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血与宫颈病理学改变的关系

时间:2022-10-20 12:59:47

后出血与宫颈病理学改变的关系

【摘 要】 目的:探讨后出血与宫颈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168例以后出血为主诉的患者进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对其中刮片异常的58例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与同期刮片异常但无后出血者进行配比研究。结果:58例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阳性,明确诊断宫颈癌或腺癌者16例。结论:有后出血者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但有多种宫颈病变可能造成后出血。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性并不能排除宫颈CIN或浸润癌的可能,应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的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关键词】 ; 出血; 宫颈; 病理

有许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后出血,其中一小部分由宫颈癌导致。我们通过临床总结了后出血与宫颈病理学改变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总结天津市红桥医院妇产科门诊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间以后出血为主诉的患者168例,年龄20~56岁,以35~45岁为多。发生后出血时间为1天~4年。

1.2 方 法

168例均进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其中58例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进行宫颈活体病理学检查,并与同期刮片异常但无后出血者进行对比研究。

1.3 统计学分析总体检验采用±s检验,有宫颈癌的百分数采用Fisher’s确证检验。

2 结果

在168例患者中均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报告形式采用描述性诊断,包括细胞核异质、高度可疑癌、宫颈癌及不典型的鳞状细胞或腺细胞。结果58例发现阳性,明确诊断为宫颈癌者16例。58例均行活体病理学检查,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宫颈癌者16例(占27.6%),子宫内膜癌2例(占3.4%),CINⅡ―Ⅲ26例(占44.8%),CINⅠ6例(占10.3%),炎症反应8例(占13.9%)。同时我们对58例后出血者同时刮片异常者与刮片异常但无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比较,见表1。

3 讨论

本分析中有9.5%后出血患者为宫颈癌。因此在后出血的患者中,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且往往期别较晚[1]。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中,有后出血发生宫颈癌者明显增加,但并非刮片正常患者宫颈癌可能便可除外,传统的巴氏涂片技术也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当然还与我们的取材方法及病变部位有关。因此对后出血患者仅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目前推荐采用三阶梯诊断程序(Three steps CCH process)[2],即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检查程序以明确诊断。包括:①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是对宫颈癌筛查最为有效的方法。后于1996年批准临床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技术,与传统的巴氏涂片技术相比,大大提高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性[4];②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的活检;③宫颈管诊刮,以除外宫颈管内的隐匿性病变;④宫颈锥切。当然后出血的原因还包括宫颈息肉、HPV感染、非特异性炎症等。近年来HPV感染越发受到重视,人瘤病毒是一组DNA病毒,目前HPV亚型超过200种,其中54种可以感染生殖道粘膜,其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的亚型主要包括HPV16、18、26、31、33、35、39、45、51、52、56、66等[3],它是宫颈癌发生的中心环节,因此高危患者同时应行HPV检测。

总之,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占第一位的妇科恶性肿瘤[5],在年轻和年老的妇女中均可发病;有后出血的妇女与一般人群相比,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性不能完全排除宫颈癌,应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沈铿,郎景和主编.妇科肿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

2 宋学红.三阶梯诊疗程序筛查诊治宫颈癌前病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499-501.

3 岑坚敏,钱德英,曾仁海,等.高危型人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533-535.

4 刘植华,李悦.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435-436.

5 郎景和主编.妇科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98-106.

[收稿日期:2008-02-01]

上一篇:干细胞因子与生殖医学的关系 下一篇:局麻下改良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300例临床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