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动作 刻画性格

时间:2022-10-19 01:53:03

【导语】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如施耐庵为了塑造武松的性格特征,安排了精彩的“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一情节,通过闪、劈、跳、退、丢、揪、按、踢等一系列动作写出武松英雄的本色和武艺的高强。再如《守财奴》中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箍桶匠葛朗台弥留时,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他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抓”断送了暴发户的老命,也使守财奴至死不改的贪婪本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又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前“伸”出的两根手指头,最终使其成了我国名著人物画廊中又一吝啬鬼的典型形象。下面笔者遴选了几则动作描写的名家片段,让我们一起领略动作描写的魅力,揣摩动作描写的诀窍。

【名家佳段】

例1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将来,钉耙难举,气力不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轱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

(吴承恩《西游记》)

例2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守财奴》)

例3 老人的头慢慢往下低,眼珠往旁边挪,不敢再看她。高第急忙立起来,以为老人要哭。老人忽然又抬起头来,并没有哭,只是眼中湿润了些。纵了一下鼻子,他伸手把桌上的酒瓶摸上来。……他倒了一半杯陈酒,一扬脖喝了一大口。……打了个酒嗝,他用乌牙咬上了下唇。

(老舍《四世同堂》)

例4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在桌子上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地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曹雪芹《红楼梦》)

【借鉴点】

动作描写往往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具体如下所示:

重抓特征。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如例1中使用“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轱辘睡倒”等动作描写将猪八戒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动作要连贯。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连贯地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可使人物形象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一般凸显于读者面前。如例2中的“掏”“放”“盯”“摆”“推”等动词构成连贯的动作群,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行动的内在动力――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从而使嗜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巧抓细节法。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动作”,对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心理以及习惯,有时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如例3通过几个动作的细节描写,活画出刚正不阿的钱墨吟听到儿子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的消息后,内心的悲痛和倔强的性格。

百花齐放法。描写同一场面下各种人物不同的动作,以及他们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例4一段文字,一连写了八个人的“笑”,同样是写“笑”,却写得千姿百态,但又紧扣了各人的身份和性格。这样精彩的动作大描写,非高手不能为。

【快乐仿写】

例1 爸爸伸手把伞打在我头上,搂着我在雨中前行。一路上带我绕开水坑,躲开车辆。在快到校门口时,他用他那双温暖的大手,把白伞递给我,转身走进了雨幕之中。

(胡锋《蝈蝈》)

例2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将要起飞的雄鹰。

(刘红《运动场上》)

例3 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盯着蝴蝶,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躬着背,手中间隔着点空隙,脚尖小心翼翼地踮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向花朵上的蝴蝶一捧。随后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眼睛靠近手缝看去,哪知蝴蝶在此刻飞蹿了出去,她又急又气,撅起小嘴,双手往腰上一叉,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郭振《表妹与蝴蝶》)

例4 吕老师立刻大步走下讲台,跨到那位同学面前,把他扶到了座位上,轻轻地帮他拍去身上的灰尘,仔细看了看摔青的肘部,又询问了半天,直到确认同学无大碍后,才起身回到讲台上,继续埋头批改作业。

(王真真《意外》)

【片段升格】

原文展示

我屏住呼吸,两手弯成弧形,慢慢地走近它,然后跨向前,两手迅速地一扣。哈哈,看你往哪里跑!表妹也蹲下来看。哎,我手里攥着的只是那棵蚂蚱趴过的草。我们又接着找,终于发现了它的踪迹。我又跑过去抓,嘿,又不见了。我看了看草丛,啊,这回竟然躲在我的脚下。我瞧着它,轻轻地蹲下来,两手在离蚂蚱大约10厘米高的位置,猛地一扣,“抓住了,抓住了!”我高兴极了,表妹也跳个不停。

(赵文荣《有意义的星期天》)

升格建议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更好地透视出人物的心理,折射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风貌,从而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选段较好地写出了“我”与表妹一块捉蚂蚱的情景,比较真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动作描写应符合人物性别、年龄、性格、身份和情境。选段中表妹充当“我”捉蚂蚱的助手,帮着观察,较为生动。但对表妹在看到捉住了蚂蚱之后的兴奋劲儿写得不太充分,应再充实些。

动作描写应选择准确的动词,写出动作的连贯性。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我们要将大的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细小的动作,在细腻的刻画描写中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如“慢慢地走近它”不如改为“靠近”;“跨”只写出了跨度,没有表达出迅速快疾,应改为“猛扑”比较好。

动作描写应与人物的神态、心理、语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人物的动作不是孤立的,当它与人的情感、态度、姿势或表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才是有意义的、人格化的动作。如选段中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语言描写以及表示神态的词语,表达效果将会更好。

升格展示

我屏住呼吸,两手弯成弧形,慢慢地靠近它,然后猛扑向前,两手迅速地一扣。哈哈,看你往哪里跑!表妹也蹲下来看。我慢慢松开手,哎,我手里攥着的只是蚂蚱趴过的那棵草。“怎么回事?我明明看见它停在这里的。”表妹说:“蚂蚱蹦了出去,你没注意罢了。那不,它在那儿。”我顺着表妹手指的方向看去,蚂蚱果然在那儿。我又跑过去一扣,嘿,又跑了。我环视着草丛,啊,这回竟然躲在我的脚下。我盯着它,轻轻地蹲下来,两手在离蚂蚱大约10厘米高的位置,猛地一扣,“抓住了,抓住了!”我高兴地欢呼着,表妹也兴奋地围着我又叫又跳。

(赵文荣《有意义的星期天》)

升格借鉴

修改后的选段,更符合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身份和所处的情境,注意到了动作的连贯性,同时做到了将动作描写与人物的神情、语言描写相结合,将“我”捉蚂蚱的动作描写得惟妙惟肖,也将小表妹的欢快以及向“我”表示祝贺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效果明显增强。

上一篇:天上掉下来的巨石 下一篇:傣族舞与胶州秧歌三道弯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