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索叙事:《疯狂的石头》和《两杆大烟枪》的比较

时间:2022-10-19 10:41:39

多线索叙事:《疯狂的石头》和《两杆大烟枪》的比较

【作者简介】

电影《疯狂的石头》海报电影《两杆大烟枪》海报 2006年一部小成本国产喜剧《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本片最大的亮点在它多线索并行交叉的叙事结构。这让人不禁想起盖里奇的黑色幽默经典《两杆大烟枪》。两部作品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宁浩首部商业电影,影片对《两杆大烟枪》叙事结构的模仿和借鉴,做的还是相当成功的。即承袭了回环交叉的叙事方式,又创制出独有的风格,本文从三个方面比较两部片子叙事的异同。

一、线索方面

《疯狂的石头》叙事结构相对简单,

几条交叉的线索也比较明晰,片子围绕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展开。牵涉三方势力:道哥为首的本土小贼、国际大盗麦克和以包世宏为首的保卫科。而道哥集团除了与包明抢翡翠外还与迈克暗夺翡翠。所以道哥集团是一个中间线索。此外,不得不提三方势力之外的谢小萌。因为他是推动情节进展的一个关键人物。谢小萌在三方势力都不知晓的情况下先和道哥交手,将真翡翠换成假的,并企图勾引一个女孩,而女孩正是道哥的女朋友。此事败露后,他被软禁起来,却误将真翡翠当成假的给换了回去,其中牵扯出包世宏。而当大家发现翡翠是假的时,又企图以绑架谢小萌来换取真翡翠,结果导致道哥意外死亡。此外“导演处理的巧妙之处在于本应该是剧情交锋的戏剧冲突被转化成细节上的冲突。”(康宁:《读解宁浩喜剧电影的商业美学》,载《电影文学》2010年1期,22页)例如,导演会别有用心地时不时安排几方势力的关键人物因各种机缘巧合自然见面,甚至在彼此不明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交谈甚欢。通过对冲突细节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将各条线索糅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多线索的叙事结构。

与之相比,《两杆大烟枪》的结构复杂很多。它没有中间线索,无法从某一个人或某一方势力的角度将整部影片的内容概括出来。究其原因,首先在《疯狂的石头》中只有一个关键的东西在各方手中流转——翡翠,全片以翡翠为引,翡翠的真假与去向贯穿始终。而《两杆大烟枪》以艾德一伙欠哈利的50万为引,牵扯出在各方势力中“游走”的关键物品——大麻和两杆大烟枪。艾德一伙为了还钱,购买了两杆大烟枪并盗取邻居的大麻。随后各方势力为这三样东西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这三样东西都在开头出现,但却没有一样东西贯穿全片,每件东西都分别影响不同的人物和剧情发展。此外与《疯狂的石头》三方势力不同,《两杆大烟枪》共有艾德一伙、债主哈利、打手克里斯、种植大麻的温士顿、以阿狗为首的强盗,贝克的黑社会集团和两个小毛贼七方势力参与其中。且只有艾德一伙和克里斯跟钱、大麻、大烟枪有直接接触,其他五方只跟这三样东西中的两样有关联,这样的叙事结构就注定是复杂难辨、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概括的。

二、交叉方面

《疯狂的石头》开头就安排了一个巧妙的交汇点:谢小萌的易拉罐从空中落下,砸碎了包世宏的车玻璃并导致和冯董的车相撞。而差点识破道哥身份的警察,因为这起事故,放过道哥一行人。这是片中三方势力唯一一次在同一时空的交汇,也是为最鲜明的一次。此后虽仍用平行手法叙述各方势力的动向,但只有两两交汇。这样的交叉不时穿插在影片中,乍看杂乱无章,但其内在逻辑却异常清晰。观众可从线索间的交汇明确把握故事内容与情节发展。

《两杆大烟枪》则不然。因为其中人物众多,且几方围绕的东西不完全相同,故片中没有几方势力的总交叉。导演连续运用平行蒙太奇交代各方人物的发展,只在必要时候安排两线交叉,而此种交叉也成为推动情节进展的关键。如艾德无意中听到隔壁阿狗的计划才最终找到还钱的方法:等阿狗抢劫完成后再把他们抢的东西——价值几十万的大麻抢过来;哈利则雇两个小毛贼去偷本片的关键物品两杆大烟枪;而他们与克里斯的见面则是本片开放式结尾的直接成因。

·中国电影评论相斌:多线索叙事——《疯狂的石头》和《两杆大烟枪》的比较 《疯狂的石头》线索的交叉虽能推动情节发展,但其交汇更多是为了增添影片的戏剧效果,就算是情节需要也往往被其喜剧性所掩盖。例如黑皮第一次“盗宝”失败,虽然成功逃脱,却因为与包世宏的追逐扭打弄得鼻青脸肿。观众看着上一刻还大打出手的两人,下一刻却“相对不相识”,这无疑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两杆大烟枪》交叉点的安排的则更为巧妙自然,既有喜剧效果,又是影片必不可少的部分。究其原因是交叉点的设置与时间选取上的不同。由此可见盖里奇在结构上确实高明许多。

三、结局方面

两部影片的结局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交代了各方下场且基本遵循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规律:道哥死于非命,迈克和小军入狱,正面角色包世宏不仅摆脱了困扰已久的顽疾,还获得见义勇为的奖章;《两杆大烟枪》中凡是涉及交易和杀人的或死在黑吃黑的火拼中或锒铛入狱。主人公艾德也因违法被关了一段时间。

相同之外,两片结尾也各具特色。《疯狂的石头》中,包世宏费尽心机找回的翡翠仍是假的,真的却被他当成假的送给了女朋友。这种以翡翠开始以翡翠结局的回环结构让人大呼精巧,但此种结局仍属“好人有好报”范畴,与盖里奇的结局相比明显逊色了许多:忙活一圈的艾德一伙虽摆脱了赌债,却没得到曾抢到手的80万英镑和十几公斤大麻,无异又回到了欠债前。同是回环结构,但唯一多出的东西是他们花700英镑买的两杆大烟枪。艾德为了彻底摆脱追查让汤姆把枪扔掉,汤姆来到河上,一手抓着桥栏,一手抓着两杆枪想把它们扔向河流深处。影片最后定格在汤姆以其滑稽的姿势停在半空。导演并没告诉观众他究竟先接了电话还是先扔了枪,给人无限遐想。

如果说《疯狂的石头》的回环结构清晰明了完整严密,那么《两杆大烟枪》除了回环特色还在圈中留下一个精妙绝伦的缺口。封闭与开放两种看似矛盾的结构被盖里奇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匪夷所思的同时让人拍案叫绝。

多线索叙事本身就是一种极难驾驭的叙事结构,凌乱的镜头拼接下需要导演有着一套严整的逻辑。此类叙述人物众多,导演稍有不慎便会使影片各线索太过分离,以致结构松散或逻辑混乱,造成观影困难。《两杆大烟枪》作为盖里奇的处女作,足见他在此类叙事上的非凡天赋。《疯狂的石头》因其线索较少,结构也相对简明,故可以说是对盖里奇的学习和模仿。这当然未尝不可,因为在电影的百年发展史上,对经典镜头、结构及手法的借鉴与重现随处可见,况且宁浩也确实做到了“取其精华 树我特色”。从这个角度来说《疯狂的石头》确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影片。

上一篇:爱与希望 15期 下一篇:从电影《桃姐》看小成本文艺电影的成功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