏河县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综合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打造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树立特色的旅游形象,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旅游景点进行深度开发,创新开发,将旅游景点从单调的陈列式的基础层次开发到游览观赏、参与体验、动静结合的提高层、发展层,满足不同游客不同需求,形成自己特色品牌,将夏河县独特文化内涵运用多种创新的方式展示给广大游客。

(四)完善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范围。夏河县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理、深度开发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本地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首先,加大对宣传的投资力度,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大力的宣传都将为夏河县旅游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其次,创新宣传方式,在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要善于运用现代化主流媒体,在热门电视频道做好广告宣传,在热门公众平台比如微信、微博等平台,视频网站等做好宣传,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的群体做好全方位的宣传工作。此外,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外旅游宣传活动,扩大宣传范围,提高旅游品牌知名度。

(作者单位: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蕊.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楚岭伟.甘南藏传佛教寺院拉卜楞寺寺院景观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0

[3] 胡兴华.甘肃旅游资源的文化阐释.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2.P8―P10

[4] 刘刚,孙建.对深化观光旅游若干问题的探讨.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2,P42―P45

上一篇:现代通信传输接入技术分析 下一篇:黄伟文 做人天真 做事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