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脱敏法对解决英语学习焦虑症的启示

时间:2022-10-19 11:19:23

系统脱敏法对解决英语学习焦虑症的启示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家把英语学习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习目前已基本贯穿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素质教育阶段。因国内英语教学多以满足应试和职业需要为目的,很多英语学习者因担心其英语水平无法满足要求而产生焦虑心理,进而产生了“焦虑―厌学―焦虑”的恶性循环。本文将研究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著名的理论――系统脱敏法,希望为解决英语学习焦虑症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解决思路。

关键词:系统脱敏法;学习焦虑;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李晓花(1980―),湖南常德人,讲师,主要从事边防英语及英语语法教学研究;

龙萍(1956―),江西永新人,教授,主要从事边防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一、系统脱敏法在教育心理学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1系统脱敏法的产生及其发展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较常见的行为治疗方法,由美国学者沃尔帕(Joseph Wolpe)创立和发展。沃尔帕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猫进食实验[1],在结合经典条件反射理论(Respondent Learning)的基础上,于1958年出版了《交互抑制心理疗法》(Joseph Wolpe)一书,正式提出了系统脱敏法。沃尔帕认为神经症的原因是中性刺激因素与焦虑情绪结合,从而成为了焦虑刺激因素。形象的说法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沃尔帕通过研究发现,两种对立的情绪和刺激是相互抑制的,一种情绪和刺激的加强必然导致其对立情绪和刺激的减弱。因此,系统脱敏法是通过让患者在放松情况下,通过接触或想象焦虑刺激因素,从而消除焦虑的行为治疗方法。[2]

系统脱敏法产生以后,随着它在心理学、医学上的不断应用,产生了一些变式,逐步分化成为快速脱敏法、接触脱敏法、自动化脱敏法。

快速脱敏法是用引起焦虑的实际刺激因素代替对它的想象,直接在患者情绪处于放松的状态下对其进行刺激,直到患者对引起焦虑的实际和想象刺激产生免疫。

接触脱敏法是对患者的焦虑层次进行分类,按层次进行真实的生活暴露。接触脱敏法增加了示范和接触两项技术。首先,让患者观察第三者如何处理焦虑刺激因素,然后让患者接触焦虑刺激因素,直到对其产生免疫。

自动化脱敏法是根据与患者的交流结果,识别其焦虑刺激因素,制作其焦虑刺激因素的录像或录音,让患者利用录像或录音自动治疗。自动化脱敏法多用作快速脱敏法和接触脱敏法的辅助手段。

2系统脱敏法的操作原理

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为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沃尔帕认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绪必然是相互抑制的,积极情绪的加强必然会导致消极情绪的减弱,同一消极刺激因素在情绪越积极的情况下消极影响就越小。系统脱敏法的操作原理是让患者在积极的情绪下,通过程度不断加强的多次刺激,使消极刺激因素逐步变化成中性甚至是积极刺激因素。

3系统脱敏法的主要应用

系统脱敏法产生以后,心理学家拉佐维克(Lazovik)和朗格(Lang)设定了专门的考察程序来检验系统脱敏法的疗效,并得出了肯定的结果。系统脱敏法在治疗社交焦虑、旷野恐怖、动物恐怖等各种神经症和口吃、怯场等以焦虑为主要症状的行为障碍,以及以强迫症状为特点的强迫性神经症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系统脱敏法在教育心理学中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治疗学生的考试焦虑、阅读焦虑等方面具有相当不错的效果。[4]辽宁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的金洪源教授在其研究著作《学习行为障碍诊断与辅导》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系统脱敏法治疗学生的考试焦虑。心理咨询与治疗学者鄂园圆对原认知干预技术与系统脱敏法在治疗考试焦虑方面进行了差异研究。心理咨询与治疗学者蔡丽对在系统脱敏法中结合先行组织者技术缓解大学生强迫性学习分心进行了案例研究。河北大学石春玲、魏新会等学者对在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如何运用系统脱敏法进行了运用分析。系统脱敏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目前已从理论研究阶段逐步深入实践应用阶段。

