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梅派”绝代芳华

时间:2022-10-20 08:11:11

在拍摄进行当中,突然爆炸了一个一万支光的大灯泡,声音响得吓人,碎玻璃片纷纷溅落,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唯有正在表演中连唱带做的梅兰芳竟然丝毫不为所动。

远至苏联取经

新中国建立伊始,就着手有计划地将杰出戏曲家的舞台艺术和代表剧目搬上银幕,享有国际声誉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理所当然地成为首选。1951年4月,梅兰芳被任命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全家随之从上海迁回北京定居。1952年春天,文化部领导亲自与梅兰芳谈起,计划拍摄他的一部大型彩色舞台艺术片,让其事先考虑一下作点精神准备。同年冬天,中央电影局指派担任该片导演的吴祖光专门拜访了梅兰芳,告知拍摄意图:希望这部影片能够总结梅先生几十年来的表演经验,既要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观赏,又要作为重要资料保存下来。

对此已有打算的梅兰芳,当即表示:“30多年来,我从早期拍摄《天女散花》《春香闹学》,一直到彩色戏曲艺术片《生死恨》,前后拍过几部电影,我都不甚满意,但我对拍电影的兴趣并没有因此减退。这次拍片,我们应该多商量研究。首先是剧目问题,有些戏虽然在舞台上很出色,但未必适合于拍电影,因此要选择合乎电影艺术要求的剧目。另外,有关布景、化装、服装、表演程式等方面的许多问题,也都要仔细推敲。”他建议吴祖光去和领导上研究一下,拟出一个方案,然后再作磋商。

此次交谈不久,梅兰芳便接到前往维也纳参加第三次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大会的通知。

这次出国梅兰芳带了3个节目,即《思凡》《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片段,途经苏联时也应邀作了交流演出。在莫斯科“演员之家”演出后,10多位苏联人民演员登台献花,并由5次获得斯大林奖金的著名电影演员契尔卡索夫致谢辞,他曾在银幕上出色塑造了高尔基等影响甚大的形象,荣获“人民演员”的称号,梅兰芳1935年第一次访问苏联时就与之认识。特意向他道谢,并且说明自己将要拍摄一部舞台艺术片,想从他那里学到一些知识,诸如电影艺术的特性、在电影中扮演各种不同类型人物的创作经验等。契尔卡索夫谦逊地表示:“我写的一本书《演员的艺术》,中国已经翻译出版,去年我到中国时送过您一本,那里面概括地叙述了我一生的创作经验,请您指教。”

梅兰芳曾提及,此次苏联之行的几次演出,其实就是为回国后拍摄舞台艺术片作艺术准备,因为《思凡》《霸王别姬》《贵妃醉酒》都是后来拍片备选的剧目,而且为了出国行动简便不带乐队,事先以灌唱片方式制作胶带录音带去,演出时他感到只做不唱难以抒发内心情感,遂在放送胶带同时还跟着唱,如同拍电影虽有前期录音但实拍时还要注意对准口形,除了必须做到融合为一外,还必须加强面部和形体的内心表演,使不懂中国话的外国同行看清楚剧中人的环境和性格。开始两场梅兰芳曾感到有拘谨之处,到第三场方才纯熟自如,等于是为在摄影机前表演的“热身”。

方案终于敲定

就在此时,中央电影局将拍摄《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交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吴祖光虽然既精于戏曲又懂得电影,但是他却对当导演兴趣不大。电影局分派任务时,吴祖光就一再自称对于电影导演工作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不过被电影局艺委会主任蔡楚生一口拒绝,他坦言相告:“谁都知道你曾经是个京剧迷,这部片子没有比你再合适的人选了。” 吴祖光无可推辞,只得答应下来,但提出一个要求,希望这部片子拍完之后改任专业编剧,永不再作导演;蔡楚生也表示答应。

1953年1月,梅兰芳从维也纳回到北京,该片的拍摄方案正式提交出来,明确主旨为总结梅兰芳表演经验以及介绍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内容着重为纪录歌唱和舞蹈性的表演,剧目的选择亦以此为依归。其中关于表演方面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动作:包括青衣、花旦、刀马旦、古装四项,动作有坐、立、卧、望、思、羞各种程式以及整鬓、抖袖、提鞋、气椅、上下楼、开关门等,以及手势的示范。

第二部分为剧目:一、《贵妃醉酒》(全部) ;二、《游园惊梦》;三、《宇宙锋》或《春秋配》或《桑园会》;四、《梁红玉水战》或《枪挑穆天王》;五、《水斗断桥》;六、《霸王别姬》;七、《思凡》。

