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拖拉症”拖拉掉你的梦想

时间:2022-10-20 01:52:01

不要让“拖拉症”拖拉掉你的梦想

案例介绍

中学生小海是个很有志向和理想的少年,她梦想长大后成为一个著名的航海科学家。但他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做事特别拖拉,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分钟,不管要做的事是简单还是困难。

每天早上小海都想早点起,将闹钟、手机定在5点响。因为他前一天的作业还没写完,想早点起来赶作业。可是到了早上5点,手机、闹钟同时响。他不想起床,再把闹铃调到5点半。5点半闹铃响起,他又再调……最后拖到7点多才起床。等他吃完早餐赶上公共汽车到学校,第一节课已经上了五六分钟。如此多次同样的事情发生,同学们背后都叫他“迟到大王”。

到了星期天,面对各学科布置众多的家庭作业,小海下定决心尽早开工。可他转念一想,作业那么多,要花很多时间,开工前还是先看看电视或上一会儿网吧!心里虽然很焦虑,但还是想”再等等”。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往往拖到了最后的期限他才把作业交上去。

其实小海心里也知道,这种做事和学习拖拉的习惯不好,不但没有让他放松起来投入学习,反而让他的学习显得更加困难,学习效率低下。班上迟到、迟交作业甚至只完成一半就交作业最多的学生就是小海,为此,班主任老师和科任老师多次批评他。

小海现在也越来越感到这种拖拉的毛病,简直是自己给自己设立障碍,就像背着一包砖头跑长跑一样。可是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变自己。

案例分析

小海总喜欢把生活和学习上该做的事情尽量往后拖,可以说他患有“拖拉症”。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当天该做的事情总要拖到明天、后天甚至下个星期,虽然心里着急,可行为上却总是拖拖拉拉的,直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临时抱佛脚。心理学家将这种性格和习惯命名为“拖拉症”,认为它是一种“心灵的感冒”,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拖拉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激进型”拖拉症患者,其特征是自信能在压力下工作,喜欢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以寻求刺激。另一种是“逃避型”拖拉症患者,这类人通常对自己缺乏自信,因害怕做不好事情而迟迟不肯动手。小海属于后一种情形。

这种拖拉症最常发生在学生中。有时由于交作业的时间跨度较长,很多学生总是要熬到最后才动手,这其实是拖拉症的典型表现。这种毛病乍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似乎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很快克服,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这种毛病远比人们想象得复杂,而且克服起来难度很大。做事拖拉作为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从小处说,使人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有时把事情拖到实在不能再拖,即使赶在最后把任务完成,质量也根本无法保证,从大处说,会使人形成懒散消极的性格,学习效率和创造力也会大受影响,所有美好的梦想都灰飞烟灭,甚至彻底改变人生轨迹。

措施方法

做事拖拉的人,往往缺乏信心和耐心,而意志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小海首先要在自我控制方面有意识地注意和加强。因为害怕困难而拖延,困难就会远比实际的困难大得多。拖延除了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外,对于解决事情是毫无帮助的。

象小海这样在面临一项新的学习任务时,会为它的繁重与困难而心情紧张、沉重、不安。祛除这种紧张、沉重与不安的办法,只有立刻着手去做这件事。当开始学习之后,小海会很意外的发现,事实并不那么困难,而对自己也就有了信心。

此外,在做家庭作业时,小海要注意消除干扰,如关掉QQ、关掉音乐等一切影响学习效率的东西。

上一篇:饥饿的记忆 下一篇:人生就是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