二、英语学习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1英语学习焦虑症的定义及测量

拉赫曼(Rachman)指出:焦虑是对于具有威胁性和模糊性的未来事物的一种紧张预期和不安的担忧情绪,是与恐惧紧密相连的负面情感,而语言学习焦虑是对于语言学习过程和未来结果的紧张预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语学习焦虑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对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霍尔维茨(Horwitz)于1986年将外语学习焦虑作为区别于其他焦虑的特有现象进行研究,并设计开发了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FLCAS),该量表运用三个维度对外语学习焦虑进行量度,即:交际畏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考试焦虑(test anxiety)和负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5]因该量表满足了测量外语学习焦虑的具体需要,因此,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信度、效度及其理论构成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该量表对测量外语学习焦虑具有良好的效果。[6]国内的周榕、候新民、郭薇、王才康等学者运用这一量表对不同学习群体的英语学习焦虑症进行了研究。

2英语学习焦虑症产生的原因

国内外对英语学习焦虑症产生的原因研究非常广泛,艾米・翠(Amy Tsui)认为有五种主要的因素导致英语学习焦虑:学生害怕错误和嘲笑(students' fear of mistakes and derision)、英语水平低(students' low English proficiency)、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incomprehensible input)、教师未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缺乏容忍(Teachers intolerance of silence)、教师期待值过高,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Uneven allocation of turns)。阿尔诺德认为有10个导致英语学习焦虑的因素:自尊(self-esteem)、考试焦虑(test-anxiety)、歧义容忍度(tolerance of ambiguity)、信念(beliefs)、竞争力(competitiveness)、冒险性(risk-taking)、交际忧虑(social anxiety)、身份和文化冲击(identity and cultural shock)、课堂活动和方法(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methods)、师生互动(instructor-learner interactions)。[7]刘淑宁研究表明,教师的调控能力、教师的态度是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重要原因。项茂英、王琦调查了课堂气氛与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关系,并通过分析表明课堂焦虑与课堂气氛呈负相关。张瑞嵘指出,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的考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从而减少学习焦虑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对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研究整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个人因素,主要为自尊心、受挫及抗压能力、英语水平;第二类为教师因素,主要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师对学生的考评方式;第三类为环境因素,主要是社会对英语能力的认可方式、社会对英语能力的水平要求。[8]

3英语学习焦虑症的表现形式

英语学习焦虑症的表现形式多样,需结合学习者所处的环境进行具体分析,但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一般的外在表现主要为表情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沉默寡言,进一步表现为学习效率低、成绩差,甚至逃课,更严重的则为引发歇斯底里、仇视社会、自杀等严重心理扭曲现象。[9]英语教学者可从英语学习焦虑症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再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法。

三、系统脱敏法在解决英语学习焦虑症过程中的应用

系统脱敏法对解决学习焦虑具有良好的效果[10],而英语学习焦虑症中的成因与表现与系统脱敏法的治疗对象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根据系统脱敏法的操作原理,在英语教学上,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改善英语学习焦虑症的指引。

1将考试由焦虑刺激因素转为积极刺激因素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英语学习以应试为目的,刘妮研究表明,考试成绩作为一个硬指标是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来源,故英语考试成为了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焦虑刺激因素。根据系统脱敏法的操作原理,同一消极刺激因素在情绪越积极的情况下消极影响越小,因此,可教导学习者考前、考中、考后一系列的情绪放松法。同时,可通过视频、录音等手段不断暗示英语考试的普通性,降低其对英语考试的过度期望,培养学生正确的考试观念,也可多次进行无成绩测验,逐步将英语考试由焦虑刺激因素变为中性刺激因素,甚至是积极刺激因素。英语考试焦虑的焦虑刺激为英语考试情景,在具体的操作时,首先考生要把考试情景这一大焦虑刺激分解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的焦虑刺激,如:考前一周、考前一晚、发卷前、遇到难题、预期时间不够、别人提前交卷、交卷前15分钟等,再对以上的焦虑刺激程度由弱到强进行排序;第二步可以通过音乐、呼吸调整等手段放松自己的全身,直到出现些兴奋或愉悦的情绪;第三步在放松的情况下不断想象或模拟最弱的焦虑刺激,直到此焦虑刺激变为中性刺激,再想象和模拟更强一层次的焦虑刺激,直到英语考试由焦虑刺激演变为中性,甚至是积极刺激因素。

