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有声”胜“无声”

时间:2022-10-20 03:31:24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尤为重要,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以便及时让学生的嘴“动”起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一、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是说话训练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的第一步。朗读课文,可以使口语受到严格训练,得到全面提高。学生朗读课文,能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用语,使自己的语言和书面语勾通起来,有意无意中用书面语习惯来规范自己的口语,养成良好的口语习惯,为说话的准确、生动、流畅、自然打下技巧基础。说话,是朗读技巧在生活中的运用,朗读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多做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鉴于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首先从模仿入手

针对中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多让学生听教师的示范朗读,有意识地让他们进行模仿。为此,我给学生制定了一些记录朗读的符号,要求学生一边听老师的朗读一边在书上做标记,以便于模仿。在这里,教师的示范朗读很重要,读得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背影》一课时,我将其中的精彩段落在分析之前先示范朗读,接着让学生进行模仿朗读,感受作者感情起伏的脉络,理解文章的感情线索。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我有意识地把精讲课文作为学生进行模仿朗读的材料,把自读课文作为学生进行理解朗读的材料。自读课文先让学生预习,上课时检查朗读,促使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有些课文老师可以不先示范朗读,等讲解以后请个别同学来朗读,全班讨论,提出优缺点,最后由老师做示范性朗读。

(三)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

比如:可以举行朗读比赛,还可以把有的课文改为广播小品、故事,对话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这里,我提出根据角色的不同特点进行朗读的要求,使学生能在较高的口语表达要求下进行训练。如《皇帝的新装》以小组为单位将其中的片段改成广播小品,分角色进行朗读,同学们听了既感到有趣,又激发了朗读的兴趣。这些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明确口语表达的要求,起了很好的作用。

为使朗读充分发挥培养说话能力的作用,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朗读指导要切中中肯,以利改进;二是要多从发扬朗读的长处着眼,多鼓励,少批评,以利朗读兴趣的培养和朗读风气的形成,切不要把朗读变成单纯的找错;三要使全体同学都有朗读的机会,为此,应采用分段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指名朗读等多种方法;四是教师的朗读应该起到绝对的示范作用。

二、培养口头复述能力

复述是朗读训练的升华,是检验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理解和吸收情况的标尺,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特别是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这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记忆课文重要词汇的基础上,甚至要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成为自己的语言素养,才能复述得好例如《变色龙》一课,我要求学生大胆设想处理完“狗咬人”事件之后。警官奥楚蔑洛夫会怎么想、怎么做,然后把自己的设想讲出来;还有《皇帝的新装》一课,可让学生对“游行大典”结束后的情景进行创造性复述。学生一般都能抓住原文,原人物特点进行创造性复述。为使复述取得较好成效,我注意了两点:一是典型示范,让学生知道怎样选择课文的语言,特别是一些复述起来难度较大的内容,我都是自己先复述,告诉学生应抓住那些内容,关键词语,避免了盲目性;二是给学生准备时间,让学生得以把语言组织起来,并考虑如何表达。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如果课前没有布置,课堂上也没给时间思考而要求复述,那就多半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口头提问是培养说话能力的最为普遍的方法,每堂课几乎都用到,只要运用得当,其成效是无法估量的。美国的一位教学法专家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发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考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使问答法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是备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难度不一的问题,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的可能,以达到口语训练全面性这一目的;再次是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学生自己能够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回答,口语训练的质量显然又提高了一大步。例如《春》一课,一个重点是体会语言的生动、富有表现力。上课时我先分析了几个词语为例,然后启发学生提问。就有学生提出“蜜蜂嗡嗡地闹着”,为什么用“闹”而不用“飞”或是其他动词。

四、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这种方法不仅是发展思考能力的极有益的方法,也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进行讨论时,我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第一步,确定讨论题目,指导学生寻找根据,迅速组织发言。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讨论主题的选择标准,一是要富有认识意义或实践价值,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二是存在意见分歧,可能展开讨论,这样的问题往往无需教师刻意寻找,在学生学习课文时常常自然形成。例如《桃花源记》的思想是逃避现实还是美好的理想?《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祥子的结局等等。第二步,指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这里学生的个人自学显得尤为重要。个人自学是积极讨论的基础,没有个人的认真思考,很难展开有益的讨论。第三步,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对讨论的内容以及语言表达,同时作出评论。讨论的结果,意见一致固然好,意见不一致,也是常有的,不必强求一致。例如对于《桃花源记》的主题,就有两种意见争执不下,我没有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而是鼓励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就予以肯定。

总之,开展讨论要使学生感到这不仅是在训练口头表达,而且主要在进行思想交锋,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才讨论得起来,口头表达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上一篇:谈语文优质课之根本 下一篇: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