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建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10-20 04:29:40

关于民建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

摘要: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工程建筑不断增多,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作为工民建工程的重要任务,管理的强化有利于其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在分析工民建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改变其现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建工程;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 O213.1文献标识码: A

一、质量控制管理现状

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着工程质量,制约着项目建设的发展:

(一)有效管理难以实现。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施工过程中具有繁多的物料投入和参与人员。一方面,工民建工程属于劳动密集产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参与人员,尤其是现场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数量繁多,在进行管理时难以针对所有人员有效控制。因此,普遍存在着作业人员违规操作影响施工质量的现象。另一方面,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物料,其种类和层级较多,实际工作中全面精准控制困难较大,因而有效管理较难实现。

(二)有序施工难以进行。作为完整系统的工程, 工民建工程在对施工、材料、技术、人员等进行组织管理的同时,还要对施工资料存档工作进行管理。然而,很多企业往往忽视这一工作,经常在竣工才补齐资料,因而使工程难以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三)严格检查难以实现。作为一项复杂的全面的管理过程,施工管理往往涉及较多因素,涵盖较广范围, 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通常运用抽样检查的方法进行监督,从而使工程项目建设存在较大隐患。

(四)安全管理难以有效。工民建工程属于危险性和难度性较高的项目, 因此在其管理中要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 然而,很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往往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和防护器具较为缺乏,实际工作中不系安全带、不带安全帽的行为普遍存在,因而使施工管理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1)对加强施工工序的几点建议

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使监理人员在工序的监控中有明确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建立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柏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是要加大现场巡合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是要做好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最后是做好施。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包括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奁。可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严格按照工程计划进度进行施工作业。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秩序混乱,延误工程的建设工期。

(2)施工前期监理要点

工程项目在通过审批后,施工单位要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的工程条件,对合理的施工计划进行制定。在施工计划中,应该对人力财力、机械使用、材料成本、材料质量等进行控制,对施工时间安排、材料准备、现场准备等进行安排。通过合理施工规章制度的制定,在结合作业人员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使工程项目得以在管理和管理层的计划中顺利安全进行。

施工质量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命脉,施工质量关系到施工单位信誉和形象,影响着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对整个工程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管理时,要重视施工材料的选择,在进行重点工程建设时,要实行严格的管理手段,对优质优价的材料进行挑选,促使施工质量得以保证。

施工安全作为第一生产力,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的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通常情况下,较大项目的工程在施工时,现场往往堆积着较多的临时建筑设施、建筑机械、建筑材料等。因此,安全管理的强化,首先应当对完整健全的安全保障机制进行建立。比如,可以对高空作业和起重机械进行严格监控;在进行重型机械操作时,要根据工序认真操作;在进行高空作业时,要对作业工人进行监护,使意外施工事故得以避免。总之,要在按章操作、按序作业的过程中,促进工程项目安全建设。

(3)加强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工民建施工阶段中,应把握薄弱环节,清晰明确控制重点,做好详细规划,选择适应性控制方式、制定管理内容,明确监督标准。对于工民建张拉施工、预应力布设、混凝土结构施工应做好重点控制监督,找到地下防水施工的薄弱环节,以及对后续工程能产生显著影响的施工环节,例如模板施工、钢筋配筋方案与固定支撑操作等,并强化监督控制。对于创新应用各类新技术材料的项目环节应做好审核控制与实时监督,尤其应注重对操作难度较大、需要高技术水平的复杂曲线放样操作监督管理,提升施工建设水平。对于到场施工材料、成品、构件应提交相关审批报表,履行必要的检验监督流程。对于进口材料,则应联合相关商检机构共同监督验收。对于发现的质量水平问题、不满足数量标准状况,应参考供货方与检验方相关记录,并作出索赔申请。对于现场材料的存储环境、操作条件也应做好全面监督审核,依据不同材料属性特征制定科学的储备运送方案,降低二次运输引发的成本费用提升现象。另外,监理人员还应多对施工机械设备养护管理、应用与具体服务状况做好跟踪检验核奄。例如对各类现场施工塔吊、脚手架、具有特殊标准规范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在前期使用阶段中,率先通过相关安全劳动机构部门的检验审核,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履行手续办理并投入现场施工应用。对于施工建设中的各个工序应引入交接控制检验模式,并履行必要的专项检查,确保施工建设相关技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见证取样以及送检流程同样应做好现场监督控制,优化管理工民建工程承重部位、材料混凝土试块,受力钢筋的监督见证取样,确保施工阶段各项操作的规范、有序、合理、高效。

结语:

作为一项复杂繁琐的工程,在进行工民建工程项目建设时,要对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在明确其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手段的运用,使用科学监督管理方法,从而使工民建施工中全过程质量控制得到加强,以便确保工民建项目整体的质量,最终促进企业进步和行业发展。

上一篇:夯土房屋纵横墙交接处裂缝成因及其预控措施研... 下一篇:关于铁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