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最后博弈

时间:2022-10-19 09:38:43

TD-SCDMA将大规模全程组网几成定局,但问题是――谁当此任

2005年的最后一个月,被反复讨论、辩争已久的中国3G(第三代移动通信)政策,由于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产业部(下称信产部)的两次表态,终于再生波澜。

先是12月19日,信产部副部长奚国华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3G牌照发放的决策时机已到。

八天之后,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产部部长王旭东也在发言中称:“中国已经具备发展3G的条件,2006年信产部将抓紧研究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业务、资费、监管、频率指配等有关政策。”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电信主管部门就3G政策发出的最为清晰和直接的信号。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业内人士的共识是,中国的3G牌照很可能将在2006年4月到8月之间,“部分或者全部发放”。

然而,中国的3G前夜绝不平静。《财经》获悉,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决策层已就3G牌照最终的发放方式――尤其是备受瞩目的TD-SCDMA牌照的发放问题,以及传言与之相关的电信重组问题――达成定案。

TD定局

在奚国华的发言中,除了肯定中国3G决策“时机已到”,还有一点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他强调,在中国的3G布局中,TD-SCDMA要有一席之地,可能会由有实力的运营商来运营。

TD-SCDMA标准是目前国际电联认可的三种3G标准之一,由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于1998年最早提出,并于2000年5月正式被国际电联采纳。另外两种3G标准,分别为欧洲厂商主导的WCDMA标准以及北美厂商主导的CDMA2000标准。

虽然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大唐电信集团在这一标准中拥有的核心专利尚不足十分之一,但这一标准从提出到被国际电联正式接纳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一直积极参与,因而被广泛认定为中国版本的3G标准。

2002年3月,大唐电信集团正式成立一家名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TD-SCDMA的研发以及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参见本刊2002年第6期“中国3G生死时刻”)。

TD标准的提出比WCDMA整整晚了11年,加上大唐电信集团自身实力又相对弱小,因此,虽然TD被确认为国际标准之一,但其独立组网的能力以及大规模商用的现实可能性,却一直存在着争议。

中国3G政策的引而不发,除了市场需求的考虑,外界普遍认为也是在等待TD标准的成熟。时至2005年,成熟的时机终于接近了。

大唐移动有关人士对《财经》表示,目前TD联盟的成员企业已经达到了26家;直接介入该标准的系统、终端以及芯片研发、生产的企业,则已经有40多家。

2005年3月,西门子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鼎桥通信正式挂牌;5月,爱立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在TD方面进行战略合作;10月,诺基亚与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签署合同,宣布正式建立TD合资公司。

至此,中外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在TD标准上的布局,已大体宣告完成。

另一方面,由信息产业部组织,持续近四年的三个阶段的MTNET测试,也于2005年结束,TD标准被认为从技术上具备了大规模独立组网的条件。如果不出意外,下一步由运营商展开的大规模商用试验网的建设,也应很快启动。

随着中国企业对自主创新的激情高涨和公众的广泛关注,TD标准的选择,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据悉,2005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联合上书中央,希望站在国家自主创新的高度,对中国自己提出的TD标准给予大力支持。

报告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不仅拥有很庞大的市场,更涉及材料、精密加工、软件等众多相关行业,有着很强的产业带动能力。因此,政府如何对TD进行决策,将关系到中国自主创新的决心。

知情人士对《财经》表示,200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对此做出批示,表示此事关系到中国移动通信事业的未来,希望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决策。此后,国务院总理、副总理曾培炎也分别做了批示,并转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担任国务院信息办主任之职的,正是信产部部长王旭东。

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出科技界对于中国企业面临的技术瓶颈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单纯的“以市场换技术”模式的整体反思。

早在两年多前,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就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表达了对于跨国企业向中国转移技术的质疑。他回忆说,在他担任上海市市长期间,曾与德国大众的高层探讨过在上海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的问题,但对方并不理会。

“与其以市场来换技术,不如以标准来换标准,这在国家层面上似乎更有可行性。”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财经》指出。

谁来接盘

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做出上述表态,奚国华的发言究竟是一种政策暗示,还是一种市场试探?

