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度山东省棉花质量情况浅析

时间:2022-10-19 07:36:28

2013/度山东省棉花质量情况浅析

新标准实施后,棉花主要质量指标包括颜色级、轧工质量、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2013年度山东省大部分棉花质量指标要好于往年,棉花整体质量较好。

棉花质量总体情况

1.颜色级。本年度是新棉花国家标准实施第一年,山东省棉花颜色类型主要集中在白棉和淡点污棉,79.3%的棉花为白棉,其中白棉三级占白棉的76.19%,淡点污棉二级占淡点污棉的61.72%,98.85%棉花的颜色级符合国储棉收储标准,棉花颜色级略好于往年,但白棉一级、二级的棉花仍然较少,主要原因是棉农、棉商贩采摘和交售棉花时掺混较为严重,白棉一、二级的棉花难以出现。

2.轧工质量。本年度山东棉花轧工质量绝大多数为中档,所占比例为97.85%,轧工质量好的棉花所占比重较少。主要原因一是棉花加工企业收购的棉花质量一致性较差,给棉花加工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棉花加工企业对轧工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

3.长度指标较往年有明显的提高。本年度山东省棉花长度指标较上一年度有恢复性上升,30mm~32mm比例明显增加,28mm~29mm的比例也有所增加,长度平均值为28.65mm,比去年增加了0.59mm,高于全国棉花长度平均值0.28mm。主要是大部分地市没有受到大的自然灾害,天气情况好于往年。

4.马克隆值。本年度棉花A级马克隆值比例继续下降,B级马克隆值继续上升,C级高马克隆值比例增加幅度比较大。主要受品种和天气的影响较大,天气好的情况下,棉花成熟度较好,马克隆值较高。

5.断裂比强度持续提高。近年来山东棉花断裂比强度持续增强,中档、差档及很差档的比例连年下降,强档及很强档的比例越来越高。2013、2012、2011年度断裂比强度平均值分别为29.65 cN/tex、29.01 cN/tex、28.35 cN/tex,平均值由2011年的28.35cN/tex增加到2013年的29.65 cN/tex。

6.长度整齐度指数逐年提高。近年来山东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数逐年提高,低档及很低档的比例下降较为明显,高档及很高档的棉花所占比例明显提高。2013、2012、2011年长度整齐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82.33%、81.76%、81.55%,平均值由2011年的81.55%增加到2013年的82.33%。

影响棉花质量的因素

综合各地市的情况来看,影响棉花质量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棉花品种和种植管理、政策因素等几个方面。

1.棉花品种。品种是影响棉花质量的主要内在因素,种植品种混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棉花的质量。自2000年种子市场放开后,棉花育种企业发展迅速,棉花品种越来越多,个别地区在选择棉花品种种植时以片面追求单产高、衣分高,抗病虫、色泽好为主,并不注重棉花内在品质,近几年棉花品种仍没有大的改观。由于不同的品种其内在纤维品质有很大区别,在棉花收购时不同品种的棉花混收,造成品质混乱,棉花加工企业难以收购加工高质量的优质棉。

2.自然条件。从棉花种植到棉花采摘期间的气候条件是影响棉花质量变化的主要外在因素之一。2013年度棉花生长期间,山东省主要时段气象条件对棉花生长发育基本有利,棉花长势稳定,总体来说气候较为适宜,保证了棉花整体品质,部分指标较往年略有提高。省内部分地区也遭遇了强降水,例如东营、滨州等产棉区由于遭遇连续降雨,棉花生长受到了影响,产量较往年有所减少。

3.棉花收购市场。棉花收购市场全面放开是影响籽棉收购质量的客观因素之一。棉花收购市场全面放开以后,坐商改行商,大量棉花商贩走乡串户或到田间地头收购籽棉,籽棉按斤论价现象普遍,异性纤维、混等混级现象突出。棉花加工企业为了争抢资源,不得不敞开收购,导致难以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皮棉。

4.政策因素。2011年以来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对棉花的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符合收储质量标准要求的棉花敞开收储,较好地稳定了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促使棉农和商贩交售质量好的棉花,促使棉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质量符合收储质量要求的棉花。该项政策对棉花的整体质量上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纤维检验局)

上一篇:浅析锚网喷联合支护技术在井巷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蚕蛹甲壳素:止血材料或将带来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