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报黄父 上善若水道鸿云

时间:2022-10-20 12:53:34

天道酬勤报黄父 上善若水道鸿云

【人物简介】

黄鸿云,河南省新野人,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人大书画研究院理事。1992年在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教师郑明甫指导下,黄鸿云开始主学欧楷书法。2003年其作品在《中华文人书画优秀小品展》中荣获“银”奖,2007年入展河南省第十六届群众书法作品展。近年来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画展参展并获奖,并被日本、新加坡、印尼、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友好人士收藏。

初见黄鸿云先生,就给人一种亲切之感。先生没有一点架子,儒雅谦逊,侃侃而谈。黄先生出身农村,仅高中毕业,家族中也无一人懂得书法。对于自己如何走上书法道路的问题,先生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感人至深的故事。

而立慈父书佳作 拳拳孝女慰老心

“家庭教育影响下一代,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的人才。我仅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太低了。我女儿已经两岁了,不能再等了,我得学点东西,影响下一代。”黄鸿云先生在杂志上看见中国书法函授大学招生,于是果断报了名,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书法道路。想在书法上有所造诣,多少出身书香门第的王公贵族从小苦练至死尚一无所获,对于黄先生这样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农民来说,谈何容易!再难也要练下去,看着已会蹒跚走路的女儿,每次想要放弃的黄先生就又拿起了笔。对于黄先生的勤奋与刻苦,函授大学的郑明甫老师曾说:“从我执教以来,从没有见过像黄鸿云这样进步神速的。”

在黄先生的耳濡目染下,女儿也养成了勤奋的习惯。黄先生一脸自豪地说:“女儿从小就学习成绩好,为满足女儿的好学之心,我把家从新野搬到了郑州。女儿也特别争气,考上了郑州一中,又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诗经・蓼莪》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黄先生的爱女之心化作了一个个不眠的夜晚,化作了一杆杆写坏的毛笔,化作了进步神速的书法。而女儿的拳拳孝心也化作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如今黄先生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画展参展并获奖,被很多媒体竞相报道,黄先生的女儿已在一家银行担任高管。

黄先生是一个性情中人,刚还在满脸自豪谈女儿,当被问及他的书法时,又一脸严肃。黄先生说,对书法我们要有敬畏之心。黄先生主学欧楷书法,兼习王羲之、文徵明、林则徐等古代名家诸体。用笔端庄舒展,笔法稳健,结构严谨,中和清雅,书法功底深厚。笔者有幸观摩到黄先生的创作神采。随着“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八个小楷跃然纸上,先生对书法的讲解也完美落幕。听黄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法书。

铁画银钩藏雅韵

粗微浓淡漫馨香

观黄先生书法,当真是大气磅礴,力透纸背。中国汉字,看似点横撇捺,实则博大精深,它包容万物,包含百家,像大海般浩瀚无边无际,又似宇宙般广阔飘渺无垠。黄先生说,欧楷挺拔,写作时需用中锋行笔,笔到意到,意到神到,墨随心舞,心随笔跃,如此方可写下铮铮铁骨、坚韧不拔之字。说罢,先生起笔写下“上善若水”四个大字。拜赏先生这四个大字,只觉得“铁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群龙墨海翻飞浪,羡煞雏鸭翼欲张”,其中气势,非亲眼所见,绝难相信如此恢宏。

书法,是对一个人综合知识的考量。深谙写字之道的黄先生说,字若想写的好,必要学习百家之长,哲学、诗词、绘画等都与书法艺术相辅相成。所以几十年来,黄先生手不释卷。忠墨道,厚书德,善翰仁,诚至艺。黄先生说,写字需要静心,在心无挂碍的一片澄明境界中,执笔运书,不急不躁,不愠不火,缓急由心。有恬静的心灵才能把握住心灵的全部,有平静的心态才能遇见真实的自己。

虚怀若谷书传奇

心无挂碍画善良

二十多年来笔耕不辍的黄先生除了写得一手好字外,熟读国学经典的他更有一颗玲珑剔透心。与先生交谈过程中,感受最深的还是先生的为人。黄先生说:“为人须善良,对父母要谦卑孝顺,对朋友要信字为先,对家人则要常怀感恩之心。我初学习字时,被人误解,是妻子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写字如写人,无垂不竖,无往不收,起笔端正切记于心,中锋控笔多回锋。收笔先提后压,一定要收的稳,越是最后越是精细,提是找到结束的方向,压是完善结果。一笔至终,丝毫不得大意,分厘不可懈慢,善始善终。

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书界已获盛名的黄先生对前来求字的人有求必应,对慕名前来学习书法技巧的人也是悉心教导。当下社会浮华迷乱,先生却始终能保持一颗玲珑之心,以细绢之态滋养着来来往往求字学字的人。沧海已是桑田,花开花又落,黄先生的书画人生,却始终如那一朵盛开的陌上莲,清幽淡雅,不争不忿,含蓄谦容,静谧美好。如此用虚怀若谷之笔书写的父爱传奇,心无挂碍之色画成的丹心善良,谁说不是人间最华丽的篇章?

上一篇:文化是一个班级独一无二的精神名片 下一篇:阿里妈妈:平台模式的成与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