经过考虑,梅兰芳觉得第一部分的基本动作如拍下来,作为研究资料是可以的,若公开发行,对一般观众来说则恐怕不容易产生兴趣,提出是否按照周扬的提议,通过一些情节的设置,如全国戏曲会演期间梅兰芳对各剧种的演员们谈经验、说身段,有机地穿插基本动作介绍,这样比较自然。关于第二部分选择剧目问题,他则建议3月间要到上海演出,请有关工作人员先到上海看戏,然后决定拍摄剧目。

这样,在梅兰芳率团在上海演出期间,吴祖光等专程赶去,把所有上演的10多出剧目都看了个遍,一边看戏、一边研究,最后决定拍摄5个节目来概括他的表演艺术的各个不同方面。分别是:《霸王别姬》《宇宙锋》《断桥》《贵妃醉酒》《洛神》,在5个剧目之前拍摄生活和生平,介绍梅兰芳的京剧世家渊源及其生活面貌,最后完成的影片包括生活部分和4个剧目,分为上下两集,《洛神》单独成为一部影片。

就在上海演出结束不久,梅兰芳又参加了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在朝鲜为英雄的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了30多场;正好吴祖光也参加了慰问团,因而整个影片的拍摄往后推了一段时间,但有机会拍下了梅兰芳在朝鲜战地顶风冒雪、涉水登山忘我演出的一些珍贵而难得的镜头。回国后,梅兰芳又在安东、沈阳、锦州等地慰问了归国的志愿军,并参加了鞍钢三大工程开工典礼庆祝会,还去广州、南京等地进行巡回演出,摄制组又跟踪拍摄了不少现场镜头,连同专门组织拍摄的护国寺寓所练功、说戏,书房作画,与画家齐白石交往等场面,后来都编入影片的生活部分。

精心搭配班底

《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的拍摄虽然酝酿很早,但进入实拍却较晚,这固然受制于梅兰芳本身的社会、演出活动繁忙,也与准备工作颇为特殊有关。因系国家文化部门下达的任务,组建了创作力量很强的摄制组,电影局特意调配了富有经验的老一辈著名摄影师吴蔚云掌镜,又应吴祖光要求,将以前曾有过密切合作、刚自香港归来的年富力强的岑范,从所在的八一厂借来做副导演,他俩被吴祖光尊称为老师。美术设计韩尚义、布景绘制胡若思、录音王绍增等,也都是专门从各处抽调来的“尖子”,可谓一时之上选;此外,还专门从苏联聘请了著名摄影师雅可夫列夫、录音师戈尔登。因等候这两位专家的到来,于1954年春就正式成立的摄制组,直到这年10月才进入试拍。

在剧目确定后,落实梅兰芳以外的演员人选,成为导演吴祖光的一项重要工作。梅兰芳有自己的剧团,所有准备拍摄的剧目都有相应的演员无须外求,唯有《断桥》中的许仙,梅兰芳提出应聘俞振飞扮演。俞振飞是南方昆曲大家俞粟庐先生的公子,是当代小生行的翘楚。不过,当时俞振飞久居香港,于是由吴祖光设法找到时任华东文化宣传领导工作的夏衍和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通过香港有关方面,专门把俞振飞接来北京。

另一个遇有周折的是《断桥》中小青的扮演者。此时梅兰芳的弟子、言菊朋的女公子言慧珠,正在从上海移居北京的梅家,已是著名京剧演员的她极为希望能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与自己的老师配戏,其理想就是《断桥》中的青儿,还曾为此找过吴祖光,但根据梅兰芳本人和梅夫人的意见,最后还是决定由他们的儿子梅葆玖担任。

准备工作中最为费心、最花气力的还是美术设计,把高度写意的程式化的京剧表演艺术搬上银幕,这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吴祖光认为不宜沿袭一般拍摄电影所惯用的立体布景和笨重道具,那样只能束缚演员的手脚,而应借鉴和运用传统戏曲表演的虚拟、写意手法,这是突破时间和空间、诱发观众驰骋想象力的最高明的表演方法。经过反复商讨,摄制组最终确定了这一原则,拟拍摄的5个剧目设计方案为:《贵妃醉酒》在原舞台凤凰、牡丹两张绣幕的基础上,采用国画通景手卷;《宇宙锋》以梅花绣幕,配置宫殿及家庭两景;《断桥》以素幕烘托,用马远画水景的手卷;《抗金兵》仍参照舞台演出处理,增加女兵人数,用天幕来象征江天旷阔景色;《洛神》为突出神话戏烟水苍茫的画面气氛,且编为一部单独影片,按电影造型手法另行设计。

