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

时间:2022-10-20 12:07:58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

【摘 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驾齐驱。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学校教育实现双赢。现代的农村学校和幼儿园,要提供家长培训的场所,作为现代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要研究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举办家长课堂,培训家长,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研究课题。

【关键词】教育;家庭;习惯;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的确,品德习惯好,孩子将会作人;行为习惯好,孩子将会做事;学习习惯好,就能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70%的教育要归功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者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所以建立家校联系,家园联系,培养好家长并与他们分享如下观点:

一、亲自教育,立定规矩

不管自己有多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确立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3至4岁时,家长就应给他立下规矩,诸如玩完玩具必须放回原处,否则就没收玩具,即使孩子大吵大闹也应严格执行。4至5岁让他明确劳逸和做事的要求,让他意识到每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秩序和准则,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肆意违背。孩子到了五六岁时,就要对学习时间有所规定,以利于孩子形成按时学习的习惯。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家长应加以引导,像明显伤害他人、自身及环境的行为应予以制止,告诉其制止的原因或道理。

二、既要言传,更要身教

孩子的第一次骂人,是从大人那儿学习来的,所以大人的言传身教极为重要。作为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自身首先要勤奋,无论对工作还是家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求孩子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起床,家长应以身作则,少看电视,利用晚上做些诸如看书或做些小手工等静态活动,给孩子良好的示范;要求孩子玩耍后归放玩具,家长也要注意家中整洁、不脏乱,让孩子潜移默化受到良好影响。

三、关爱有度,教育得法

家长要依据孩子的实际采用适当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注意讲求方法和实效。做为家长要多运用正面激励的方法:例如,当孩子学会了问人的良好习惯,家长要正面表扬,优点越说越多。但绝不能随便进行物质奖励,更不能动辄金钱奖赏。对于大的孩子,家长可以对其做事的速度提出要求,并进行检查。如在孩子学习、做家务劳动等方面,有意识地提高要求,但不要苛刻。养成他在一定的时间内认真做好一件事的习惯,同时还可以给孩子一方属于他的空间,放手让他按自己的意愿去整理自己的“小天地”。

四、坚定意志,爱严相济

家长把爱和严结合起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还需要家长具有一定的意志力。立下规矩后就要督促孩子坚持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形成一个好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例如,某小孩长得非常讨人喜欢,他走路时不小心被门框碰了一下,家长非但不教育孩子以后小心,还要把门框“打”一顿。在这种纵容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上学时会在课堂上走来走去,高声大叫,会为某件小事与同学打得不可开交。父母总想“树大自然直”,孩子还小,人又机灵,大了会懂事的。但学生这样的举动让老师大伤脑筋,作业本忘了带,上课了他才想到要上厕所,一会儿把同学的铅笔弄坏,一会儿又左顾右盼。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打骂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会产生“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的想法。

现在许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却忽视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少家长知道该怎样要求,但做起来却往往以情感代替理智。孩子掌握了家长的弱点,就会以此为武器要挟家长,慢慢地就形成了无理取闹的不良习惯。因此,家长要学会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理智地爱孩子,把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孩子的执拗、哭闹可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暂时置之不理,孩子若发现哭闹不再起作用时,自然会自己找个台阶下——玩别的了。

五、统一要求,形成合力

个别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不统一,或母管父护,或父严母慈,或父母管祖父母护。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无法形成明确的是非观念,无所适从,结果也就把家长的教育意见统统当作耳旁风,不予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特别需要家长在教育要求上一致。

六、多一把尺子,注重能力培养

千万别把分数当成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当成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尺度。许多家长只要求孩子从小拿高分,却忽视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犹如舍本逐末,致使学习没有后劲。

家长要善于研究自己孩子的特点与长处,千万别用孩子的弱点比别的孩子的优点,盲目比较造成父母对孩子的长处视而不见,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家长应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自学能力与独立钻研的精神。

总之,培养孩子养成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说容易,是因为养成教育可以进行随机教育;说艰难,是因为养成一个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一个孩子由需要提醒才能完成的动作,发展到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养成教育,本身就是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家长要有教育的耐心,因为世界上再没有比教育孩子更重要的事。

上一篇: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教育管理前沿研究 下一篇:浅议个性化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