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机构中的亲子教育刍议

时间:2022-10-20 08:05:34

早教机构中的亲子教育刍议

【摘 要】随着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亲子教育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早教机构中亲子教育的有效开展,是理论与实践上亟待探讨的课题。本文探讨了亲子教育的内涵特点以及原则,认为:亲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形式,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而是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亲子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遵循适宜性、安全性与互动性的原则。

【关键词】早教机构 亲子教育 有效开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14-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全民教育意识的增强,愈来愈多的家长认识到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一些幼儿园与早教机构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一社会需求:一种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游戏和成长的新型教育形式——亲子班或亲子园正悄然兴起。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这种以亲子教育为特色的0~3岁早期教育目前正处于“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局面。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0~3岁婴幼儿亲子教育,就成了许多幼儿园和早教机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围绕于此的讨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一 亲子教育内涵解析

其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广义而言,“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深化与拓展。它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如何做一个尽职的父母”与“如何与婴幼儿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为核心内容。

而狭义的“亲子教育”,则专指在早教机构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依托一定的场所和设施,在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指导下,以婴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为核心内容,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以开发0~3岁婴幼儿潜能、培养个性为目的,使其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升。本文所探讨的“亲子教育”即指此。

二 亲子教育的特点

由上述亲子教育的涵义可知,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家庭教育与儿童教育,而是一种特殊的、专业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形式,其特点在于:

1.施教机构的特殊性

施行亲子教育的早教机构是集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社区非正规教育机构。对于家长而言,它是一个婴幼儿养育知识传播交流的课堂;对于婴幼儿而言,它是一个娱乐、游戏的场所。由此而言,早教机构要发挥教育的作用,而非纯粹的商业机构。

2.施教对象的二元性

早教机构不等同于幼儿园等正规教育机构。它定位于“亲子”意义的非全日制指导机构,主要通过教师指导家长实施对0~3岁婴幼儿的教养教育。由此而言,早教机构的施教对象不能仅仅定位于孩子,这混淆了早教机构与幼儿园等托幼机构的区别,而应定位于家长与孩子,这是它施教对象的二元性。

3.施教活动的游戏性

这一点对于亲子教育尤为重要。亲子教育的教育对象虽然具有二元性,然而其最终目的仍立足于开发0~3婴幼儿的潜能,促进其全面综合发展。因此,开展亲子教育的教师既要熟悉掌握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家长的需求,引导家长主动参与游戏,从而形成教师、家长与婴幼儿在游戏中的三方互动,以实现“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交流、共同成长”的目的。

综上所述,亲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形式。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而是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三 亲子教育的原则

前已述及,亲子教育的服务对象是0~3岁的婴幼儿及其家长,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婴幼儿获得全面发展”。因此,亲子教育的有效开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宜性原则

现代心理学研究一般认为0~3岁是婴幼儿运动、情绪控制、语言能力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因此,亲子教育的组织开展应适宜婴幼儿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教育目标,并设计与之相配套的教育内容与形式,例如对于不同月龄的婴幼儿,早教机构可以提供相应的教学玩具:0~3月,可以提供视听玩具如彩色气球、花篮、吹塑玩具等;3~6个月,除了视听玩具之外,可增加抓握类玩具,如带响的各种颜色的小动物、小娃娃,彩色的飘带等。

2.安全性原则

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亲子教育的开展应将婴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具体实践诸如,在活动场地的室内装修中,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环保材料;在室内开展亲子游戏时,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噪音污染;活动室的地面铺上软垫;特别是在每次亲子游戏之前,应当检查游戏设施,确保其完好无损,比如我们选择有草坪、有木地板或地毯覆盖的平面上进行攀登,采用质地轻柔、棱角圆滑的橡胶、木材、泡沫等制作的器具等。

3.互动性原则

在亲子教育活动中,这一原则应当贯穿始终。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带领家长与婴幼儿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更需要结合具体的游戏行为向家长传递科学的育儿理念。家长无法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孩子发展水平和需求不了解,亲子间的互动可以让家长在活动过程中对孩子的发展和需求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家长在与孩子活动中产生的疑惑、问题随时向教师请教,从教师那里获得帮助和指导,这种帮助不光是语言上的指导,也是教师具有针对性地向家长进行的示范。

参考文献

[1]文颐、杨春华.0岁~3岁亲子课程中需要梳理的几个问题[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2)

[2]张璐斐、张琦光.亲子教育中的误区[J].开放时代,2001(4)

[3]陈学群.“以关系为基础”的0~3岁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组织[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9)

[4]马恪、周焱.亲子教育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9)

上一篇:汽车底盘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浅析如何提高物理复习课的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