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0 08:15:50

“项目教学法”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针对中职生基础差、VB语言难学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互助协作、交流学习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文章探讨VisualBasic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中职计算机 VB程序设计教学

VisualBasic语言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计算机课程中比较抽象、逻辑性和严谨性很强且枯燥无味的一门学科,是让学生感到最头疼、最难学,也是让教师感到最无奈、最难教的学科。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针对现在中职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VB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很适用。

一、项目教学法及特点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它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照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突出的特征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在职校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依据

(一)职专生现状

职校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水平较低,在学习中漫不经心,对课程中的知识或技能掌握不完全正确。他们学习信心不足,对学习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如果能把他们的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他们就会比较感兴趣,如果他们自己完成了项目,就很有成就感,比较乐意学。

(二)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言程序设计课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计算机课程中比较抽象、逻辑性很强且枯燥无味的学科,是让学生感到最头疼、最难学,也是让教师感到最无奈、最难教的学科。但这一学科对于计算机专业开发项目,参加省市、国家级职教技术大赛,高职单招考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很多学生一拿到课本,看到课本中那么多的英文字母,就觉得程序设计是高深莫测的东西,产生“未学先惧”的心理,而且它不像动画、网页能达到生动、美丽的效果,学生对此不感兴趣,甚至不愿学。一个班至少有1/3的学生对VB程序设计这门课是没有头绪的,且有畏惧感。

因此,针对职校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程序设计学科教学存在的困难,为了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具有进行简单编程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使职校学生“乐学”、“能学”、“会学”。基于职校生的认知规律,在中职计算机VB程序设计课中我采用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其他教学法(分层次评价法、小组合作法等)为辅进行实验教学,教学效果不错,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项目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实践过程

我以“VB计时器的应用”这节课为例谈谈项目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整堂课的设计是按照“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进行的,具体的项目实施环节如下:

(一)情境导入

首先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生们,下星期我们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不想成为志愿者呢?”通过与学生的问答,引出终点计时员用的秒表,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的内容(计时器)实现秒表的功能,学生思考、怀疑,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计时器的属性(interval、enabled)和事件(timer)。

(二)确定项目

项目的选取恰当与否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在熟悉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选取比较小,比较直观、贴近生活,对于职校生比较容易完成的,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项目,通过项目的完成使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应用。

在计时器应用这节课的“确定项目”环节,我先运行一个程序展示做好的电子秒表,请学生认真观察窗体的变化。提出问题:窗体界面是怎样设计出来的,电子秒表功能如何实现?让学生带着任务,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确定本节课的项目是实现电子秒表的功能。

(三)确定项目计划

首先,在学生观察思考后,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对项目进行深入分析。由于职校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项目完成过程中,在“分析项目”环节,要借助优生的力量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编程的思路,解决编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学会互助、学会协作,增强团队意识,同时减轻后进生对编程的畏惧感,增强自信心。

其次,把总项目分成几个子项目,把问题具体化。对子项目通过对比、提问等方法,步步引导学生分析,最后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结果。比如把电子秒表的实现分成三个子项目:

1. 60秒如何进为1分钟,60分钟如何进为1小时?

2.时间如何用两位数的形式显示出来?

3.电子秒表的“开始”、“复位”,“停止”按钮如何起作用?

然后引导学生分别对子项目进行分析。

比如:第一个子项目,我引导学生注意“进”字。1.怎样才会进?学生必然想到只有让分秒累加才能进。2.何时进?60秒,60分时才能进,学生会想到要用条件判断才能实现。

“时间是每秒刷新一次”,我会用提问方式,问学生“用人为触发的事件比如Click能否实现”,学生通过分析一定会否定这个答案,同时会想到计时器的Timer事件是自动触发的,它能让秒表每秒刷新一次,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分析,最后学生就可以得到结果,写出代码了。其他子项目采用一样的方式进行。

学生分析理解后,就可以制订出项目计划了。

(四)实施项目

实施项目是本节的主要环节之一。让学生按讨论确定的计划,在各自的计算机上完成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进度,对学生提出的关键性问题加以引导。且同组同学要互相帮助,使学生的经验和中间结果可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五)项目评价

项目完成后,教师选取每个小组一到两位同学演示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要有代表性:1.能把本节的重难点(计时器的两个重要属性interval、enabled和事件timer)融入其中。2.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并填写评价表,评价表可以从编程的三步骤(界面、属性、代码)和创意四方面进行设计,由自评、组评和总评组成,学生通过展示评价活动,加以借鉴与创新,从而巩固知识。

最后教师进行分层次评价总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提示不足并指明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四、项目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这节课我利用项目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互助协作、交流学习,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不足的是个别学生基础偏弱,动手能力不强,没能很好地完成项目,为此,以后应对他们多做引导和鼓励。

通过实验教学,我觉得项目教学法对于职校生,特别是在计算机专业中语言程序设计课的应用效果很好,很符合中职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完成项目,既培养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互助协作、交流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参考教材:

[1]刘炳文,杨明福,陈宁中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谭浩强,薛淑斌,袁玫.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3]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4.

上一篇:“玻璃”一族 下一篇:蛇国的独门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