高盛的电信分析师Jason Billings预测,未来中国联通会把G网卖给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会获得TD牌照,而中国移动获得WCDMA牌照。

此前,中国电信已专门召开内部会议,研究的主题是一旦拿到TD牌照,将如何选择3G战略的问题。不过,在接受《财经》采访时,中国电信有关人士仍坚决否认中国电信拿到单一的TD牌照已成定局,仅称“一切仍有可能”。

而从《财经》了解到的情况看,中国电信不仅在各地广泛开展了WCDMA试验,同时,还派遣人员前往T-MOBILE等进行交流。德国T-MOBILE是欧洲第一个部署WCDMA的运营商。显然,中国电信并非放弃上马WCDMA的准备。

虽然承认TD在过去几年来成绩卓著,但不少投资者在接受《财经》采访时,仍然对这一标准抱有疑虑。

一位长期关注中国电信业的投行分析师称,在三个标准中,全球范围而言,只有TD迄今仍未有全网应用经验;因此,即使技术上无障碍,预料至少也需三年左右的时间磨合。

“除非能提前五年发放TD牌照。”他警告说,“仅仅提前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难以消除差距。”

此外,虽然已有众多电信设备大厂进军TD终端设备制造业,但一旦网络整体规模不足,很可能会造成终端价格偏高。运营商如采取补贴促销政策的话,则花费更大。

平安证券电信分析员刘军表示,TD制造商的财务实力,可能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因为电信设备通常有一个较长的付款周期,如果政府不给予信贷支持,产业链有可能陷入资金困境,势必会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

中银国际执行董事吴维克也对《财经》指出,如果TD网络只能在中国国内部署,TD运营商可能会在国际漫游收入上遭受损失。因为即使中国的运营商可以为国内消费者提供TD/WCDMA或者TD/CDMA2000双模手机,但很难想象欧洲沃达丰、T-MOBILE等公司的用户,会为了来一趟中国就专门购买双模手机。

或许正是由于投资者的担心,使得中国目前在海外上市的四家运营商均对TD持保留态度。只有实力略逊、尚未上市的中国铁通集团公司,明确表示了对TD牌照的兴趣。

2005年2月,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突然提出与网通联合,收购中国联通手中的一张移动网络。分析人士称,不排除在购买一张网络之后,以平稳过渡为由,中国电信借以规避单一TD牌照的可能性。

知情人士称,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提出的可以接受的“底线”,是一个“拼盘方案”,即中国电信在南方“主场”开展WCDMA业务,在北方则采用TD标准。中国网通则在北方采用WCDMA标准,而在南方采用TD标准。

这样,中国电信和网通叠加起来,仍可以组成一个全国性的TD网络。

然而,这种方案在支持TD的人士看来,是一个“弹性过大”的次优方案,因为“TD本来是中国的‘主场标准’,但只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客场’,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另一个不能被忽略的运营商是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拥有GSM网络以及2.5G的GPRS和2.75G的EDGE网络。从经济成本和技术演进上而言,向最终的WCDMA过渡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但是,“既然上面说要由有实力的运营商来做TD,中国难道还有比中移动更有实力的么?”在中国电信内部,这样的抱怨声时时可闻。

的确,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盈利能力,中移动都在国内一枝独秀。2005年上半年,中移动的营业额达到了1145亿元,而中国电信只有840亿元;前者240亿元的净利润,超过了中国电信、网通以及联通三家的总和;其手头持有的现金,更相当于其它三家总和的两倍以上。

或许正是意识到了这种决策上的艰难平衡,据悉,中移动表示,愿意在部分地区以TD标准与WCDMA混合组网。

由于目前中国联通已经拥有GSM和CDMA两张网络,集团公司债务沉重,而中国网通盈利能力偏弱,因此,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中,至少会有一个将肩负TD使命。

但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电信,一旦采用TD单一组网,都将不啻为一场豪赌。“一旦失败,就再也没有TD的空间了。”

优惠的分寸

虽然投资者普遍看淡TD前景,但从《财经》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普遍的看法是,即使中国电信拿到TD牌照,也未必意味着“世界末日”――前提是,决策层能否围绕着TD牌照的发放,做好统筹安排。

