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的性观念发展水平研究

时间:2022-10-15 11:34:04

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的性观念发展水平研究

【摘 要】 目的:了解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性观念现状。 方法:采用《中学生性教育状况调查表》,对江阴市山观中学228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中学生的性观念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结论: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生性观念的主流是健康的,并呈开放趋势,但仍需对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的性观念加以适当的引导。

【关键词】 苏南农村; 中学生; 性观念

性观念亦称性价值观念(sexual values),“是经过社会文化锻造的性心理,因此它带有浓重的性文化色调。……个人之间的不同性观念与个人的志趣、所受教育、生活道路上的文化沟通有关,故而通常代表特定群体的思想倾向。”[1]而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在性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当今,研究江阴市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的性教育现状,对于研究我国农村学校性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前瞻性。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于2006年对江苏省江阴市山观中学2287名学生性观念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了解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生的性观念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进而能为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线索。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江苏省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的2287名中学生。其中男生为1236人,占54.0%;女生为1051人,占46.0%。

1.2 研究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中学生性心理教育状况调查表》。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5份,回收率为94.5%。根据“家住农村”这一限制,剔除居住集镇和城市的738份,实有效问卷为2287份。数据利用SPSS10.0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对非婚的态度

2.1.1 对婚前的态度 中学生持“基于爱情就可以”、“双方愿意就可以”肯定态度的百分比共占61.7%,持“应受道德谴责”、“应受行政处分”和“应受法律制裁”否定态度的百分比共占38.3%。男生较女生更趋于宽容,更愿意接受婚前,两者均呈极其显著性差异。且男生认为可以婚前尝试性生活的比率高于1988年[2]四川省对5393名学生进行的性观念调查结果。见表1。

2.1.2 对婚外的态度分析 在回答该问题的调查对象中,对婚外,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共占28.7%,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比率共占为68.7%。

女生对婚外持否定态度的比率显著高于男生比率,两者态度呈极其显著性差异,且对于婚外的具体态度上,女生更倾向于从道德层面上进行分析。见表2。

2.2 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对的态度

在该问题回答的数据表明,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生比较传统,对童贞问题比较重视,而且婚姻中男女道德层面上的平等思想已占主导地位。女生对的看法较男生保守。对于童贞,女生认为童贞是现代婚姻的必要条件的占56.8%,认为童贞是姑娘最珍贵财产的占82.2%,极显著地高于男生的40.5%和70.9%,如果发现未婚配偶过去曾与他人发生过性关系,58.0%的女生选择立即断交,仍显著高于男生(男生为40.7%);对婚姻忠贞看法,女生认为婚姻中妻子最重要的占71.8%,认为婚姻中双方都应坚守的占81.8%,同样的极显著高于男生(分别为62.9%和71.0%)。见表3。

2.3 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对性教育及各类性描写读物的态度

2.3.1 对有关性描写读物的态度 中学生对各类性描写读物和图片持既开放又比较理智的态度:50.8%的学生认为应有选择地看,只有39.7%的学生认为应完全禁止,而简单的认为可以看和应该看的学生分别占了25.9%和3.5%。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接受有关性描写读物与图片,43.8%比率的女生认为对其应予以禁止,高于男生的36.1%。见表4。

2.3.2 对性教育的态度 在该问题的调查对象中,82.0%的中学生认为我们社会很需要进行性教育。分别有41.8%和45.0%的中学生认为我国性教育“太保守”或“较适当”,只有13.2%的中学生认为目前我国性教育“太开放”。以上数据表明了中学生对性教育需要的迫切性和对我国性教育开展不太满意的现状。至于对性教育开始的年龄,认为从少年开始的占43.8%,认为从儿童和青年开始各占23.0%和25.9%,而认为从结婚时才进行性教育的只占了7.3%。见表5。

3 几点思考

调查结果显示,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生的性观念较为开放,对非婚持较高的宽容度。而性观念的变化不仅反映出一代青少年身心的成长状况,同时也预示着不久的将来社会――家庭结构变迁的可能倾向。也就是说,一代未成年人的观念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事,它将影响到家庭结构状况和社会稳定程度[3]。然而“跨入21世纪,青少年对性的开放及其对性的无知,似乎是无可避免的趋势”[4]。鉴于此,在中学生性观念并未出现较大偏差时,学校应对当前性教育做出改革和推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建立积极的性价值观念,提高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使他们明白性与责任同在。

对于性教育的重要性,我国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曾说道,中学生的性教育“不仅帮助青少年度过这一时期所必需,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以及日后幸福家庭的组成”[5] 。本调查结果表明近四成的学生认为我国性教育“太保守”,说明苏南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学青春期教育的开展已略有小成,但仍不能满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需求。而且在调查过程中,有一位16岁的男生在问卷上写道“当学生谈论有关性的问题时,老师就认为是违纪现象,严加制止甚至辱骂学生。”寥寥几句话却道出了学生对学校性教育的不满和对学校教师的不满。试想如果教师自身不能破除性神秘感,没有一种自然、健康、科学的性观念,又怎能使其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令人欣慰的是,我国有学者在对中学生希冀的教育形式的调查中发现,学校老师和医务人员是学生最信赖的性与预防艾滋病知识传播者,其次才是父母[6]。所以,学校应充分利用学生对学校、教师的信任,有系统、步骤地开展学生所需的性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达临.中华性学辞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 高歌.中国青少年的性观念[J].人口研究,1997,4.

3 熊少严,江耀强,戴育红.当代中学生的性观念与性教育[J].青年探索,1998,5.

4 黄志坚.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的性观念[J].中国青年研究,1998,4.

5 著名医学家吴阶平开展青春期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N].人民日报,1987年3月4日.

6 张利娥.中学生性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校医,2005,2.

[收稿日期:2007-10-21]

上一篇:162例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分析和探讨 下一篇:干细胞因子与生殖医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