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充分挖掘教材例题和习题的教学价值

时间:2022-10-19 12:49:27

借题发挥,充分挖掘教材例题和习题的教学价值

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有的教师对习题教学的功能认识不到位或者重视程度不够,仍然热衷于题海战术,热衷于大量的数学问题训练和经常性测验的方式,这不但让学生苦不堪言,而且效果不佳.笔者认为,教材中的例、习题是经过专家严格筛选配置的,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材的分析讲解,还要重视对例、习题教学价值的挖掘.

一、教材使用的现状

目前多数教师在使用教材例、习题中主要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目标不明,为讲而讲,为练而练,很少思考每一道例、习题的具体功能.

(2)重视结果,忽视过程.有的教师在讲解例题和使用习题时仅仅重视结果,没有充分发挥每一道例、习题的价值.

(3)弱化操作性习题.新教材的习题的探究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有的教师在对习题进行处理时,常常忽视探究与操作的重要性.

(4)强调练习,忽视体验.有的教师让学生操练大量的与例题相仿的习题,不仅练习效益不高,还忽略了学生在练习中对知识的运用以及情感的体验.

二、新教材例、习题的特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等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就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形式多样、富于思考、探究性强、操作性强的开放性例、习题,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经验、体验和感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制作学习材料

如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以一座人体雕像、长方形铁皮做的一个无盖方盒、组织排球邀请赛等作为问题的背景展开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讲授.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教师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2.关注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体现数学的思考方法,加强习题的探究性

新教材强调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现与探索的过程,了解某些知识产生的由来.因为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科学计数法》(七年级上册)这一课,教材设计了太阳的半径、光速、世界人口等较大的数字,让学生在读、写的需要中学习科学计数法,还要求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科学计数法的必要性.通过操作与探究,让学生感受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关注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如九年级上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97页的思考题“在三角形的铁皮中截下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实际上就是切线知识的运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学习切线的目的是能用它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习题设计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方法的多样化

上一篇:情境创设 快乐阅读 下一篇:巧用简笔画高效解生物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