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要有生活气息

时间:2022-10-19 04:28:55

小学语文课堂要有生活气息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材基本上比较简单,课文主要是以示范性和教育性为主的文章。对小学课文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教材的生活气息比较弱,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打破与生活的隔膜,和生活相融合。因此小学生比较难理解课文内容,他们的生活经历非常的有限,其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如果无法理解课文,那么势必会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 生活气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82

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掘出这些课文中的艺术细胞,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需要做的,同时这也是提升语文课堂艺术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比如,多媒体的应用,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些工具充分地利用起来,帮助学生从各方面来充分感受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学生的鉴赏力和自身的素质水平需要我们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培养和熏陶。

有一些心理学家对于学习的研究发现,和生活联系紧密的事情往往是人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学习需要和生活进行联系,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兴趣,才能够继续的深入学习。那么如何的将生活和教学进行联系呢?其实,小学教材中有部分内容表面和生活联系性不大,可是实际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建立联系,例如小学课文中有陶罐与铁罐这节课,铁罐认为自己坚硬因此看不起陶罐,但是当二者被埋入泥土多年以后,铁罐化作了泥土,而陶罐却毫发无损并成了文物。这节课的本意是告诉小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但是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该道理的认识并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小学生的生活中根本没有铁罐与陶罐这两种事物。与此同时教材的内容与中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果不一致的话,很容易造成中小学生认知上的分裂,进而对其人格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做到理论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互为印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寻找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小学语文课有这样一个课文小马过河,讲述的是一匹小马要渡过一条小河,但是却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于是就问松鼠和老牛河水有多深,结果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小马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没办法就去问自己的母亲,母亲告诉它要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必须自己去尝试。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一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化的任务,来学生去自己去探索,亲身体会小马所悟出的道理,从而使得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就给长期的审美教育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都处于空白期,也就是说老师教给他们什么,他们就接收什么。这一方面方便了教师灌输良好的审美信息,另一方面让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很大,这个时候如果传授了错误的信息,将来就很难纠正过来了。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对于那些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造相应的情境,让学生置于这个情境之中,再来理解,就容易很多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许多作品传诵不衰,常读常新,也是这个道理。“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者的学习是“在他所创设的世界中直观自己”,多媒体就是将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和学生学习时的情感联系起来,从而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林黛玉“时时在意,处处小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微妙心理,学生就很难理解,毕竟生活经历相距太远。那么就可以在课件中载入一段越剧《红楼梦》的录像,以戏剧中富有表现力的唱词,诱导学生进入角色,理解人物的处境和人物的心境。小学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时段,小学生比幼儿园时期成熟,但是“三观”又还没完全形成,这个时候对其进行审美教育无外乎是最好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育已经走入了各大院校,若能将多媒体的优势合理发挥,将会对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根据不同课型、题材的文章去搜集合适的文字、图片、音乐、动画等材料,然后根据课堂内容的安排设计教学过程,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其中,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以《长城和运河》一文为案例来展现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长城和运河》一文时,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多媒体的图文效果将一些长城和运河的图片展现给学生,一幅幅巍峨壮观、风光秀丽的图画将学生带入长城之上,运河之滨,使学生对长城和运河有了直观的印象,激发了他们想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兴趣。在学习文章正文部分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长城和运河图片作为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同时也能利用图片给学生介绍长城和运河的外貌特征,这样就能使学生有更深入的认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介绍长城和运河的视频,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一小段休息的时间,又能让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外貌特征、建造历史、地域分布等有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对长城之长、之高、之雄伟、之巍峨以及运河之长、之宽、之壮丽、之秀美有更深刻的认识,更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文章学习的最后,通过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长城和运河视频,陶冶学生的阅读情操,带给学生回味无穷之感。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能综合运用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是最为重要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促进语文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工具。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弱,这是因为在传统的教学中,课本是知识的重要承载者,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看课本,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就难以较好的交流。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出现将课本中承载的重要知识都转移到了多媒体上,教师通过操作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眼神和情感之g的交流都能得到一个提升。另外,多媒体教学系统让教师可以通过资料收集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教师从被动的调节教学模式以适应教材转变成了主动的挑选教材,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更好地与学生互动。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