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应对铁矿石品质下降

时间:2022-10-20 08:31:37

多措并举应对铁矿石品质下降

摘 要: 我国钢铁行业对外依存度偏高,议价能力偏低,由此引发的铁矿石贸易价格偏高,质量却逐年下滑,已经是我国钢铁行业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困难,钢企应坚定信心,多措并举应对新形势、新变化。

关键词: 进口矿;国内矿;品质下降

中图分类号:TF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220184-02

0 前言

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拉动了世界钢铁工业,尤其是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铁矿石是冶炼钢铁的主要原料,占钢材成本的40%-50%。我国国内铁矿石尽管储量较大,但大多为贫矿,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随着近几年钢材产量的逐步扩大,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也逐年增高,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国外矿价的一路飙升,钢材市场却步履维艰,各钢厂成本压力巨大,只好转向采购低品位矿,以降低综合采购成本。由于矿产资源为稀缺性资源,各国都对高品质矿加大了征税力度,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减少出口量。致使进口矿、国内矿形成了“价升质降”的无奈局面。如何应对已成了各钢厂的头等大事。

1 铁矿石市场现状

进口矿质量问题多种多样,主要集中在含铁量与合同不符,以水充矿、短斤缺两,有害元素含量超标,粒度不符合合同要求等涉及安全、环保、卫生和欺诈等行为。2011年山东某民营钢厂因质量问题引发了金额高达1.14亿美元的国际仲裁案,山东某大型钢厂国际贸易公司也曾进口过一船印度矿品位只有44.37%与合同所签订的50.59%相差太大,只好协商降价处理。近几年这样的事件屡禁不止。

1.2 国内矿市场杂乱

2 各方应对举措

因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铁矿石品质下滑问题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各方应采取多种措施以应对铁矿石品质下降。

2.1 完善基础性工作,加强铁矿石进口管理力度

1)加强职能部门间互动,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应联合执法。提高技术、设备配套服务,加强各口岸铁矿石检验业务培训,推广青岛、宁波等地成熟的检验监管机制,把好第一关,将放射性元素及有害金属杂质堵在国门之外。

2)加快推进铁矿石品质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劣质铁矿石不仅含铁品位低,而且所含的有害金属元素更高,除了造成燃料比、焦比升高、出渣量多、产量减少外,有害金属还会妨害高炉的寿命,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成品会给下游工业生产带来隐患。我国应对进口的铁矿石所含的铁、硫、磷等重要指标实行强制性规定,限制和禁止劣质铁矿石进口,使贸易合同有法可以,进一步规范贸易合同条款,推广标准合同范本。

3)加强与国外检验机构的沟通交流。进口铁矿石检验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计价指标上,特别是铁和水的含量,中外检验结果存在差异。国外从事检验的机构众多,出具的检验报告只注明检验项目和结果,而对检验所依据的标准和方法未注明,致使我国的检疫检验机构对国外的检验机构参照的技术标准方法了解不够,中外检验机构的差异无法从技术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必要加强中外检验机构间的沟通和交流。

2.2 提高进口企业的业务能力,继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加强对资源的控制能力

1)铁矿石进易属于跨国交易,从产地考察、货运装船、贸易合同、支付方式、索赔方式、保险等层层环节,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经营策略,有一定的财力背景,在这条跨国贸易链上,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对于中国旺盛的需求,众多钢厂、贸易商应采取联合采购模式,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团结的国际化采购队伍,在国际贸易中挣得更多的话语权,从装船前的检验要由双方认可的信誉度高检验机构进行,付款使用保证金、信用证,严格索赔条款,规避贸易风险。

2)各钢企要积极应对国际铁矿石市场的新形势、新变化。继续加快“走出去”,加快调整铁矿石的进口结构,积极参股或收购海外铁矿石资源。虽然全球优质矿藏已基本瓜分完毕,开采后可以直接入炉的高品位矿藏均已有了主人,留给我国企业的机会很少,但仍有一些不好开采的或品位低的能轮到我国企业,如中铝参股西非西芒杜铁矿石开采,山钢借助开采危机参股塞拉利昂铁矿开采,武钢、宝钢海外都有参股。但矿山的经营权依然都在外企手中。

3)继续加快国内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资源整合,加速淘汰一批地方小钢铁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有序竞争。另一方面要加快国际海洋运输产业链的发展,拥有6亿多铁矿石海运市场的中国钢铁企业,需要把握国际海运市场的有利时机,利用我们的造船、买船、租船的产业能力优势,以中国海运集团为核心,由钢铁企业、贸易商入股组建世界最有竞争前途的铁矿石和散货轮运输集团,稳定海运市场,降低物流成本。

2.3 对国内矿应加强管理

1)国家从政策方面鼓励开采利用国内矿,尤其是低品位矿的比例。《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在原料政策中指出,根据我国富矿少、贫矿多的资源现状,国家鼓励企业发展低品位矿采选技术,充分利用国内贫矿资源。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保护矿产资源,对滥采乱挖行为,要给予必要处罚和进行整顿。国家还应该从税收、电力方面给予适当的扶持。

2)各矿企应提高选矿设备、技术的投资力度,加大国内矿的供给量。我国是低品位矿为主的国家,但可以通过技术设备改造提高铁精粉的品位,如鞍钢虽然矿石含铁量只有30%,但通过他们的选矿技术可以提炼到60%-70%,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攀枝花钢铁基地,也属于贫铁矿资源。今天支撑我国钢铁工业铁矿石供应大局的,仍然是辽宁鞍山本溪地区、山西五台岚县地区、河北冀东地区和四川攀西地区的贫铁矿石。只有增加国内矿的供给率,减少进口矿的依赖度,才能在国际铁矿石交易中争得话语权。

3)各钢厂应严格合同条款的签订,加强质量控制,加大工艺技术改造,提高对资源的适应能力。铁矿石购销合同的扣款力度各钢厂虽然各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都注重铁品位的扣款力度,对于硫、磷、铝、硅、钛的扣款力度多少会有不同。如山钢莱钢分公司对国内矿实行进货前探样、进货中监装,入厂原料车车化验,车车结算。对于所采购的高硫矿配套上了脱硫设备。在技术方面加强各矿种的技术分析,实验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配比技术,保证了高炉顺利畅行。

3 结束语

根据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一份2013年钢铁需求预测报告,显示2013年进口铁矿石预计为7.6亿吨左右,这一结果表明,我国铁矿石原料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价高质地”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各钢企只能从自身出发多措并举应对铁矿石品质下降。

参考文献:

[1]赫荣亮,进口铁矿石频现不合格,中国经济导报,2011.

[2]吴荣庆,中国铁矿山产能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冶金信息导刊,2010(3).

[3]谢英亮,低品位矿石利用的经济分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4]刘占魁、王烨,我国铁矿石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中国矿业,2010(1).

[5]铁矿石选矿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概况,中钢集团工程研究设计院,2011.

上一篇: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的使用寿命与应用对策 下一篇:浅析CTCS系统与铁路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