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建筑设计的新思维

时间:2022-10-20 08:36:21

小议建筑设计的新思维

【摘 要】随着建筑建设规模的扩大,建筑设计也逐渐呈现个性化、风格化、创新性。现阶段,建筑设计创新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甚至开始怀疑其真实价值在哪里。我国建筑设计方案创新因设计原则性及规范性不强,以至于创新建筑视觉效果及功能性等不理想,尤其是某些部分建筑功能类型及情形等差异的建筑设计方案,其几乎完全忽视了建筑空间使用差异,即将建筑设计创新与建筑空间实际用途相脱离。本文就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为研究对象,探析建筑设计创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新思维;抽象性;创造性

我国建筑设计方案创新因设计原则性及规范性不强,以至于创新建筑视觉效果及功能性等不理想,尤其是某些部分建筑功能类型及情形等差异的建筑设计方案,其几乎完全忽视了建筑空间使用差异,即将建筑设计创新与建筑空间实际用途相脱离。此外,关于建筑空间组合及尺寸,因建筑设计师单方面追求精神元素创新,却将建筑空间功能、建筑造价及建筑使用效率等因素忽视,这往往造成建筑无效用空间普遍存在,亦或建筑结构上机械地套用某些复杂形式。针对我国建筑设计现状,笔者将就建筑设计新思维相关事项展开讨论,以确保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抽象性新思维

(一)创造性新思维及格式塔结构维度

创新思维即为以相似于内在格式塔结构维度的新组合、新联接为基础,并吸纳新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模式。若客观事物能够被主观认识准确地描述,则此种创造性思维的法则、概念等均具备可靠性。建筑创造性设计时,必须要确保其创新要领均应在原有概念中找到依据,亦或该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性与该创新要领的格式塔结构维度间的不同组合相匹配。任何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均为其内在机制及隐喻方式。就隐喻目标体与源体间关系而言,对应的组成元素等同于类似的格式塔结构维度。若将隐喻的可自动分解操作模式找出来,创造性思维可行模式问题便迎刃而解。

(二)基于人的特性及隐喻逻辑的创造性思维

环境内的各种形态均能找到一个或多个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并基于这一对应关系基础上,环境形态便具备某种意义,且两者间也构建起某一隐喻关系。若能将人的特性与某一特定思维模式相结合并对其充分利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成果便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基于人的特性及隐喻逻辑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亦可转述为原型法,即选定原型,基于原型发散思维,通过思维创新创造出若干个引伸形态。

(三)创造思维算法模型

创造的概念可理解为某种新事物不断组合的产物,其取决于构成序列与构成因子间的关系。算法的概念即为表述某一事物达到某种目标的全过程。建筑等事物构成因子均可划分为一类集合。类别划分具有相对性,若事物层次过于抽象,则异类事物往往因相似性的存在而被划分为同类事物。在本案,笔者就创造思维算法模型做简要阐释:

1.创建建筑等事物构成因子集合,并基于抽象层次理论,将异类相似性事物均划分为同一集合,从而建立此递归构成结构。

2.就某构成因子而言,并基于抽象层次理论,将两种门类事物(由某些相似特性而成)向联接。

3.选定某一替代物以替代原有构成因子,并将其列入目标组合过程;以类别差异度 已组合统计量度、组合因子间亲合度、制作成本等尺度为依据,并将其看做约束条件,制定搜寻算法;以深入的抽象层次理论为手段,对原有构成因子进行搜寻,从而找出其替代者。

二、建筑特性及建设设计特点

(一)建筑设计可理解为一种模仿性的工作

就思维层面而言,建筑设计本质上是对组合技能及设计规则的综合运用。就建筑设计者而言,其仅主观地组合某些客观事物原型及内在思想。

(二)建筑设计即为通过某种手段促进建筑构成因子获得某种均衡状态及实物,而该实物构成了建筑所需要素,并实现经济、形式、材料、功能、文化艺术、技术等方面。就艺术角度而言,建筑实用价值完全不同于绘画等艺术门类,建筑设计所耗费的代价远远超出一般艺术设计,但因受到资源限制,建筑设计不得不考虑经济性这一原则。

