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当代舞台演出综述

时间:2022-10-20 06:13:38

《牡丹亭》当代舞台演出综述

戏曲经典与文学名著,是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传奇在当下的双重身份。四百多年来,因其“至情说”深得人心,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剧作中颖脱锥芒、数世典传,于当代舞台更得三昧。

演出样式种类覆盖

《牡丹亭》成为今人搬演古代剧目的热点,涉及剧种类型多、流传地域广。最丰富当属戏曲,其中以昆曲为主力,版本繁多、歌舞精湛,是原著艺术风貌在今世立体呈现的权威代表。另有京剧和多种地方戏曲,大本演出的有赣剧、粤剧、越剧、采茶戏、婺剧、豫剧、秦腔、黄梅戏、北路梆子等,经典折子演出有川剧、闽剧、木偶、青海平弦戏等。戏曲之外的舞台剧演出有话剧、舞剧、歌剧等。其他非舞台演出则有戏曲电影、昆曲园林实景演出和电视连续剧等。

戏曲演出版本流变

当代排演的大本《牡丹亭》很多,分三个历史时期简述之。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昆曲《牡丹亭》显山露水期。

1953年国风剧团苏剧昆曲混合版,周传瑛、朱国梁领衔主创,张娴饰杜丽娘、张世萼饰柳梦梅、朱世莲饰春香。1957年上海戏校八场版,整理改编苏雪安、制谱朱传茗,俞振飞饰柳梦梅、言慧珠饰杜丽娘、岳美缇饰春香、郑传鉴饰陈最良、倪传钺饰杜宝、马传菁饰杜母、华传浩饰石道姑。1959年北京昆曲研习社十一折版,整理改编俞平伯、华粹深,周铨庵饰杜丽娘、袁敏宣饰柳梦梅。1962年湖南省郴州专区湘昆剧团七场版,整理改编余懋盛,孙金云饰杜丽娘、郭景荣饰柳梦梅、雷子文饰判官、文菊林饰大花神。

地方戏曲南北相映。

1952年上海光明越剧团《牡丹亭》,建国后第一个大本舞台版,编剧袁泾、导演贝凡,陈少鹏饰柳梦梅、李忠萍饰杜丽娘。1956年香港仙凤鸣粤剧团《牡丹亭惊梦》,改编唐涤生,任剑辉饰柳梦梅、白雪仙饰杜丽娘。1957年广州太阳升粤剧团《牡丹亭》,改编望江南、谭青霜,导演陈予之等,吕玉郎饰柳梦梅、林小群饰杜丽娘。1957年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还魂记》,改编石凌鹤、导演岳忠堂,潘凤霞饰杜丽娘、童庆i饰柳梦梅。1957年郑州市豫剧团《牡丹亭》,改编执笔张景恒,华翰磊、车宝玉等主演。1961年包头市晋剧一团北路梆子《牡丹亭》,改编项在瑜,导演、唱腔设计张建勋,王玉山、武仙梅等主演。

本时期三种戏曲电影。

196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昆曲舞台艺术片《游园惊梦》,许珂导演,梅兰芳饰杜丽娘、俞振飞饰柳梦梅、言慧珠饰春香,上海戏校“昆大班”旦角饰花神。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弋阳腔彩色戏曲艺术片《还魂记》,电影导演黄粲、王家乙,主创同舞台版。1961年青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平弦戏舞台艺术片《游园惊梦》,该剧舞台版移植于1958年,改编袁静波、剧目导演张元摇⒆髑周娟姑,徐帼强饰杜丽娘、李义安饰柳梦梅。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昆曲《牡丹亭》声名鹊起期。