2引导学生克服交际焦虑

国内英语目前多为课堂英语,课后运用较少,导致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交际焦虑。交际焦虑在国内是仅次于考试焦虑的第二大英语学习焦虑来源,而交际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自信心不足,畏惧负评价。绝大多数学生在面临挫折和压力时都会选择回避、转移等防卫性措施,虽然这些措施对焦虑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不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不利于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对于这类焦虑,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的口语兴趣是关键。对此,可通过鼓励学生定期演练,如:参加英语角或某些英语社团来消除其焦虑心理。我们可参考日本松下员工培养的经验:松下让旗下销售员每天对着大街的陌生人介绍自己,从而克服交际焦虑,这是典型的快速脱敏法。而英语学习者也可以通过不断用英语自我交流、与物体交流、与朋友交流、与陌生人交流等逐步深入的方式直面焦虑刺激,快速脱敏。

3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艾米・翠、阿尔诺德等众多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引起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一大因素。学生担心其水平无法达到教师期望、教师歧视差生、教师包容心差、教师自身外语水平差、教师道德素质低等因素都会引起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作为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知识水平外,要做到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同时,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甚至是制定强制性的定期交流方式,通过快速脱敏法,降低来源于老师的焦虑刺激。同时,教师也可拍摄关于自身的一些欢快的视频,或者录制某些自唱歌曲,让学生自行欣赏,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对教师自动化脱敏。

四、进一步的思考

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加大英语作为世界语言的使用范围,也必然会提高它的使用频率。在国内,英语水平的高低对个人的学习、工作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英语是国内唯一一门从小学到大

学都是必修课的课程,从初考、中考、高考、考研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再到四六级、雅思、托福,英语考试已成为国内考试范围最广、考试种类最多的课程。英语水平是许多企业进行招聘,尤其是校园招聘时的硬指标之一,甚至绝大多数在未来数年内英语使用几率几乎为零的岗位也将通过英语四六级作为其岗位要求。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英语学习成为国内学生投入时间最多的,而使用率却是最少的学科。在国内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英语教育上投入如此大的资源,其对国民素质提高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否成正比有待商榷。而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瑞士等发达国家,以及阿根廷、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除在某些预期英语使用率非常高的专业外,均未将英语学习作为必修课,但其国民素质及经济发展水平都非常高或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强调语言在教育、自然科学、文化等领域中的重要性以来,国内外尚未有研究表明英语水平是否与国民素质及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国内目前教育体制及社会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已成为了强迫式的英语学习,由此引发的英语学习焦虑症,尤其是英语考试焦虑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运用系统脱敏法等手段解决英语学习焦虑症也只是一种事后补救的措施,是改变英语学习者的心理去是适应环境,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英语学习焦虑还需改革英语教育体制和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认可方式,引导企业和个人理性地评估英语需求水平。

参考文献:

Wolpe, J..Psychotherapy by reciprocal inhibition .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MeGlynn, F.,Dudley etc. .Comment on the Status of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Behavior Modification,2004 (28):194―205.

金洪源.学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辅导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Horwitz, E.,Horwitz M.,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 (70) :25―132.

Horwitz,E. K.,Young, D. J..Language Anxiety-Form Theory and Research to Classroom Implications .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1.

Arnold, 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CUP,1999:27―28.

熊江玲.考试焦虑研究述评 .湖南社会科学,2004(5) : 193―194.

郑希付,高宏章.考试焦虑的认知因素研究 .心理科学,2003(26):153―154.

吕凯.浅论运用系统脱敏疗法消除考试焦虑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 :27―28.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视域下幼儿教师观察力... 下一篇:让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空间”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