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时间:2022-10-20 08:12:30

宝丰县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摘 要:创意农业是一种新型的产业,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个新型产业的发展对广大农民的增收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河南省宝丰县具有丰富的文化沉淀,当地群众在浓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下,自发地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创意农业。但由于他们对发展创意农业的认识和理解还不深不透、缺乏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融合不够等原因,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影响了当地创意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探讨创意农业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一些建议,可以为其他地区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意农业;宝丰;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74-03

创意农业是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型都市农业。创意产业是20世纪末在全球兴起的以文化开发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底蕴醇厚,具有发展创意农业的显著优势。

创意农业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从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活动的总称。它是指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或活动,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创意农业的兴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农业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过程中进行创意生产,创造农民独特增收模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构建农村创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宝丰县地处平顶山新区,文化底蕴深厚,农业基础较好,具备发展创意农业的良好条件,创意农业应该成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一、创意农业提出的背景、意义

(一)创意农业提出的背景

创意农业是农业生产的又一次飞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1.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变。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现代农业中的城郊型农业作为一个新生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并且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做出了显著贡献。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城郊型农业也在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农业的生产手段、生产内容和农业功能也在发生变化。

2.农业产业融合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传统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界限日渐模糊,产业间的不断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新趋势。如农业与工业的融合,产生了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产生了旅游农业(也叫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与出口创汇产业的融合,产生了创汇农业;农业与材料行业的融合,产生了设施农业等等。随着产业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可能还会不断有新的农业产业形态出现。

3.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的结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消费需求,而是更倾向于精神和文化方面,消费需求从有形的物质转向无形的文化。

(二)发展创意农业的意义

创意农业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已显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大都市郊区,创意农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创意农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现代都市人个性化的农业消费需求,拉动了内需,还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载体。目前,宝丰县正在积极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兴未艾,发展创意农业正当其时。

1.发展创意农业,可为现代农业提供新的增长点。创意农业既具有创意产业的共有属性和特征,也具有农业特色,通过创意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发挥宝丰科技、人才、信息、文化等软实力的优势,摆脱了硬资源约束的劣势,从而创新农业的发展模式,推动宝丰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宝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宝丰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开辟全新的发展空间,彰显了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经济活力与文化魅力,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发展创意农业,可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由于创意农业产业建设是从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为出发点的,做到了生产与消费的有机结合,客观上形成了满足与适应了现代人们生活崇尚自然与时尚的需求的项目建设环境,可以吸引众多的投资者、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从而实现共赢发展,使得市民和农民双双受益。

3.农业创意产业发展潜力无穷。目前宝丰创意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尝试阶段。事实上,传统农业的功能是解决人们的基本温饱需求,而创意农业则提升为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多种附加值高的复合型功能,实现了农业效益扩张。在农业的农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加工和流通,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都具有创意的空间和发展潜力,都可以创造出更加新颖更加引人的产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创意农业发展的类型

由于浓厚文化底蕴的熏陶、巨大市场需求的拉动,农业专家、农民和艺术工作者用他们的聪明才智,通过科技手段和艺术加工,在农业的生产过程及产品中融入文化内涵,创造出了具有文化附加值、生态附加值、科技附加值和服务附加值较高的、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需求的创意农业产品。逐步形成具有高效农业、休闲度假、观光观赏、农事参与体验、农耕文化及乡村民俗传播等多种类型的新的产业。目前创意农业的产品类型有创意农产品、创意农业主题园、创意节庆活动、创意融合产业、创意异域农业文化、创意农食文化等,这些卓有成效的农业创意异彩纷呈,换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三、宝丰创意农业发展现状

(一)宝丰县基本情况

宝丰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辖8镇4乡1个办事处,320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宝丰县交通便利,距省会郑州市134公里,距平顶山市新城区16公里,距漯河市120公里,距南阳市143公里,距洛阳市141公里。多条铁路和高速穿境而过,是河南省中西部重要交通枢扭。宝丰农业基础较好,有大中型水库17座,水库总容量14 572万立方米,全县地下水资源为8 988万立方米。境内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种类繁多。1982年县情普查,栽培植物有90余种,野生植物有290余种,饲养动物有30余种,野生动物有220余种。宝丰文化资源丰富,有清凉寺汝瓷文化,有宝酒文化,有观音文化,有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马街书会,有享誉全国的赵庄魔术,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可以说宝丰县具备了发展创意农业的所有条件。