大陆职业剧团版本众多。上海昆剧团三种,1982年七场版,整理改编陆兼之、刘明今,导演杨关兴,华文漪饰杜丽娘、岳美缇饰柳梦梅、计镇华饰陈最良。1994年六场版,整理改编唐葆祥、导演陈明正,梁谷音饰杜丽娘、蔡正仁饰柳梦梅、张铭荣饰花公、成志雄饰花婆。1999年三十四出上、中、下三本版,整理改编王仁杰、导演郭小男,沈i丽和张军、李雪梅和岳美缇、张静娴和蔡正仁分饰三组杜丽娘和柳梦梅。江苏省昆剧院两种,1982年旦本五场版,剧本整理胡忌、导演姚传芗等人,张继青饰杜丽娘、王亨恺饰柳梦梅、徐华饰春香。1986年小生本五场版,剧本整理丁修询,石小梅饰柳梦梅、徐云秀饰杜丽娘。北方昆曲剧院1983年版,整理改编时|、作曲傅雪漪、导演马祥麟等人,蔡瑶铣饰杜丽娘、许凤山饰柳梦梅、董瑶琴饰春香。浙江昆剧团1993年版,剧本整理、导演周世瑞,王奉梅饰杜丽娘、陶铁虎饰柳梦梅。

昆曲海内外传播兴起,如张继青版欧洲巡演,大陆各团联合赴港台演出等。另有1999年美国林肯中心大都会版,共五十五出,陈士争导演,钱熠饰杜丽娘、温宇航饰柳梦梅。

地方戏曲南风微熏。

1982年上海静安越剧团《还魂记》,剧本改编红枫、导演李卓云、作曲贺孝忠,周雅琴饰杜丽娘、杨文蔚饰柳梦梅。1982年江西崇仁县采茶戏《牡丹亭》,剧本改编张齐、导演周悦文等人、作曲饶兴华,张凤英、汤慧珠饰杜丽娘,张凯庭、杨忠饰柳梦梅。上世纪90年代末江西省赣剧院《还魂后记》,剧本改编黄文锡、导演刘安琪,陈俐饰杜丽娘、沈怀林饰柳梦梅。

本时期一种戏曲电影。

1986年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彩色戏曲艺术片昆剧《牡丹亭》,以张继青舞台演出本为基础,导演方荧,主创同舞台版。

3.进入21世纪

昆曲《牡丹亭》至臻繁盛期。

浙江昆剧团2001年版上下两本,下本整理古兆申、周世瑞等担任导演、周雪华作曲,“世、盛、秀”三代演员:王奉梅、张志红、杨昆饰杜丽娘,汪世瑜、李公律、陶铁虎饰柳梦梅,唐蕴岚饰春香,王世瑶饰石道姑。2001年江苏省昆剧院精华版,剧本整理张弘、导演周世琮,石小梅饰柳梦梅、孔爱萍饰杜丽娘、李鸿良饰石道姑。2003年上海昆剧团上、下本版,由原三本版整编压缩而成,入选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4年苏州市昆剧院青春版,三本二十九折,白先勇联合策划制作,汪世瑜、张继青担任艺术指导,沈丰英饰杜丽娘、俞玖林饰柳梦梅。

2014年12月,由文化部主办的“名家传戏――2014年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在北京举办。由全国昆曲老艺术家联合演出上、下本大师版《牡丹亭》;七个昆曲院团分别演出一个版本,上昆的典藏版、浙昆的御庭版、苏昆的青春版、江苏省昆的南昆版、北昆的大都版、湘昆的天香版、永昆的永嘉版。

昆曲在此期出现了复古式的厅堂版和园林实景版演出。厅堂版以北京皇家粮仓为代表,2007年5月18日首演至2015年结束。2014年起浙江昆剧团驻场杭州南宋御街演出御庭版,两者类型相似。园林版以张军领衔制作的上海朱家角版为代表,2010年6月首演至今。同年苏州昆剧院也在原昆剧传习所旧址园林中演出实景《牡丹亭》。

台湾兰庭昆剧团在近年也开展了多样化的小剧场昆曲《牡丹亭》演出,如2012年的《雅韵兰庭》、2013年的《杜丽娘的红尘心事》、2015年的《移动的》等。

地方戏曲异彩纷呈。

2003年江西师范大学童丹工作室新版赣剧《牡丹亭》,改编曹路生、导演童薇薇、舞美设计韩生,童丹饰杜丽娘、童侠饰柳梦梅。2010年江西抚州市采茶歌舞剧院临川版采茶戏《牡丹亭》,改编黄文锡、导演涂玲慧、作曲饶新华。2013年江西大余采茶剧团原乡版采茶剧《魂牵梦绕牡丹亭》,改编裴少行、导演周水生、作曲周小庆。

