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亚洲杯足球赛日本队边路传中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时间:2022-10-19 10:43:30

第15届亚洲杯足球赛日本队边路传中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第15届亚洲杯日本队决赛阶段的小组赛、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决赛以及决赛共计6场比赛。研究结果表明2、3两个传中区域的传球次数相对较高,最佳的传中目标区是B区。最佳的传球路线是1-B,2-B,3-B。在这条路线中,最佳的传中球方式分别是传低球,传平球以及传平球和传高球。

关键词 边路传中 传中区域 传中目标区域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1.1选题依据

边路进攻已逐渐成为世界上各足球强队所采用的进攻方式的主流,其主要特点是有利于发挥进攻速度打破对方防线制造缺口。

1.2 研究意义

日本队夺得第15届亚洲杯冠军,并成为近几年亚洲的霸主。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日本队在15届亚洲杯比赛中边路传中分析,发现日本队的特点和规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第15届亚洲杯日本队小组赛、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决赛以及决赛共计6场比赛(不含加时赛)。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中,以“足球、亚洲杯、边路进攻、边路传中”等关键词进行查询,以及浏览第15届亚洲杯杯官方网站,获取比赛的有关技术指标资料,确定分析内容、方法及指标。

(2)录像观察法。通过观看第15届亚洲杯日本队的小组赛、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决赛以及决赛共计6场比赛录像。

(3)数理统计法。对观看比赛录像后统计得出的数据结果,运用常规统计法对所设定的技术指标进行统计。

(4)归纳统计法。根据统计观看比赛录像后所统计得出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结果和结论。

(5)统计概念与尺度。

①传中区域划分。传中区域划分为1、2、3区。将从罚球区角横向延长到边线的延长线与球门线之间的边路区域平均分成两部分,为1区和2区。将从罚球区角纵向延长到30米线的边路区域划分为3区。

②传中目标区域划分。划分为前点,点球点至球门线区域,后点以及罚球弧区域。分别为A,B,C,D四个区域(见图1)。

③传球性质。膝部以下为低球,膝部以上至头顶间为平高球,头顶以上为高球。球的路线有直线和弧线。

④成功。中路接应包抄队员只要抢到点、触及皮球即为成功。如果直接将球直接传入球门得分或者造成乌龙球亦为成功。

⑤失败。进攻方的传中球在第一点被对方后卫阻断、破坏,中路包抄队员未抢到点或触及皮球即为失败。

3 结果与讨论

3.1边路传中球的总体特征

在6场比赛中,日本队利用边路进攻传中次数共计108次,平均每场18次,成功率达到了37.0%, 边路传中仍然是日本队在进攻中主要采取的战术打法和手段。

3.2 不同传球区域的情况和基本特征

根据录像观察和数据统计的结果。发现在所划分的3个区域中,2,3区的各项指标都均高于1区。比赛中更多的传中球来自3区。与2区相比较,后者更具有威胁性。

3.3 不同传球目标区域的情况和基本特征

从统计结果看,传向B目标区的球共有55次,占总传中次数的52%,在此区打入4球,居各区之首。C目标区次之,20次,占总次数的19%,没有进球,但是成功率却是最高的,达到了50%。A,D两区各项数据指标比较接近,只是没有通过传向A区的传中球得分。

3.4传中区域与目标区域的关系与传中效果

根据数据显示,在传中次数最多的是3区,传中成功次数以及射门次数最多的2区和3区中,最具威胁的传中路线是2-B,3-B各形成了7次射门打进1球以及5次射门打进2球,居各区之首。

图1:传中区域和目标区域的划分

4 结论

(1)在本届亚洲杯中,日本队利用传中球直接破门得分的战例占到总进球的三分之一。(2)最佳的传中目标区是B区,传中球的成功率较低,但所有进球都在此区域。D区尽管离球门相对较远,进球机率较低,但传中球的成功率较高仍然可以对球门形成威胁,即使无法直接射门得分,也可以采取其它进攻方式,增加了传中的成功率和多样性。(4)在不同的传中区域,根据中路攻守双方球员的位置以及角度的原因,持球队员选择不同的传球目标区,而不只是将球传至罚球区内,从而增加传中的目的性。最佳的传中路线是1-B,2-B,3-B。(5)当持球队员处于不同的传中区域时,根据攻守双方队员的位置,传出不同的性质的传中球从而增加传中球的威胁性。1区内主要是传低球,2区平球,3区以高球为主。

上一篇:解惑“空难幸存” 下一篇:论提高中职学校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