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把土去费拉拉

时间:2022-10-20 12:16:39

收到安东尼奥尼葬礼的照片,看到恩丽卡双手抚摸黄色寝棺,与相伴35年的丈夫诀别,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几天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了。大师又回到了他离开长达68年的故乡――费拉拉,完成了他的人生谢幕。

2004年我与妻子来到费拉拉,开始了长达3年的纪录片《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的拍摄,这里是安东尼奥尼的出生地。一位路过的长者说,他当然知道安东尼奥尼,他是大师。

费拉拉风景如画,满城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丽建筑。埃斯滕塞城堡让我们流连忘返,后来它出现在了大师晚年的作品《云上的日子》里。但最早出现在大师影片中的,是身边的这条波河。波河是意大利的母亲河,大师的纪录片处女作《波河上的人》,便是在这里拍摄的。大师从这里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直到2002年,最后一部纪录片《米开朗基罗的凝视》才结束了大师漫长的的拍摄生涯。在这部最后的、安东尼奥尼自编自导自演的16分钟短片里,大师来到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前,与这位跟自己同名的艺术家进行灵魂的对话。四周静寂,只听到轻轻的脚步声和心跳声,还有就是心灵间的轻言细语。这是我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银幕上看到大师本人。大师与电影结缘几十载,他的人生信条是:拍电影对我就是生存。

大师的缘份还在中国。他来中国拍摄纪录片之前,就神往已久。在前往中国的前夕,他对当时还是他的助手的恩丽卡说:“我不想做一部政治影片。我关注的是人,而非风景与成就”。正是这次中国之行,成就了大师名为《中国>的纪录片,也成就了他与恩丽卡的婚姻。恩丽卡幸福地对我们说:“中国之行,是我们的蜜月旅行。”

大师晚年画了许多以山为题材的画。在撒丁岛,他对好友说:“这些山让我想到中国”,好友一时不知所云。时隔32年之后,这位好友代表大师来到北京,参加安东尼奥尼电影回顾展映,亲眼看到了之前只在银幕上出现的中国风景,顿然心领神会,“我现在到过中国,我明白他所指的了。”山水画是中国文人对自己精神世界的移写,对于大师,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与大师的交往过程中,我们时时感到中国情结已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他时时在注视这个曾经拍摄过的国家。在我们面前,他用手(大师因中风不能说话)艰难而又迅速地上下左右来回移动来表述当今中国的变化,弄得我们像是在猜谜语。我们说:“台阶?”他又动了动,他太太说:“是高楼大厦。”他点点头,意思是,今天的中国已是高楼大厦,远非他当时拍摄的中国。

与中国有关的东西都是他的兴趣范围。我们做了件红色唐装送给他,他穿上后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今天,大师长眠在了他的出生之地费拉拉。弥留之际,爱妻恩丽卡一直陪在身边,陪他走完最后一刻。

在以后的某一天,我们定还会去费拉拉,去看望恩丽卡,并掬一把从中国带去的泥土,放在大师的身边。

上一篇:监视器小改造 下一篇:RAl迎八方宾客星博lBC续高清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