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26例误诊分析

时间:2022-10-20 07:43:40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26例误诊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6例均为我所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10个月~12岁。其中10个月~1岁2例,1~3岁6例,3~6岁10例,6~12岁8例;病程3~30个月。26例确诊前均在外院和本所给予多种抗生素、止咳等对症治疗1~3个月,咳嗽无明显缓解。家族中有过敏史15例,其中3例为哮喘。个人过敏史17例,包括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临床特点本组患者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均无喘息及呼吸困难,晨起咳嗽为主5例,夜间咳嗽为主9例,夜间咳嗽和晨起咳嗽均明显12例,运动、情绪变化后咳嗽加剧16例;开始由上感等诱发,上感已愈而咳嗽迁延不愈7例;用药后咳嗽好转,停药后又复发13例。

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本组26例患儿咽部均有轻度充血,肺部听诊均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23例,轻度升高3例。11例行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6例。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12例,阳性者2例。9例行过敏原检测,阳性者4例。6例5岁以上的患儿行呼气峰流速(PEFR)试验,3例24小时 PEFR变异率>20%。

误诊情况本组在外院和本所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14例,支气管炎7例,支原体肺炎1例,百日咳1例,慢性咽炎3例,误诊时间2个月~ 2年。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于2003年修定的我国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为: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②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③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过敏原(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本组26例患儿均符合CVA的诊断标准。

治疗情况根据患儿各自的发病年龄、病程、病情轻重、诊治时间等予以适当的治疗方法。26例CVA 中,4例给予口服氨茶碱和酮替芬并配合中药等治疗,22例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根据病情联合口服酮替芬或白三烯调节剂等综合治疗。其中2例咳嗽较严重者在确诊后短期给予口服强的松和β2受体激动剂治疗。

结果

本组26例患儿经治疗后3~7天症状控制,8~10天咳嗽症状完全缓解,继续进行系统治疗0.5~2年病情得到控制。

讨论

误诊原因

医生对CVA认识不足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很多医生对该病未引起重视。CVA是常见的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与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和遗传学背景密切有关。

诊断过程不够严谨 ①对病史询问不详细。②未能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CAV往往表现为慢性反应性干咳,缺乏体征,如不综合分析病情、认真鉴别,则易造成误诊。③凭借经验治疗,用药不规范:很多基层医生仅凭平常的经验或满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多种抗生素、止咳药、抗过敏、激素等数药并用,症状有了暂时的缓解,而误认为治疗有效。

患儿家长配合不足有些家长对患儿的慢性咳嗽缺乏足够的重视,不配合医生给患儿规范用药治疗,症状稍有缓解即停药或到处乱投医,结果久治不愈,造成患儿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误诊的预防①临床医生应提高对CVA的认识,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这是防止误诊误治的关键。②只要疑及此病,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行肺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较小的患儿可行诊断性治疗,可提高早期诊断率。一旦确诊为CVA, 即予正规抗哮喘治疗。③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并积极结合实践,熟练掌握类似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充分认识小儿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哮喘之间的关系。必要时查血常规、胸片、PPD试验、抗结核抗体、支原体抗体检测等以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如肺结核、支原体肺炎、气道异物、胃食管反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此外还应进行变应原检测, >5岁患儿予肺功能检查,若正常可做支气管激发试验,它是目前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婴幼儿疑为CVA 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治疗,有效时有诊断意义。④患儿家长对小儿慢性咳嗽要引起重视,遵照医嘱给患儿规范用药治疗,不能随意停药或到处乱投医,以防患儿咳嗽反复发作,迁延不愈。⑤为了提高CVA的正确诊治率,对患儿要进行随诊,持续管理,是取得防治成功的重要措施。

上一篇:黄疸20年,贫血3年 下一篇:糖尿病基础知识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