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超高产水稻法

时间:2022-10-19 11:36:14

谈三超高产水稻法

水稻三超技术是针对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存在的热量资源差、生育期短、基本苗过多、消费生长量过大稻瘟病、后期生育衰败等生长障碍因素,以优质超级稻品种为前提;以多蘖壮秧为基础:以宽行单(双)本超稀植为核心;以深施肥控灌水为关键;以防治病虫草害等手段,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以此达到水稻生产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

一、实施水稻三超栽培技术的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表明,水稻三超栽培技术比普通旱育稀植可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15d,扩大秧苗营养空间2.1~4.2倍,通过均质多蘖壮秧宽行单双本适期移栽超稀植,置秧苗于适宜宽松营养空间,减少返青期3—8d,扩大植株生长空间3—5倍;全程深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30%,浅湿干循化控水灌溉减少灌水量17.1%~39.8%,单产超过10000kg/hm2,是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之后,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突破性技术。

二、水稻三超栽培技术

1、选择适宜品种

因地制宜,选择在本地能正常安全成熟、分蘖中等、穗偏大、粒重偏高、抗逆抗病性强、叶挺举、株型收敛、丰产性突出的优质品种。

2、多蘖壮秧

多蘖壮秧标准为秧龄≥40d,叶龄≥5,带蘖≥2个,株高15—17cm,其外观敦实矮壮,基部粗壮偏平,整齐多蘖,叶挺举,植株高,有弹力,

3、苗床准备

选平坦疏松,土壤肥沃,持水良好,背风向阳的早田作专用苗田,提倡夏备土,秋打床,规格因地制宜。

4、种子处理

一是晒种,在播种前选择晴暖天气晒种2—3天,每天翻动3——4次,促进种子内部酶的活动,加强新陈代谢,增强种子吸水能力,提高种子的发芽势。二是选种,用比重为1.13的盐水选种淘汰秕粒,选后用清水淘净。三是种子消毒,应用新型药剂进行种子消毒,每天上下翻动两次,浸种,防止恶苗病发生。四是催芽,将浸泡好种子在30——32℃条件下破胸,当种子有85%左有破胸时,将温度降到25℃控温催芽,芽控制在1.5毫米左右,催芽后晾芽6小时以备播种。

5、扣棚育苗

一般要求3月中下旬开始扣棚,4月上中旬开始育苗,有条件的农产可采用两面三刀段育苗或一段超早育苗。两段育苗从3月上旬开始扣棚,3月中旬开始育苗,一段超早育苗3月中旬开始扣棚,3月下旬开始育苗,育苗时床土地化冻要达到15—20cm为宜,床土化冻后低于10cm播种后出苗慢,出苗不齐,出苗后生长缓慢、细弱,易得立枯病。采用早扣棚、早育苗技术,水稻苗在棚内比常规育苗提早7—10天,棚内积温增加70~100℃,采取一段早育苗,比常规提早25~30天,棚内积温可增加250~300℃。

6、播种

播种期一般于4月10日前插完,相对越早播种越好。

7、田间管理

f11宽行超稀植

为了塑造水稻高产群体,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缓解水稻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最大程度上发挥边际效应,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及增强植株抗性,克服重病、早衰、倒伏,达到养根保叶活杆成熟,实现理想超高产指标。三超栽培在培育壮苗基础上,全部采用超稀植,插秧规格以33.3×20.0cm、36.3×20.0cm、(39.6+30.0)×20.0cm为主,栽培水平较高的农户可采用40×20.0cm、43.3×16.7cm,每穴插2—3株基本苗,两段育苗、一段超早育苗以及实现壮苗多蘖的农产,每穴插1~2株基本苗,钵体盘鱼苗每钵眼播1~2粒芽种,每穴插一钵眼苗。

(2)科学施肥

坚持有机肥与化肥并重,在增施有机肥的前提下,化肥氮磷钾比2:1:1。磷肥的全部用量和氮钾肥总量的50%于翻地前或耙地前全层施入,全氮量的30%返青后做蘖肥施入,其余20%及钾肥的50%于7月10日前做穗肥施用。底肥翻前施入,公顷施尿素150kg,二铵150kg和硫酸钾80kg,如果用硫铵做追肥,总量为公顷225kg,蘖肥150kg,穗肥75kg。公顷底肥375kg,蘖肥公顷追硫铵150kg,穗肥公顷追硫铵100kg和硫酸钾75kg。从而达到主攻穗数、穗粒并重的目的。

(3)水分管理

水稻生育期的水层管理应以保温、增温、壮根、促蘖为中心,即遇低温天气夜间灌水增温,晴天昼夜浅水增温,除泡田耙地、插秧、扶苗、施肥和用药外,全生育期不建立水层,即前水不见后水的过水灌溉,保持全田的湿润状态、停水、收获时间不要过早,以保证粒重和米质。以抽穗后35天腊熟末停水为宜,完熟率达到95%时进行收割。

(4)苗床除草

苗床封闭用1.2%丁扑水稻苗床除草剂,每20—25平方米一袋(250克)均匀撒于床面(或按说明使用手头备有药剂1进行封闭,而后即行覆膜盖布。未封闭的在秧田杂草1叶1心时,按说明使用千金或20%敌稗乳油,均匀喷雾进行灭草处理。

8、病虫害防治

防治稻瘟病:稻瘟病于7月上旬封锁叶瘟发病中心,667平方米施用50%稻瘟灵75mL,800—1000倍液喷雾,孕穗期喷施25%吡艳80g,800—1000倍液防治穗茎病。

防潜叶蝇:在苗床于栽前1—2天,100平方米用大功臣、一遍净、吡虫啉4—6克,对水1000倍液均匀喷施;本田防治亩用大功臣、一遍净、毗虫啉15—20克,对水1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作者单位:151800黑龙江省巴彦县天增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上一篇:温室黄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下一篇:浅谈水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