(二)宝丰县创意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宝丰县虽然具备发展创意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创意农业发展情况并不太理想,优越的文化资源还没有与农业资源很好地结合形成生产力。一些地方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大营镇观音堂依托丰富的花椒资源举办“花椒节”,城郊出现了度假村式的观光农业,还出现了一些“开心农场”。但这些项目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也没有产生很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宝丰县的创意农业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发展创意农业的认识和理解还不深不透。创意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思想和方式,特别符合城郊产业发展的新型农业方向,从实地调研的创意农业材料来看,一些农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者、农业的生产者对创意农业缺乏高度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不知道什么是创意农业,或者说不了解创意农业都包括哪些内容,也不知道创意农业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关系,更不清楚如何去推进创意农业的发展。农民朋友更是莫衷一是。

2.缺乏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战略地位,也决定了创意农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农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应该成为宝丰县农业功能开发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3.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融合不够。宝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自行发展的局面,相互结合不够。现有创意农业的尝试主要是观光农业与旅游业的简单融合,或者是艺术品与农产品的结合,而其他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形式还极少见到。如农业与体育休闲产业的融合、农业与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农业与广播影视产业融合等。

4.发展支撑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意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教育、信息、金融、人才的支撑。但目前支撑创意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还未真正建立,也缺乏鼓励创新与创意的体制和机制。

四、宝丰县发展创意农业的途径

(一)将农业产业与宝丰资源进行创意性配置组合,实现产业的高度融合化发展

创意农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是以自然景观为载体,结合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作物品种的改良和优化,采取园艺、园林的创意设计手法对农场、农庄进行改造升级,将当地的农业产业与自然文化、人文地理、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创意性配置组合,使农场、农庄具有场景公园、休闲娱乐的功能。它以按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培育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文化创意活动为指导思想。

产业链的构建是创意农业开发的关键所在,只有创意产业的创意与产业两个部分真正实现有机链接,才能促进创意的成果转化为产业的经营资源;当新形成的这些经营资源与传统产业相整合、相渗透,并延伸拓展,进行深度开发,使之相互补充,就能产生乘数效应,充分获取创意农业这个新型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联动,带动了产业链的延长,产业的延伸,又增加了农业附加值,还满足了游客购物需求,进而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目标。

(二)根据消费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创意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创意与市场形成互动

认真研究消费市场的需求是创意农业项目发展的前提,好的创意关键还要看消费者是不是接受它。因此,创意农业应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不断开发创意产品,推进发展。创意农业是由市场来推动的,但反过来,创意农业也开拓了市场。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创意农业项目要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完善和改进创意项目,以达到吸引更多游客的目的。

(三)注重创意品牌的塑造和建设,实现品牌价值空间延伸

要有较强的品牌塑造与经营意识。要依托资源优势,改变传统观念,通过打造品牌,将优良的环境、优质的产品、优势的产业整合起来,形成消费者竞相追逐的不可替代的品牌产品。要发展成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较高、能够覆盖当地主导产业的乡村农业品牌。从现代农业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发展塑造品牌,包括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商贸物流业、乡村旅游业以及农村区域经济等方面。这些品牌既可以是区域品牌,也可以是企业品牌,或者是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1] 刘军萍,王爱玲.北京创意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1):60-64.

[2] 杨良山,龙文军,何海玲,胡豹.创意农业发展路径选择[J].农村工作通讯,2012,(19):42-44.

[3] 李梅,苗润莲.北京山区创意农业发展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11,(17):155-156.

[4] 孙大鹏.浅析创意农业发展的途径[J].职业时空,2010,(9):155-156.

[5] 司训练,李婷,朱承亮.西部地区创意农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34-39.

[6] 王爱玲,刘军萍,任荣,秦向阳.农业创意产业——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J].中国科技产业,2009,(9):78-81.

[7] 创意农业网,http:///.

上一篇:牡丹江市农村青年创业问题研究 下一篇:4B Unit 8 Open Day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