三、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一)建筑构成要素创新取向及建筑设计创新力度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构成要素及建筑设计创新力度的掌握往往对建筑设计整体效果的均衡状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建筑使用者仅需短时间留驻且无需大量必备器皿,则就构成而言,该建筑功能空间造型创新的余地将大大增加。此乃建筑设计创新的规则之一。

(二)差异方式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针对那些因技术因素或经济因素而无法实现的建筑形式,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直接性的超尺度等尺度夸张或扭曲等变异对其进行有效弥补,这种建筑设计的实现将对建筑设计的可行性造成直接性的影响。

(三)组合规则

基于不同层面的事物集合与构成因子间紧密联系,且将某种构成因子的事物集合内的个体替代,再将其加入至整个组合过程中,并最终构成创新结果。针对建筑设计某些抽象层次而言,必须以建筑空间使用者的心理、生理及文化特性为依据,此乃建筑设计创新的规则之一。

(四)创造性思维方式

1.选定某一词汇,并对其原有语境进行处理,并以一种全新的语境将词汇原有语境替代,注意新语境与原有语境间的关系应该是属性差异大、具备一定关联性,如以望龙大口状诠释自然博物馆。

2.对原词汇进行变异处理,即改变并简化原词汇局部属性,例如通过简化原建筑词汇“窗”的形态,并将该词汇做变异处理,且通过改变窗的材料、放弃窗的空虚属性,将窗作为装饰图样应用于建筑墙体。

3.通过重新组合建筑词汇,实现建筑设计创新,此时,应该以建筑词汇局部属性的相似性为词汇二次组合的参考依据。建筑词汇不同,其组合形式亦存在差异,若建筑词汇的隐喻意义具有一定的共性,其便可以增强建筑词汇原有的隐喻性。

4.建筑设计创新应该对相关概念及形态的准确性及隐喻意义进行充分地诠释,从而实现建筑空间使用者及建筑观者能够在心理及生理上获得某种认知效应。

5.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是必要被考虑进去。建筑设计往往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太阳能、信息技术及人工环境控制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光纤技术,其具有将太阳光引入室内的功能,且该功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若该功能能够实现产业化,未来的建筑便可通过光纤技术及装备,实现建筑空间内部外部化。

6.建筑功能间应该相互分离,且确保各功能空间的独立性。建筑空间功能分离可以以不同功能为依据,通过却别组合不同工程而实现建筑空间新形式的目的。

7.建筑设计创新可以从建筑“解构”角度入手,“解构”理念的基础为“拆毁”,其具体做法有:颠倒建筑结构原有等级关系,并适当打破不同等级间的界线(就建筑结构原等级关系而言,一方将于逻辑或价值等方面对另一方起着支配性的作用,并在整个关系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关于上述问题,即通过摆脱建筑结构原有系统的束缚,将其封闭性的结构打开,将其二元对立与中心及本源进行排队,之后全面置换建筑结构原系统。凸显被分解完毕的建筑结构系统内各因子,并自由组合建筑外在因子与原有因子,以实现两者重叠及支叉,从而生成具备新意义的早体组合。

(五)建筑设计创造性思维算法模型

建筑设计应为一系列程序控制的生成过程。建筑设计思维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均可以抽象层次为依托,明确其抽象概念,例如以“雕塑感”形式或“线形虚体”与“实体”组合形式为依托,对建筑造成进行诠释。就建筑物功能系列关系网络而言,其构成所涉及到的概念间往往相容度很小或完全不相容,则必须对其功能概念的空间排列关系进行准确的标识,以判断其能否引入“遮挡”。其算法模型有:若“遮挡 --三维空间限定”的概念已被确定,则可通过“遮挡—三维空间限定”概念将其基本格式塔结构维度列出;可通过“遮挡—三维空间限定”格式塔结构维度,将其子概念集合引出。

参考文献

[1]纳剑峰,黄瑜,罗涛等.浅议建筑设计的本质与新思维[J].城市建设,2010,(32):11-12.

[2]邢凯,孙澄.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学研究的框架建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54-58.

上一篇:关于基坑与边坡联合支护设计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钻孔灌注桩端后压浆技术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