2012年香港玲珑粤剧团文学粤剧《还魂记梦》,编剧温志鹏,李龙饰汤显祖、柳梦梅,邓美玲饰杜丽娘、傅氏。2014年广东佛山市粤剧团《金石牡丹亭》,剧本编撰李居明,李淑琴饰杜丽娘、梁耀安饰柳梦梅、黎骏生饰最良公。

此期越剧《牡丹亭》版本较多。2004年上海新锐小剧场版,编剧、导演刘平,沈倩、盛舒扬主演。浙江越剧团2005年版,改编吕建华、导演俞克平,李沛婕饰杜丽娘、廖琪瑛饰柳梦梅;2014年音乐诗话剧版,改编、导演陶铁虎,廖琪瑛饰柳梦梅、谢莉莉饰杜丽娘。浙江小百花越剧团2010年版,改编胡小孩、导演汪世瑜,李霄雯饰柳梦梅,徐叶娜、章益清饰杜丽娘。中国戏曲学院越剧毕业班2014年版,编剧颜全毅、导演王永庆、音乐设计陈国良,陈丽宇、刘志霞饰柳梦梅,陈梦薇、王晴华饰杜丽娘。此版本于2016年由福建芳华越剧团改组为尹派越剧《柳梦梅》,陈丽宇饰柳梦梅、张倩倩饰杜丽娘。

其他尚有2002年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剧院《游园惊梦》,何云主演杜丽娘;2004年京昆合演《牡丹亭》,温如华饰杜丽娘、魏春荣饰春香、邵峥饰柳梦梅;2006年甘肃省张掖市七一秦腔剧团移植版,王玉娟导演、田胜举作曲,左秋芳饰杜丽娘、卢娣饰柳梦梅。

本时期一种戏曲影视作品。

2009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五集越剧电视剧《牡丹亭还魂记》,以静安越剧团原舞台版为基础。导演陶海、韦翔东,制片人韦翔东、金静,艺术指导华文漪、岳美缇,金静饰杜丽娘、王君安饰柳梦梅、盛舒扬饰春香。

其他戏剧演绎概况

小剧场话剧和大学生话剧。2011年北京繁星戏剧村小剧场青春话剧《牡丹亭》,剧本改编、导演胡一飞,魏楚、季小翔、杨晓童等演出。另外的话剧多数是近年来由大学生话剧社演出,如西北政法大学、浙江丽水学院民族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语言学院等等。

当代排演了四部舞剧《牡丹亭》。1984年,广东省音乐舞蹈艺术剧院舞剧团五场民族舞剧,文学剧本晏勇、惠延虹,由陈爱莲领衔编导和主演。2008年前线文工团四幕中国舞剧,文学统筹吴国平,编导吕玲、吴凝,主演胡琴心、苏娜等。2008年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剧本改编、导演李六乙,作曲郭文景,编导费波。2012年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出品的当代舞蹈剧《惊梦》,导演、编舞王媛媛,作曲杜薇。

演出量式变化类释

汤显祖《牡丹亭》原著共五十五出,完全照搬敷演并不适合现今观演模式。当代演出的文本类型,从体量上看有折子、半本、概本(大本)、类全本之分, 从内容上看有原著本、删减本、改编本、解构本之分。

折子戏流行程度最广、演出频率最高、涉及剧种更多。常见的折子戏有《劝农》《春香闹学》《游园惊梦》《寻梦》《离魂》《冥判》《拾画叫画》《硬拷》等。

半本将剧情精简后保留部分情节,如昆曲中的“旦本”,以杜丽娘为主角,一般从《游园》演到《离魂》;或者是“生本”,以柳梦梅为主角,以其为线索演拾画叫画、人鬼幽会、还魂回生等情节。

