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型泪道再通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9 06:12:12

RS型泪道再通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RS型泪道再通管在泪小管断裂作为支撑物的效果。方法 22例患者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分别找出泪小管二侧断端,用备好的 RS型泪道再通管的一端自下泪点穿入,经过二侧断端入泪囊,拔出钢丝管芯,以6-0可吸收缝线于断端行端端褥式缝合3针,并间断缝合眼轮匝肌及皮肤。引流管的另一端自上泪点穿入至泪囊。术后观察患者的置管状态,调查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拔管容易,无需麻醉。无1例出现松动、脱落,泪点位置良好,未见割裂;插管期间患者无异物感等不适。拔管后行泪道冲洗,均通畅。结论 RS型泪道再通管在泪小管断裂作为支撑物的效果确切,术中置管、术后拔管容易,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RS型泪道再通管;泪小管断裂

泪小管断裂为眼睑外伤最常见病之一。手术吻合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术中选用泪小管支撑物众多,方法各异,效果也不尽相同。近期我们选用 RS型泪道再通管作为支撑,取得不错的效果,现作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自2013年12月~2014年5月,分别来自我院和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共22例。其中男18例,女4例。左眼15例,右眼7例如。年龄5~66岁,平均35.6岁。全部为下泪小管断裂,都为1w内新鲜外伤。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 小儿及不能配合手术者行全麻。可配合手术者行局部浸润麻醉,以2%盐酸利多卡因加0.75%布比卡因按1:1比例行筛前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1.2.2手术 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分别找出泪小管二侧断端,用备好的 RS型泪道再通管(济南晨生医用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的一端自下泪点穿入,经过二侧断端入泪囊,拔出钢丝管芯,以6-0可吸收缝线于断端行端端褥式缝合3针,缝针不穿透管壁,先不结扎,重新插入钢丝管芯再结扎缝线,并间断缝合眼轮匝肌及皮肤。引流管的另一端自上泪点穿入至泪囊,调整引流管的位置,中间标志线显露在内眦角处。拔出管芯,结束手术。术后常规用抗生素3 d,5~7d拆除皮肤缝线。3个月后拔管;拔管后每周用庆大霉素2万u +地塞米松5mg冲洗泪道1次,共4次;3月后复诊再冲洗一次。

2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插管保留3月以上,回院拔管,拔管容易,无需麻醉。无1例出现松动、脱落,泪点位置良好,未见割裂;插管期间患者无异物感等不适。拔管后行泪道冲洗,均通畅。

3讨论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难点在寻找鼻侧断端,如能顺利找出二侧断端,手术就可大功告成。尽管手术方法各异,但成功的泪小管吻合手术都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①正确的寻找到泪小管断端。②良好的泪小管支撑物。③泪小管两个断端无张力正确吻合[1]。但如何选择泪小管支撑物,对手术疗效及患者的舒适度而言可大不相同。过去常用的硬膜外麻醉导管,因其容易获得且价格便宜而广泛使用,但因其长期固定较困难,常常在术后不久松动脱落;并且导管另一端不能置入泪道而外露在眼睑表面,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严重者因固定松动而擦伤角膜。又由于硬膜外麻醉管较粗,硬度较硬,容易引起泪点、泪小管的裂伤[2]。鼻腔固定的"U"形硅胶管,可避免硬膜外麻醉导管的易松动、固定难的缺点,但术中操作相对困难,尤其是在鼻腔勾取盲端时容易损伤鼻腔黏膜;打结固定时松紧度比较难以把握,太紧术后很容易导致泪点及泪小管的撕裂,太松容易向结膜囊滑动,患者有异物感;术后拔管也相对较难,常常需借助内窥镜,如果是儿童或不能配合者还需在全麻下拔管。我们目前使用的RS型泪道再通管具有以下特点:①无需鼻腔勾取。②无需鼻腔打结。③结构更适合人体生理结构。④植管过程操作简单、时间短。⑤留置期间患者舒适、无异物感。⑥取管简单方便无需麻醉。⑦解决儿童全麻条件下植管难题。⑧超细柔软极大减少对泪道的损伤,增加了皮肤表面恢复生长的空间。术中植管、术后拔管容易,术后不用担心泪点及泪小管撕裂的问题。但使用中发现该管常出现盲端被管芯刺穿,导致插管困难,后术者在插入该管前,先用较粗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并注入少量典必舒眼膏管道,基本可避免出现刺穿现象。

作者体会,RS型泪道再通管是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较为理想的支撑物,能增加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操作更容易,提高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张薇,张丽军,冯雪亮.双泪小管-鼻插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2009,17(4):162.

[2]Tao AP,Liu ZM,Zhao Y.The comparison of double-passage and circle--p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canMicular laceration[J].J Clinic Ophthalmol,2009,5:40-41.

上一篇:医院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作用分析 下一篇:创伤性关节炎病理机制和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