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煎中药饮片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

时间:2022-10-20 05:45:50

免煎中药饮片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清热解毒方免煎中药饮片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方法 符合掌跖脓疱病诊断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合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免煎中药颗粒,对照组与传统煎煮饮片,疗程为1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9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免煎和传统中药饮片组成的自拟清热解毒方对掌跖脓疱病患者皮疹改善都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 免煎中药饮片;掌跖脓疱病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69-01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病因不明,仅发于掌跖的慢性复发性疾病。以在红斑的基础上周期性发生簇集性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脱屑为临床特征,文献所载“瘟疮”相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瘟疮》云:“此证生于指掌之中,形如茱萸,两手相对而生,亦有成攒者,起黄白脓疱,痒痛无时,破津黄汁水,时好时发,极其疲顽,由风湿客于肌腠而成。若日久不愈,其痒倍增。”其症状描述与掌跖脓疱病非常相似,而且强调指出此病“极其疲顽”。

笔者于2012年来对掌跖脓疱病患者给予不同饮片组成的自拟清热解毒方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8例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1例,女24例,年龄31-64岁,平均42.59±8.35岁。病程4个月-13年,平均3.57±1.39年,皮损仅累及手掌6例,仅累及足跖5例,掌跖均累及24例;对照组33例,男10例,女23例,年龄33-65岁,平均44.28±8.73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4.28±1.49年,皮损仅累及手掌4例,仅累及足跖3例,掌跖均累及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入选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1]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手掌和足跖部红斑基础上反复发生的针头至米粒大小无菌性小脓疱,稍高出皮面,伴角化、结痂、脱屑和不同程度的瘙痒。皮损处皮屑真菌镜检及脓疱细菌培养均阴性。所有患者治疗前1周内停用一切治疗性药物。排除标准: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计划6个月内怀孕的女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对自拟清热解毒方中药组成成分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给予自拟清热解毒免煎中药饮片(深圳三九医药股份有效公司生产)。方药:丹皮、白术、苦参、黄连、秦艽、漏芦、乌蛇各10g,大黄、防风各6g,土茯苓30g(以上药量均为相当于饮片计量)。开水冲服,每剂冲水150ml,分2次饭前服,4周为1个疗程。

1.2.2 对照组 用传统饮片,用药组成及剂量等同于治疗组,每日1剂,煎服2次。4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第2、4周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红斑、鳞屑、脓疱和瘙痒)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脓疱、红斑、结痴、鳞屑和瘙痒)按O-3级程度进行评分。0级为无皮损,无瘙痒;1级为脓疱总数≤1O个,淡红斑,少许结痴、鳞屑,轻度瘙痒,不影响睡眠或日常活动;2级为脓疱总数≤3O个,红斑、结痴、鳞屑较明显,瘙痒有时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3级为脓疱总数≥3O个,明显红斑、结痴、鳞屑,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

1.4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根据症状和体征(疗效指数)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为皮疹基本消退,瘙痒等自觉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为皮疹明显消退,痒感等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指数为60-89%;有效为皮疹有所消退,痒感等自觉症状有所减轻,疗效指数为20%-59%;无效为皮疹消退不明显,甚至症状和体征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加显效率。

2 治疗结果

2.1 治疗组35例,痊愈24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对照组33例,痊愈22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见表1,显示两种饮片治疗疗效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病因不明,仅发于掌跖,以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成簇无菌性表皮内脓疱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有人认为本病可能是一种局限性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由此导致角阮细胞膜的异常,表皮过快增殖。目前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内服药物有四环素类、维甲酸类、昆明山海棠、雷公藤多甙片、沙利度胺、氨苯砜等药物[2],疗程较长,且有不同程度副作用。

中医学认为,掌跖脓疱病多因素体湿热,又情志内伤,气机壅滞,郁久化火,热伏营血;或因饮食失节,脾胃失运,湿热内生,复感风热毒邪,以至经脉阻滞,湿热与气血凝结于手足肌肤而发病,故湿、热、瘀三邪合犯,是掌跖脓疱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方中土茯苓甘平,功用解毒除湿;秦艽味苦微寒,功能祛风湿,清湿热;乌蛇,药性甘平,功效祛风通络、解毒消肿;漏芦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丹皮、槐花味寒性苦,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黄连性寒味苦,功用清热解毒。诸药合用,既能够清热利湿解毒,又具有凉血、活血化瘀功效。该方从立法到组方均与掌跖脓疱病病因病机相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避免了激素长期应用带来的副作用。本研究证明自拟清热解毒方是治疗掌跖脓疱病有效的方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免煎中药饮片与传统中药治疗对比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6-818.

[2] 刘环清.掌跖脓疱病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3):65-66.

上一篇:装配整体式建筑应用现行招标模式存在的主要问... 下一篇:医院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