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

时间:2022-10-19 07:10:42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对宫外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进行分组,一组为联合组(MTX+米非司酮),一组为对照组(甲氨蝶呤),比较二组治疗后的效果,并对治疗前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盆腔包块情况和副作用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联合组对宫外孕的治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238-02

宫外孕[1]又称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在非正常子宫体腔的其他任何部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2]。据统计,宫外孕发病率为所有妊娠的0.35%~1.15%[3],而且正在逐年上升,其造成死亡的几率约占妊娠死亡的十分之一,也是一个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诱发宫外孕的主要原因为以下几方面: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等[4]。由于宫外孕早期症状不十分明显,与早孕的区别也不大,因此可能被误诊,延误病情,若不及时的进行早期的正确诊断及医治,将会严重的危害孕产妇的健康。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宫外孕危害性的认识不断加强,大部分病例都能得到早期的正确诊断。笔者旨在对MTX和米非司酮联合对宫外孕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宫外孕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7.6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停经时间在6―8 周,患心、肝、肺、肾脏疾病的予以排除,无MTX或米非司酮使用的禁忌证。有停经史患者46例,停经时间35~67d,平均(43.5±19.6)d。临床表现有阴道少许出血者39例,下腹轻微下坠或下腹隐痛者40例。无少许阴道出血或内出血者;2次以上异位妊娠者4例,2例3次以上者,8例患者带节育环。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联合组(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与对照组(甲氨蝶呤)。对照组的60例患者,年龄24~35岁,平均(27.4±3.4)岁,停经时间(40.2±19..2)d,包块大小(3.6±0.4)cm,2次以上异位妊娠者2例,3次以上异位妊娠者1例,带有节育环者3例。联合组60例患者,年龄23~34岁,平均(27.3±3.6)岁,停经时间(42.2±18.5)d,包块大小(3.7±0.3)cm,2次以上异位妊娠者2例,3次以上者1例,带节育环者3例。对2组患者年龄和孕周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心、肝、肾功能正常;临床血液学检查正常;(2)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3)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4cm;(4)血β-HCG

1.3治疗方法 经过入院后对患者病史、腹痛情况及持续时间、停经时间、阴道出血情况的详细询问,了解病情,做全项检查、妇产科检查、血β-HCG值、B超、血液常规、尿常规、胸片检查、心肺肝肾功能等。联合组米非司酮口服100mg/d,1天2次,服用5d,同时联合使用MTX肌内注射50mg/,使用1次,治疗后第7日测血β-HCG值下降

1.4 疗效判定标准 以下条件同时符合者为治愈:血β-HCG浓度降为正常范围内;B超检查显示附件区的包块消失或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以下条件出现任何一项均视为无效:血β-HCG浓度持续升高;腹痛仍反复发作且有内出血;B超检查显示盆腔内的包块无变化或有所增大。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χ2检验,若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5d治疗后的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效果比较,联合组治愈患者56例,无效为4例;对照组治愈患者43例,无效为17例。联合组的治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1.7%,P

2.2 对治疗前后血β-HCG、B超检查盆腔包块进行比较 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见表2。可见,联合组治疗后血β-HCG明显降低,B超结果显示盆腔包块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P

2.3不良反应 对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比较,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1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14例,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口腔溃疡、肠胃不适、皮疹、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异常等。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3%,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止用药后或对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好转。数据详见表3。

上一篇:蒙脱石散治疗在小儿腹泻的护理 下一篇:对38例产后大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处理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