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任务型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时间:2022-10-20 04:21:02

积极开展任务型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英语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践性和体验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征。学生带着真实的目的和任务去学习,日常学习中许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活动中,通过互动、互助,都能得到很快的解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还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展现学习者的学习潜能。阅读能力既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运用英语的主要能力之一。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视但又相当艰苦的学习过程。尽管我们的英语教学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地承担了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英语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复习、掌握和操练上,专门的阅读训练,尤其是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核心的阅读能力训练不足,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笔者认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积极开展任务型教学,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在新课标中的体现

《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任务型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意义

阅读课是初中英语课本以Reading 形式出现的一种基本的课型。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往往是老师按照老办法,只是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阅读。然后就课文中出现的新的语言点和语言知识进行讲解,而忽略与学生之间的交际性参与,师生互动的阅读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失去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参与的机会,过分地依赖老师讲解,这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在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思考,每一节英语课任务的确定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围绕特定的学习目标和语言知识能力的增长点,设计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任务性强的多种语言活动任务,提供多媒体材料的视听,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通过自主参与,积极合作,成功体验,来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任务的驱动下,有选择的获取信息,他们是交际的主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互相传递和交换信息,充分发挥其语言交际能力。他们有自由的发挥空间,其不同的语言能力、不同的信息摄取量、不同的知识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任务成果,体现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在阅读课中的主体作用。

三、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和设计原则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询问、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活动形式完成任务,在“用语言做事”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发展认知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具备以下特点:(1)以意义为中心,而不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2)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该交际问题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3)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重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根据任务的特点,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真实性原则。任务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2)阶梯性原则。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初级到高级,阶梯式层层推进,最终形成由数个微型任务(mini-tasks)组成的任务链(task-chain)。(3)针对性原则。 任务应吸收全体学生参加,保证有效的分层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一定的任务。(4)激励性原则。任务要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必须具有任盏慕峁,从而使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

四、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

第一阶段:阅读前任务。首先,让学生明确英语阅读的目的。主要策略是导入学生熟悉的话题,让学生大胆预测阅读内容,勾起学生脑海中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实现学生阅读兴趣和完成任务自信心的提升。同时,帮助学生解决英语阅读中难以理解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顺利阅读。其次,设定任务,这是开展任务型教学的关键。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竞猜、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等形式了解英语阅读的任务。最后,选择合适的任务导入方法。任务型教学的任务导入方法包括:直观法、标题讨论法、自由谈话法、时事导入法和游戏活动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阅读课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第二阶段:阅读中任务。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进行熟悉。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策略进行阅读。在设定任务时要从总体把握的角度入手,对任务的个数设定、难易程度进行细致规划,达到锻炼学生各种阅读技巧的目的。另外,可以在阅读中采取略读、扫读和精读的顺序完成阅读任务:通过略读迅速掌握文章主旨大意,利用扫读迅速找出任务答案,最后运用精读进一步完善阅读任务结果。第三阶段:阅读后阶段。此阶段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掌握阅读技巧,完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任务。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语言形式,将已有知识与阅读材料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操练过程中实现语言输出。此阶段进行任务设置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拓展,可以基于课本内容拓展,也可以在课外延伸阅读中拓展。

上一篇: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