概本整体保留柳、杜爱情线索,撇除杜宝军事行动线、一干家长式人物干涉自由婚恋的情节。如昆曲的上下本、大量改编后的地方剧种等。

类全本虽然原著两条线索都存在,但将情节和唱段进行简化或压缩,并不照演原著五十五出,分上、中、下三本演出的多是如此。号称全本的陈士争导演版,实际也是做了不少情节和曲文的改动,而且因为使用评弹等他类艺术形式,使用民俗代替表演艺术,曲解了原著很多意境,自与全本相去甚远。

原著本指情节、文辞基本按照汤显祖原著,比如昆曲折子戏,但从大本戏角度看,已经没有任何一个版本演出属于原著本了。

删减本指情节、场次、文辞都做了取舍,所取部分依然能在原著中找到。比较典型的是昆曲旦本,基本上是原著的折子戏串连,折子内部做了少部分删减。

改编本分两种,一种是改编文辞依据原文,情节变化也谨慎依汤著,比如各种昆曲本《牡丹亭》、弋阳腔《还魂记》等。一种改编是戏剧主体依照汤著,但是文辞唱段、戏剧构造等都做了大量变异,甚至发挥想象添加情节。

解构本指今人对剧目进行了主观拆解重构,用当代的思维或语言去创作,话剧本较多是如此。当然舞剧由于艺术手段的差异,舞台语言靠着肢体表达,所以舞剧的文学表达也可以视作是解构本。

舞台呈现旨趣概貌

无论是昆曲还是地方戏,《牡丹亭》演出在各年代的活跃度、艺术视角、感官呈现都有所不同,这是受到了社会背景和时代审美的影响。

串连是最基本的手法。所有演出版本就情节而论,都是原著中闺塾、游园、惊梦、寻梦、离魂、冥判、拾画、叫画、幽媾、回生、婚走、重圆等数十个情节的串连,无外乎做了一些重组和繁简取舍。有些改编的剧作家也会就自己的理解去归纳一个分场题目。

唯一不会舍弃的情节:惊梦。以昆曲《游园惊梦》为范本,所有版本决不会舍弃男女梦中相会这个情节,确实这本来就是《牡丹亭》的核心内容,也是该剧浪漫主义精神的起点和基础。

原著成为一个母体。今人搬演时除昆曲外鲜有使用原著文辞,仅以汤翁传奇为母本,取自己所好的篇章或节点重新编写。但是断章式、串联式、臆造式、重组式、新构式等手法,往往取其一面而失之一体。

撇弃副线是大多数改编者的选择。所有演本都突出了生旦爱情故事本身,基本遗忘了社会、人文、故事结构技巧等背景。柳、杜旷世爱情的背后是当时社会对自然人性的压抑和磨灭,及来自家长和社会伦理概念的强大阻力。当代演出中很少具体涉及到这部分戏剧情节,他们的爱情就失去了生发的土壤和升华的动力。

万变与不变。由于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思考角度、用不同的艺术手段进行不同的再创造,故而剧本与文辞、舞台与服化、歌唱与音乐等都处在多变之中,不变的是杜丽娘生生死死的故事核心。但语言、语体、技术变异带来的作品格调差异也是巨大的,有些甚至是降低了该剧的艺术品位。

柳梦梅的“复活”。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对柳梦梅的认识也许他只是杜丽娘完成人生运营的一个道具,主体性和能动性都是在杜丽娘这边,《牡丹亭》演出也多是以旦角为主,历史上与杜丽娘瓜葛万分的也是女性居多。但当代创演中柳梦梅的能动性大大提高,甚至将其提升为主角,这其实对于更好地理解爱情主体双方的关系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多剧种的演绎无疑丰富了《牡丹亭》的表现力,而当代人的想象力、破解力、重塑力则更加巩固了该剧的历史地位。

上一篇:南阳烟区密集烘烤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产质... 下一篇:地狱漫无边际,灵魂稍纵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