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预算的澳洲人

时间:2022-10-20 12:51:51

热衷预算的澳洲人

来澳洲后经常听到,但在中国很少听到的词汇之一就是:“预算”(Budget)。

电视,广播,报纸新闻里天天都少不了这个词。我做报纸见广告客户,开礼品店见零售顾客,耳朵边“预算”“预算”不绝于耳,这倒没什么,关键我的礼品店很多都是小孩喜欢的小东西,那些小不点,还没有一米高的孩子竟然也跟我说:“预算”。这不由得让我又气又乐,重视起这个单词。

先从大的说,澳洲的竞选,主要是两大政党,一是自由党,二是工党。大概地说自由党是代表有产阶级的利益,因此这个党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搞经济,能赚钱。而工党则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保护劳动人民不受资本家的剥削。可惜如今工党一败再败,竟然让自由党执政了10年,其最大的原因,人家竞选时响当当的拳头就是“预算”二字,比如为鼓励澳洲人生孩子,人家由生一个奖励800澳币,增到3000澳币,今年又增到4000澳币,并许诺明年是5000澳币,结果满街大肚子,至少这些孩子妈妈、爸爸就一大堆选票,而且澳洲政府是鼓励生三个,第一个为自己,第二个为丈夫,第三个为政府。我可不是乱说的,这是澳洲财长去一个女子中学的讲话。你算一算,20岁到45岁的父母,投票从18岁才有资格,这样的家庭有多少?一半选票到手了。至于选举完之后利息涨了,首次买房子的补贴降了,劳工法改革,小雇主可以无故解雇工人,而无需赔偿,加班费变相的没有了,这些你是没办法的,因为“预算”的原因呀。那么就不怕下一次大选吗? 没关系,下次又有更好的预算了。

那么对于公司就更不用说了,预算好坏直接关系公司发展。

我这里还是针对个人吧,针对个人预算这个词也很有用,房子贷款,保险费,交税,孩子教育费,水电煤气电话费,汽油费,旅游费,吃穿等统统在一年之初都拟定出来,这样哪些该花,哪些应该节省,一目了然。于是我对澳洲规规矩矩,有条有理的生活大加赞赏,并教育先生,不能一高兴就带我出去吃饭,要看看你的预算,否则动不动信用卡就冒了,利息可高达15% 以上。

先生管账,每天回家第一个动作是看邮箱,因为邮箱里除了广告,就是账单,他有不同种类的文件夹,各种账单分门别类。我怎么也回想不起来,在中国时怎么没有那么多账单呀,好像除了吃和穿就没什么了。这里房,车,税,四五种保险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吃的支出是最少的,穿更是一年也不买一件,全是国内的。先生一天生意做下来,回家把钱也分不同的小盒放着,哪些是留起来进货的,哪些是付店租的,哪些是多出来可以自由支配的。我对先生如此细心很满意,我可没有这个耐心,经常钱包里钱多多花,钱少少花,我这样做的后果是我的财权被取消了,每周要把收入全部上缴。澳洲是按周发薪水。

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澳洲人的预算概念是那么深入人心,后来有一次给我极大教育。墨尔本每年都有农展会,已经150年的历史了,原来是真正为了农民买卖牛羊等交易的展览会,现在已经快演变成儿童乐园了,好玩的,好看的东西丰富多彩,我禁不住买了许多并不需要的东西。记得父母辈的人,经常因为什么东西便宜,会买一大堆不用的东西,比如衣服,甚至在我中学的时候,我妈竟然给我买了棉花和大箱子,准备给我结婚用的。可惜我结婚的时候没有人自己絮被,也没有陪嫁,用那种又蠢又笨的大箱子反而是浪费。但我遗传了我妈乱买东西的坏毛病,看到好玩的就克制不住,景德镇的厂家来澳洲展览,那花瓶漂亮极了,一想这东西回国没法带,价格也不贵,就买了两个,结果回来越看越好看,那些花瓶每种只有一个,而且是真正景德镇的陶瓷,这样和朋友一说,朋友也都兴致勃勃,我又陪他们去买,又忍不住买了两个,想以后朋友搬家可以做礼物送人,接着老公也兴致极高,于是最后一天,价钱可以大砍的时候,我们又去抱了三个大花瓶。这些花瓶买回来就不舍得送人了,但家里的家具根本就配不上,于是就梦想着有一天换了好房子,换了好家具再好好摆起来。现在想澳洲人绝不会这样。

还是回到农展会,我想那些孩子肯定比我还甚,他们哪里有自制力?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大部分孩子来之前,家长一般都只给了50或100澳币,这包括一天的车费,门票,吃的,饮料,游艺,剩下之后才是买东西。几乎没看到一个孩子因为要买东西而家长不给买,在摊位前哭闹的。有的孩子想买时,家长就问他,你选择哪个?是玩过山车还是买玩具?是画鬼脸还是买吃的?这样孩子自己选择,心甘情愿,他们懂得:得到这个就会失去另一个,但生活就是这样,所以小小的人仰脸对你说:“我只有5澳币的预算,你可以卖给我吗?”你一定不要奇怪,这太正常不过了。

每次看到我们海外留学生,我都会感慨,一个女孩儿买了1200澳币的一条狗,结果狗第三天就病了,住院花的钱比买狗的钱还贵,这钱从哪里来的?反正没了向父母要。中国的父母就是狠不下心来,我给你这么多钱,你自己支配,支配不好,挨饿是你自己的事。有过一回,他们下次绝不敢乱花钱了。但澳洲的孩子却知道要想要预算外的东西就自己赚钱,所以澳洲十五六岁出去打工的孩子比比皆是。

当然这种教育在我们中国文化看来也有弊端,算钱算得很清楚,感觉人情淡薄。

什么“预算”,不过是谎言或借口。多好听呀,当他不想买你东西时,说预算里没有这一项,多有面子,决不会像中国人直白地说:“我没钱。”当他想和你讲价时说:“我预算只有这些,你可以卖吗?”多狡猾,不像中国人说你这东西哪里值这么多?还伤害别人。

假如有一天我回国也对你说“预算”这个词,你们一定要理解这个词挺复杂的,有理性也有狡猾,有公平也有冷漠,有真诚也有谎言和借口。它还涉及了政治,家庭,经济,文化,人际关系,子女教育等方方面面。

上一篇:卵巢储蓄美丽 下一篇:今夏:“磨”法变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