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环境影响学习收获的自主参与模型解析

时间:2022-10-20 05:28:39

大学环境影响学习收获的自主参与模型解析

摘要: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认可度与国家对高等教育支持力度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因此,对大学生自主参与的研究成为了辨析大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收获关系的良好途径。通过对K大学的调查建立起的结构方程模型,一方面显示了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可以经过接受外部动机的控制、学习过程中对参与的认可以及整合学校所提供的环境要素达到自身素质能力提高的目标;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获得学生参与层次不断递进后所产生的“杠杆”效应,可以更加清晰有效地对自身环境建设投入进行系统性的控制和决策,可以通过与学生参与的互动最终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系统。

关键词:自我决定;参与;杠杆效应;决策优化;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5—0039—06

一、引言

自2003至2009年,我国高等学校财政性经费投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6.06%。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8473.6元。比2008年增长18.19%,其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3744.84元,比2008年增长15.73%。与我国高校建设经费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考人数自2008年达到历史性的峰值1050万人以后便逐年下降,2009年为1020万,2010年降到了957万,2011年则为933万,3年的平均降幅为3.85%。与此同时,据麦可思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0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有56%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有36%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有22%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另据2010年的《就业报告》显示,高职高专毕业生与非“211”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差距已连续4年在缩小,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1%,甚至已经超过非“211”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87.4%),“读书无用论”一时间甚嚣尘上。高校硬件和软件等环境建设投入的高速增长,并没有换来与之相称的高教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高。如何破解高校环境对学生学习收获发生影响的“黑箱”系统,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就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所陷入的迷局始终困扰着我国的高教界。如何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迄今为止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答案,教育质量本身也是一个公认的难以准确定义的概念。关于质量观的定义,陈玉琨等人在研究了西方各种质量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个适质量”的概念,认为教育是学生的自我实现过程,教育质量就是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等个性发展程度的反映。以皮亚杰为首的西方建构主义教育专家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这一认知建构过程常常是通过参与共同的社会互动而完成的。

丁托在他的“社会与学术整合”中将大学生活的本质进一步提炼为“整合”,包括学术整合和社会整合两个独立又相互补充的过程。帕斯卡雷拉在“变化评定模型”中指出学校的组织或结构特征和学校环境只是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而学生与他人的交往、学生在学习中的努力程度以及学生个体的特征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直接的。阿斯汀的I—E—O(Inlaut—Environment—Outcome)理论将学生与大学环境的互动这一核心内容凝练为“参与”。他认为学生只有参与到学校环境中才能学得更好,学生必须充分利用大学所提供的各种资源,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通过互动和整合获得发展。库恩在佩斯和阿斯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参与度”这一概念。这是一个测量学生投入到有效教学实践中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高校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力度的概念。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自身的行为;二是高校所创造的条件。

由美国心理学家Deei和Ryan共同创立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先天性的、内在的、建设性的发展自我的倾向,寻求自我的整合。然而,个体这种内在成长的天性能否顺利得到实现,受制于外部社会环境影响。它由四个子理论支撑:基本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和因果定向理论。其中,基本需要理论鉴别出人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以“内化”为核心概念的有机体整合理论则试图将社会赞许的价值观、规则、态度、要求转化为个体认同的价值,进而整合为个体的自我成分。在内化的过程中,由于自我决定程度不同,个体的外在动机可以划分不同的类型,并可以依据自我决定的程度进行排列,形成一个连续体,依次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

三、概念模型构建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基于教育学的“学生参与”理论与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我们初步构建起大学环境的要素投入对学生学习收获产生影响的系统模型。

我们认为环境是使学生素质能力发生改变的一个“黑箱”,是学生学习收获提高的外部起点。学生参与正是将校园环境和学生收获这两大指标体系联系起来的桥梁,也是该模型的核心概念。它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自身素质构建的自觉和自发,测评的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主动“参与”的程度。根据有机体整合理论对学生素质能力内化的心理过程的描述,我们将“学生参与”这个一级概念变量依次划分为“控制参与”、“认同参与”、“整合参与”三个二级变量。这三个级别的参与层次是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的。学生素质能力的成长是其将外部环境提供的资源通过自身努力所进行的内化过程。这首先需要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各方面条件在行动上进行响应,如接受学校的奖励、惩罚等外部环境的刺激等,相当于接受外部环境的控制,即控制参与。认同参与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训练,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并从内心对这种培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认同感,使其从被动决定向自我决定转变。仅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者特定的某种情境下进行有益的思考显然是不够的,这种思考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常态,使他们在意识层面进行整合,将批判思维、换位思考、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等变成他们的思维习惯,而这种在意识上的整合参与才是学生参与的最高形式,也是根本目的。

上一篇:浅析多媒体教学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下一篇:论如何上好高中体育选项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