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电运行中设备巡视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10-19 07:36:26

关于变电运行中设备巡视问题的研究

[摘 要]变电运行中相关电力设备的正常巡视工作是整个供电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实际设备巡视工作经常出现一些问题,这不仅导致各种故障和缺陷的产生,同时也对变电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变电运行中设备巡视的相关问题以及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的分析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变电巡视;问题;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DF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66-01

整个电网运行中变电运行,以确保电网变电站操作条件下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变电站设备运行巡视工作是变电站稳定运行的保证,巡视任务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行业规定的规定,严格遵守不同岗位的工作责任制,明确重点和方法,提高巡视质量。

1.电站设备巡视重点

巡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保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巡视时应注意周围爆窃,火灾隐患,以避免破坏公物损坏,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具体而言,巡视变电站设备主要有以下三点。

1.1 日常巡视

每天都要进行的日常步骤,巡视频率每天三次,巡视时记录相应的检验记录。

1.2 定期巡视

定期巡视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具体要求进行巡视,主要是该设备的完整性巡视。定期巡视项目及结果,应该有具体的巡视记录。

1.3 特殊巡视

特殊巡视是根据实际状况和规程要求所进行的巡视,特殊巡视有一定的目的性,如特殊情况下,如设备的过负荷及负荷量有显著提高时、天气和气候发生恶劣突变时、突发事故引发跳闸时、设备运转出现异常状况和不正常现象时都需要特殊巡视;再次使用需要特别巡视。此外,降水过后,户外的端子箱、机构箱或控制柜很有可能因受潮影响日后运转,此时也需要进行特殊巡视;刚刚安装的设备在运作的早期阶段,重大节日等情况也要进行特殊巡视。

2.设备巡视的主要方法

目前,我国的变电设备巡视工作主要采取的方法有:目测检查法、耳听判断法、鼻嗅判断法、触试检查法、用仪器检测的方法。即看、听、嗅、摸和分析方法。

目测检查法。所谓的目测检查法就是用眼睛来检查看得见的设备部位,通过设备外观的变化来发现异常情况。通过目测可以发现的异常现象:(1)破裂、断线;(2)变形(弯曲、膨胀、收缩);(3)松动;(蝙油、漏水、漏气);(5)污秽;(6)腐蚀;(7)磨损;(8)变色(烧焦、硅胶变色油变黑);(9)冒烟,接头发热;(10)产生火花;(11)有杂质异物;(12) 表计指示不正常,油位指示不正常;(13)不正常的动作等。

耳听判断法。用耳朵或借助听音器械,判断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

鼻嗅判断法。用鼻子辨别是否有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过热时产生的特殊气味。

触试检查法。用手触试设备非带电部分(如变压器的外壳、电机的外壳),检查设备的温度是否有异常升高。

用仪器检测的方法。目前用温度测量仪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是发现设备过热最有效的方法。

3.影响变电站设备巡视的主要因素

主要包括变电站设备巡视管理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下所示。

3.1 管理因素

(1)本规则的执行力度不足。变电站规章只是挂在墙上,或存放在文件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具体内容的落实、违法现象的出现、不按照规定的巡视时间和频率进行巡视、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巡视时不使用安全工具经常发生。

(2)巡视路线不合理,随着变电站扩建的建设,改造老设备,还引进新设备,但没有及时修改巡视路线和设备空间巡逻路线标志,导致巡视不明确,发生漏巡。

(3)巡视设备缺乏重点。变电站内的设备较多,巡视需要时间长,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每次的巡视工作的内容相同,未能根据设备的操作,负载状态,天气来调节巡视内容。这将使运行人员无法及时根据设备的微小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和判断,减少巡视发现缺陷的概率。

3.2 人为因素

(1)思想认识不够,责任感较低。

(2)技术素质较低。社会电力行业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高技术和新的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更多有能力、有素质的从业人员的加入。

(3)工作人员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和精神状况也会对巡视设备的最终效果产生影响。

4、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注重教育,提高认识。重视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主要是积极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如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其次就是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学习,分析,用事故中具体数字来说明其危害性,用事故中当事人所受的处罚来说明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从而达到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责任心的目的。

(二)做好培训,提高素质。如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请有关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来现场讲解,派人员到学校和外地学习。发扬传、帮、带的传统,积极组织员工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同时抓好日常培训工作,如技术讲解,现场考问,书面考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

(三)遵章守纪,奖罚分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大奖惩力度。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促进巡视工作。奖罚需分明、准确。按照“奖要重,罚要痛”的原则进行,使得巡视人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四)通盘谋划,不留死角。科学合理地制定设备巡视路线图,并及时完善。首先要根据设备的分布情况,巡视路线简便性,巡视视角的开阔性来制定巡视路线图。确保做到巡视时不遗漏,不重复,巡视路面平整、通畅、无障碍物。当变电站扩建,设备改造换型和新设备投运时,应及时修订设备巡视路线图。巡视路线标志设置要合理,标志要醒目。因环境绿化、路面整治、电缆敷设、风吹日晒等原因使得巡视路线标志缺损,模糊不清,应及时补充更换。

(五)区分轻重。区别对待。巡视时要分清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当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如老设备和新设备的差别,高负荷与低负荷时的差别。气候的特点如大风、大雾、高温、冰冻的不同情况。以及对已发现的缺陷的设备和正常运行的设备的差别并根据不同设备缺陷发生的概率,事故发展的规律,负荷曲线变化特点等情况制定不同的巡视要求和重点。如交接班巡视时主要是进行核对设备是否和运行方式相符,设备有异常放电声,有无异味。气压、油位、温度、灯光信号等比较容易观察的项目。在高峰负荷巡视时重点检查气压、油位、温度、冷却装置是否正常,电气节点和引线有无发热断股,机械的传动,紧固,支撑部分有无变形断裂等。

(六)制定标准、规范运作。全面执行变电站设备巡视标准化作业。全面巡视标准化作业能够将巡视工作的全过程细化,量化和标准化,规范运行人员的作业行为,使安全生产各种措施和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安全运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变电站设备全面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并得到公司生技部门审核和主管领导的批准后实行。《变电站设备全面巡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对巡视的周期。人员的要求,危险点的分析,应注意的安全措施,巡视路线,巡视设备的项目,设备缺陷和异常的记录都有详尽的规定,同时将消防和防小动物检查列为专项检查,从而保证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预防措施清楚。

只有切实做好变电站设备巡视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和缺陷,并防止其扩大和蔓延,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为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优质、高效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

5.结语

通过本文对电力设备巡视分类、巡视过程使用的检查方法的阐述,以及巡视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的合理分析。不难看出,变电运行中设备巡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作,其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按照相关设备巡视规范要求进行巡视工作,同时供电企业也要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巡视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设备运行情况制定巡视路线图。只有做好正常的设备巡视工作,才能保障整个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上一篇:文档一体化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工作中的几点思... 下一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点和优势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