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提速企业合作

时间:2022-10-19 01:00:11

中非合作论坛提速企业合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加强合作是双方共同的需要。作者参与、经历了中非之间企业合作的诸多活动,本文向读者介绍中非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和几个企业合作平台。

前言

11月初,总理亲赴埃及参加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部长会议。这个高层论坛和中小企业有关系吗?让我们通过了解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了解中非合作论坛,了解中非企业的交流情况,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寻找在非洲的机遇。

中国和非洲虽然相距遥远,但友谊源远流长。中国与非洲国家建交50多年来,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诞生9年来,建立了“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方关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实践证明,中非经贸关系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体现了人民的愿望、时代的要求,为世界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

在中国政府和非洲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中非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和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快速发展过程,合作的方式也从单纯的双边贸易发展到直接投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家,包括大批民营中小企业,到非州去投资发展,和当地人民一起生活、创业、致富,演绎着走进非洲的“神奇故事”。

中非经济的互补性

非洲大陆自然人力资源丰富,中国技术加工水平先进。非洲可向中国提供很多所需的初级产品;而中国的技术和商品物美价廉,适合非洲市场的消费水平。非洲需要中国的投资、管理、技术、援助以及制成品,中国需要非洲的石油、矿产、市场。非洲向中国主要出口初级产品,以石油、铁矿砂、钢铁制品、原木、钻石、锰矿砂、铜制品、铜矿砂、棉花等初级产品为主。中国向非洲主要出口制成品,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鞋类和日用消费品为主。中国从非洲进口原料性商品,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非洲从中国进口制成品,这也是非洲人民的需要。非洲国家也希望通过开发资源积累资金,以便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这样的经贸交往是一种双向选择,充分反映了中非经济的互补性。

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继续为此提供优惠贷款和出口买方信贷,鼓励促进投资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愿同非洲国家在资源领域开展互利双赢的合作。关于中非企业的合作方向,正如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指出的:非洲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光热充足,中国有成熟适用的设备、技术和经验,双方在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田水利建设等农业领域,在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能矿资源勘探开发利用、轻工纺织产品生产等工业领域,有巨大合作潜力待开发。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危机对于双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当前出口非洲的产品大都涉及国计民生,市场需求刚性大。与欧美商品相比,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替代欧美商品的空间也在加大。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非洲国家的生产项目受到冲击,难以为继,与中方合作的意愿更加强烈,双方扩大投资合作出现更多机遇。随着非洲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陆续付诸实施,以及中国提供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的项目逐步落实,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劳务承包合作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中非合作主平台: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合作论坛于2000年10月正式成立,成员国包括中国和49个非洲国家。中非合作论坛的宗旨是: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论坛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务实合作――以加强磋商、扩大合作为宗旨,重在合作;平等互利――政治对话与经贸合作并举,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从2000年至今,中非合作论坛已走过九度春秋,中非关系在这9年间取得长足发展。

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11月8日至9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会议重点议题是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审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至2012年)》,明确了未来3年中非合作的方向,重点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教育、医疗、通讯等。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今后三年加强中非合作,支持非洲发展的八项新举措,包括倡议建立中非应对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加强科技合作,增加非洲融资能力,扩大对非产品开放市场,逐步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加强在农业、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将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的优惠性质贷款。他的讲话受到热烈的欢迎。

中非双方将继续商定落实具体项目,进一步推动在农业、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制造业、教育、医疗卫生、通讯、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以便增强非洲国家的自给自足、自主发展、改善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互利共同发展。

中非企业交流活动

中非经贸合作形式日益多样化,经济援助、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投资办厂、科技培训,涉及领域众多,为中非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加深、经济迅速发展,非洲经济也步入发展阶段,中非双方的国有和民营企业不断增多壮大。通过逐步了解非洲的市场和优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愿意向非洲发展。特别是有中非合作论坛这个平台以来,中非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更加制度化。

下面介绍近年几次中非企业的重要交流活动,供国内的中小企业借鉴。

2003年12月14~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期间,首次“中非企业家大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中非企业家出会,讨论贸易投资和发展的问题,并进行了认真务实的600多场洽谈,涉及农业、投资、工程建筑、电子通信、医疗医药、纺织和化工等行业的296个项目。共签订了21项合作协议,总金额达10亿美元,涉及20个项目,这创下当年中非经贸合作的最高纪录,极大地促进了中非企业合作的热情和信心。

2006年11月4~5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暨北京峰会期间,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中非企业家大会”,成立了“中国一非洲联合工商会”。非洲27位总统和6位总理与中非1800多名企业家共同出会,中国各行业400余家企业参加对口洽谈,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通信和技术设备出口、资源开发、金融等领域,共达成意向260多项,合作协议16个,签约总金额达19亿美元。中国政府总理提出了全面扩大中非经贸合作的几点建议,以及2010年中国非洲贸易额实现1000亿美元的宏伟目标。

2007年5月21日,“中非企业合作大会”在埃及开罗举办,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出席了会议并发表演讲。他强调,应把加强企业合作作为中非经贸合作的优先方向。企业是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也是经贸合作主体。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中非经贸合作才能做实。

2009年9月5日,“2009中非贸易投资论坛暨项目会”在北京举办,联合国工发组织和粮农组织的负责人及30多位来自非洲20多个国家的贸易和农业部长亲临现场,参会嘉宾450人。此次论坛以项目对接为主,现场了矿业、房建、农业、建材、能源、医药等100多个合作项目,达成了20多个合作意向。

2009年11月7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举办“第三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中国国务院总理出席并发表讲演,呼吁中非企业家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以更长远和更开阔的眼光,把中非经贸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来自中国和非洲共40多个国家的20多位工商会主席、1000多名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参加大会,就未来中非经贸合作展开积极对话和深入探讨,议题包括推动中非金融、投资、贸易、基础设施、新能源合作、中小企业以及农业等。大会期间组织了对口洽谈,中非企业家就金融与投资、能矿与化工、轻工与纺织、机械制造、工程承包与建筑、通讯与电子、医疗卫生、食品与农业、旅游、贸易等合作项目进行了1000多场次的对口洽谈。中国与非洲企业共签署了10个投资和工程承包合作项目,总金额达28,5亿美元。

2009年11月21日,“2009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40多个非洲国家的工业部长和各国企业代表参加。论坛的主题是“平等互信、合作共赢”,旨在加强中非工业领域的国际投资、交流与合作,让国内有实力的工业园区、工业企业走出去,搭建中非工业项目信息和企业沟通的平台,为中非工业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中非在工业领域的投资与合作跨上一个新的台阶。20多个国际组织、40多个非洲国家100余位官员出席,中国部委领导、专家80多人及中非企业家300人参加论坛。本次论坛共推出100多项产品采购单,组织50多个项目对接活动,举办领导政策解析、中非企业家高峰对话、非洲产品采购和投资项目等,多个非洲国家部长和大使亲自介绍本国情况,欢迎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贸易。

结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加强合作是双方共同的需要。中非经贸合作长久发展的根本,在于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发展互利共赢的中非经贸合作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还能使双方的企业都受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继续为此提供优惠贷款和出口买方信贷,并愿与非洲国家探讨促进投资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继续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引导,注重服务,提供便利。

中非经贸合作目前虽然面对暂时的国际金融危机,但危机也孕育着更多更好的机遇。展望前景,有进取精神的中非企业家应该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以更长远和更开阔的眼光,创造企业发展的美好未来,书写中非合作发展的历史。

(李军:首都师范大学高级经济师、高级国际商务师)

上一篇:中德中小企业培训合作项目完成年度目标 下一篇:天津中小企业发展园建设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