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隐形力量

时间:2022-10-19 10:53:41

隐形的对手最可怕。强者最怕灯下黑。当雨润发展到10个亿时,双汇才猛然觉察,而当年双汇崛起时,春都也蒙在鼓里。如今,双汇做到了200多亿,雨润做到了100多亿,春都却早已经不见了。

在中国短暂的市场经济史上,已经有太多“隐形者”的成功案例,它们或隐身于行业老大的影子里,或寄居在价值链巨头的腋下悄然成长,最终或后来居上,或反客为主,如蒙牛、雨润、思念……

说到这些,是因为感触于当今中国之于世界的情形,以及中国企业面对全球化竞争的心态。

《世界是新的》作者安东尼・范・阿格塔米尔在讲到新兴市场革新战略之七――“在其他人不知不觉中,匿名而隐身地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时,举的是韩国三星电子、现代汽车和墨西哥莫德罗酒业集团的科罗娜啤酒公司的例子,一个反证却是中国海尔集团大事张扬并购美泰克集团――这给美国人很大的精神压力:难道要让一家美国的著名公司“臣服”于一家中国的公司?

知耻后勇、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人们更容易接受这种绝境中的隐忍,但这种隐忍最终往往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被抛弃。我们似乎在迫不及待地向世界传递出某种信号。

然而无论西方言论如何恐慌,我们到现在最多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者,而这种成功仍然存在着先天性不足与结构性缺陷。更何况在新兴市场的“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中,中国企业的可圈点处并不多――似乎集体托庇于中国市场的广袤和丰沃了。

各种迹象表明,大多数中国企业仍然滞留在第一次胜利的阶段,虽然大家都在忙着一次次的冲刺、冲刺、再冲刺。一个最大的谎言是,人们往往把企业的第二项业务启动理解为第二次创业并大势渲染。但铁的事实是,如果我们走不出第一次胜利的光环,就必然会陷入第一次胜利的阴影。当我们急于用第二次胜利去证明自己时,却将发现不过是在为更快地葬送曾经的胜利而掘土。

突破阶段性胜利的难度,甚至更大干第一次胜利,征程也更加漫长。这个时候,四周往往笼罩着一团浮躁的雾气,而我们则集体身陷“雾”中:

路径依赖:很多企业在第一次“拍脑袋”成功后,第二次、第三次再不能灵验,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于是陷入欲拍不能、欲罢不忍的囚徒困境。

营销饥渴:对营销手段的过度依赖,催生了一批批畅销书、一批批演讲家、一批批新概念。然而,“营销大爆炸”给人们带来的却是加倍的“营销饥渴”。

结构缺陷:从10亿到100亿、1000亿,企业利用资源、技术、人力和做事的方式并未改变。

如果说大多数企业的第一次胜利是营销策略的胜利,第二次胜利则将取决于营销组织与功能的建设,前者是一种显形的力量,后者则是一种隐形的力量。支撑企业实现跨越的这种内在的力量,是看不见的力量,却是决定未来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企业重识方向,并足以成功实施战略转型。冷却胜利后的激情,酝酿可以持续的能力,以隐忍锻造再生,现在这种心态更加宝贵。即便你刚刚踏上成功的征途,但你的起点已经在中国营销的第二阶段。

这也正是《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08年升级的立意所在:辨识市场与竞争的“方向”,“创新”营销组织的功能与能力,以“实践”发展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上一篇:走进商业经济殿堂 下一篇:观察/声音/数字/高端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