这样的美术设计,与忠实、准确纪录表演艺术的拍摄主旨,显然是贴近而吻合的,但因牵涉平面与立体、写意和写实,即在虚和实方面的理解与把握,不可避免产生不同的意见乃至争论。先是蔡楚生表示反对,因他对传统戏曲表演比较生疏,总怕背景太简单,拍出的效果单调,后来苏联摄影专家雅可夫列夫出于同样的原因,对此也感到不理解,吴祖光做了反复讲解才逐渐被接受。

只是这位苏联专家比较固执,在后来的拍摄中又因一些艺术或技术处理问题,与执导的吴祖光发生抵触,加之语言隔阂,常常出现“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的僵持局面,弄得吴祖光苦不堪言。更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本属正常的与苏联专家的不同意见甚至争论,在1957年那场“反右”运动中,竟被上纲是“反苏”,成为他被打成的一条“罪状”。其实吴祖光对两位苏联专家是十分尊重而友好的,不仅在工作当中事事和他们商量,还曾邀请到自己家中盛情款待,临别前又馈赠每人一幅齐白石绘画精品。

不愧大师风范

该片拍摄前后历时达3年之久,名闻遐迩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与摄制组全上下合作得很好。此时他已年近六旬,吴祖光等尽力创造条件,不使其过于劳累,如尽量把他的戏集中拍摄,以减少他跑摄影棚的次数;为照顾他有歇夏的习惯,摄制组调整工作流程,确保他暑天休息,同时照常进行其它工作。而梅兰芳谦和的性格、虚心的态度和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则使吴祖光等感受甚深,留下许多宝贵而难忘的印象。

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后,梅兰芳获悉此次拍片由中央电影局直接掌握,很为感动,进而得知为之调配了强大摄制阵容,专门进口了设备器材,如最新式的宽带录音机、专打面光的小型灯等,更是深受触动,不禁联想到解放以前拍片,都是私人设法集资,捉襟见肘困难重重,现在新社会电影成了全体人民的事业,由国家经营,调集物资人力,一切问题都能够顺利解决。他一再表示:“这次拍摄我的戏曲片,党和人民政府这样关心和重视摄制工作,我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努力把这部影片拍好,使它能更好地为广大的工农兵服务。”

尤为可贵的是,梅兰芳胸襟开阔、平易近人,随时主动征求别人意见,而且任何人的意见都虚心听取。在《霸王别姬》戏里,项羽中了韩信十面埋伏之计,兵困垓下四面楚歌,眼看与虞姬即将生离死别不胜惆怅,此时虞姬舞剑进酒有一段唱: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富贵穷通一刹那……”吴祖光仔细琢磨后提出,项羽是身经百战的西楚霸王,是与刘邦争雄天下的英雄,以“富贵穷通”相况,所见太小不尽确切,不如改为“兴亡成败”更符合身份。尽管梅兰芳这出戏已演了几十年,而且从来都是如此唱法,但听了这一意见后认为有理,项羽、刘邦之间确是成与败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富贵穷通”四个字不足以概括这个局面,立即改为“成败兴亡一刹那”,而且以后演出、出版也都以此为准。

梅兰芳的这种“有容乃大”气度,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显得非常突出。拍摄《断桥》时,他总自谦对昆曲的造诣不深,其实这是他常演的剧目,而且业内皆知其在昆曲方面幼有师承下过苦功。当时俞振飞的夫人黄蔓耘每天陪同梅兰芳到摄影棚来,他多次在拍摄之前请她为自己做示范表演,每逢此时都站在旁边专心注目地观看,像一名小学生那样恭敬虔诚。一位名扬四海的艺术大师如此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受感动。

令摄制组人员难以忘记的,还有一次在拍摄《宇宙锋》中“金殿”一场戏时,因拍一个全景,整个摄影棚里的电灯全部开亮。就在拍摄进行当中,突然爆炸了一个一万支光的大灯泡,声音响得吓人,碎玻璃片纷纷溅落,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唯有正在表演中连唱带做的梅兰芳竟然丝毫不为所动,全神贯注地把戏做完。全组人员都感叹不已:这才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没有过人的胆量、高度的修养和对所从事的事业责任感,是难以做到的。

正是在这种严肃认真、同心敬业的氛围之中,《梅兰芳的舞台艺术》的拍摄工作圆满结束,成为梅兰芳戏曲创作和表演艺术的一个带有总结性的结晶,它所纪录的作品都是经过梅兰芳一生千锤百炼的代表作,而这一时期又正值他一生表演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颠峰,诚如著名戏剧大师欧阳予倩所评价的:“这部舞台艺术影片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文献。”

上一篇:《卡布里卡》演绎家族传奇 下一篇:兰岚:不断求新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