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 7期

时间:2022-10-19 11:36:42

馆藏精品 7期

晋侯(臣斤)壶

时代: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现藏:山西博物院

藏品特征:通高68.8厘米,口纵18厘米,口横22.8厘米,腹最宽35.2厘米,1992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壶整体呈长颈垂腹椭方形,壶口开在四周镂空的波曲形华冠之中,口下饰兽目交连纹。盖为平盖,上有山形镂空捉手,盖面饰体躯交缠的吐舌龙纹。双耳作象首形,其上扬的长鼻又呈曲体龙形,耳内各套一环。颈部饰波曲纹,腰横一道鳞纹,腹部以一个圆突的双身龙首为主,辅有多条身躯相交的龙纹,圈足饰兽目交连纹。器物造型别致、雄浑,纹饰华美、流畅,实为西周青铜器中之精品。

盖内铸铭文4行26字,“唯九月初吉庚午,晋侯(臣斤)作尊壶,用享于文祖皇考,万亿永宝用”。记载晋侯(臣斤)作此壶,用于祭祀其祖、父。晋侯“(臣斤)”是墓地中唯一能与《史记·晋世家》记载的姓名相吻合的晋献侯。该壶属国家一级文物。

相关背景资料:壶为盛酒器,同时也是重要的礼器。壶这种器形,自商代出现以后,从西周到东周都很流行,一直到汉代仍然沿用。晋国自西周初年叔虞受封唐地到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历经600余年,盛极一时。晋国青铜器以数量丰富、造型奇特而著称,是周代青铜文化的代表。

晋侯(臣斤)簋

时代: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现藏:山西博物院

藏品特征:通高38.4厘米,口径24.8厘米,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盖为隆顶,圈形捉手。器身敞口,束颈,鼓腹,圈足外侈,下连方座。两侧有兽首垂珥耳,双耳浑厚,颇具气势。圈足底部一环,应为系铃所用。盖顶、盖沿、器颈、腹圈足各饰兽目交连纹一周,兼饰粗疏的横条沟纹。方座每面三边也饰兽目交连纹,方座面上四角各饰一个牛角形兽面纹。盖内、器底铸有铭文4行26字,“唯九月初吉庚午,晋侯昕作尊壶,用享于文祖皇考,万亿永宝用”,内容与晋侯(臣斤)壶相同。属国家一级文物。

鸟尊

时代: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现藏:山西博物院

藏品特征:通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2000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尊作伫立回首的凤鸟形,鸟头微昂,高冠直立,圆睛凝视。禽体丰满,两翼上卷,鸟背依形设盖,盖钮为小鸟形。双腿粗壮,爪尖略蜷。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凤鸟颈、腹、背饰羽片纹,两翼与双腿饰云纹,翼、盖间饰立羽纹,以雷纹衬地,尾饰华丽的羽翎纹。鸟尊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装饰精致、豪华,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属国家一级文物。

《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古代祭祀礼器中有“六尊六彝”,“鸟彝”即为其一。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乍向太室宝尊彝”,可证其确为宗庙礼器。据考证,这件国宝的拥有者就是改唐为晋的晋侯燮父。

相关背景资料:鸟兽尊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一种形制特殊的盛酒器。器形模拟鸟兽形状,常见的有鸟尊、象尊、羊尊、虎尊、牛尊、鸭尊等。鸟兽尊作为实用器时,在背顶中心处开孔,鸟兽体中空,可盛酒;鸟兽嘴处有流,可倾酒。鸟兽尊形象逼真,巧夺天工,体现了古人在青铜铸造方面高超的技艺。

鸟盖人足盉

时代: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现藏:山西博物院

藏品特征:通高34.6厘米,岙身径20.6~21.8厘米,1992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盛酒或盛水器。扁椭圆体曲流形盉,顶部开长方形口,口沿外侈,器盖为圆雕的振翅鸟形,以熊形链与岙身相连。器前有昂首曲颈的龙首形流,后为兽首形錾。器足为两个半蹲的人形,身前倾,背负器身。盉身两侧饰三周圆形纹饰,中间是蜷曲的团龙纹,其次是一周鳞纹,外圈是斜角云纹。盉身上部饰体躯相交的龙纹,有细雷纹为地,两侧为鳞纹。这件盉造型别致,构思奇特,堪称岙中之冠。据考证,墓主当为晋献侯夫人。属国家一级文物。

相关背景资料:晋侯墓地位于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南,是二十世纪西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晋侯墓地的发掘工作开始于1992年,从1992年至2000年,先后做过6次发掘工作。共发掘出九组十九座晋侯及夫人大型墓葬。整个墓地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30米,九组十九座晋侯和夫人墓葬在墓地分三排排列。另有大量的附属车马坑和陪葬墓正在清理中。

上一篇:精装图书“硬背装”修复随笔 下一篇:广州地铁施工 5座先秦古墓遭强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