提前发放TD牌照,是一种补偿手段,但不足以平衡竞争格局。因为中移动和联通均已经在各地开建不少WCDMA和CDMA2000试验网。

通过牌照拍卖对TD和其它两种标准,收取不同的频率费收取方式,则是可选方案之一。但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认为,目前来看,采取拍卖的方式来发放牌照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大的电信公司都是国有控股的。政府未必愿意增加它们的成本。但是,今后在号码资源使用费上,采取区别定价措施则有可能性。

曹还指出,在资费定价、互联互通、业务捆绑以及强制漫游方面,国家均可以采取相应的区别政策,来扶持TD的发展。当年联通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原国家计委曾给予其20%的资费优惠,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联通的成长,尤其是增强了其对低端用户的吸引力。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TD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联通的发展迟缓就是最好的先例。到2005年上半年,其净利润还不足中移动的十分之一。在中银国际的执行董事吴维克看来,除了CDMA网络的拖累,这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监管无力,联通无法享受到非对称管制应赋予的政策优惠。

在河南、山东等地,联通曾多次遭遇到大规模互联互通事件;后在信息产业部的协调下,问题虽已有缓解,但很难说已彻底根除。至于价格优惠,在各地更是名存实亡。

这种状况,在3G时代是否会彻底改变?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备受瞩目的《电信法》将于2006年8月送交审议。但正在制定中的《电信法》中,据说并未对监管机构给予更清晰的界定。

吴维克警告说,如果不能切实保证监管到位,不仅弱者难以成长,其它的移动市场的新进入者也难有成长空间。他建议,应该强制中国移动开放漫游,并且向虚拟运营商开放网络。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如果中国联通不出售一个移动网络给中国电信以及网通的话,对于中国电信这样的不拥有2G(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营商而言,强制开放漫游政策就相当重要。否则,后来者在早期很难吸引客户。

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各个国家或地区普遍都要求拥有3G/2G网络的运营商,必须向3G新进入者强制开放漫游。在香港、爱尔兰、葡萄牙,规定前五年必须强制开放漫游;在英国、比利时等国家,则规定在新进入者的网络覆盖率达到20%之前,必须强制开放漫游。在瑞典,则规定只有新进入者的网络覆盖达到70%以上,拥有2G牌照的3G运营商才能豁免该义务。

决策者必须认真权衡,对于持有TD牌照的运营商,到底应该给予多大程度的优惠,这需要艰巨的定量估计。如果扶持力度不足造成TD缺乏竞争力,届时要面对的将不仅仅是投资者的愤怒诘责;而一旦优惠政策过度的话,则可能人为地降低了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效率,对不持有TD牌照的运营商,也是一种新的不公平。

重组疑云

3G的发放是否将与电信重组并轨而行,则是业界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从2004年中“四合二”(中国移动和中国网通合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并)的说法出台以来,中国电信业再次大重组的传言,一直不绝于耳。

此后更新的版本,则是2005年8月1日前的“六合三”方案(中国联通拆分G网和C网,中国铁通南北分拆,中国联通G网+中国电信+北方铁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C网+中国网通+南方铁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卫通=中国移动)。此后,“六合三”方案还演变出了诸多变种。

奚国华在联通公司2005年终工作会议上明确表态联通不会被拆分,但在各个版本的重组方案中,联通均无一例外被牵涉在内。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联通很难兼顾GSM和CDMA两个网络。随着3G牌照的发放,在移动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联通彻底重组,最起码出售一个移动网络,当无法避免。

对于联通CDMA网络的亏损原因,目前仍有不同的看法。中银国际认为,无论谁来经营一个全新的CDMA网络,最初三到五年内的亏损都是难以避免的。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也认为,CDMA的经营已开始呈现良好的态势。

另一些投资者则认为,联通CDMA网络的亏损,与管理和经营思路上的偏差不无关系。如果2006年3G牌照如期发放,“3G前夜”为了抬高进入门槛而进行的竞争势必更加惨烈,联通CDMA业务不排除重新滑坠的可能性。

况且,目前CDMA网络拥有者为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只是租用网络,因此,红筹股的财务报表还没有真实反映其整体负债状况。出售一个移动网络之后,或许有助于改善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舒缓资金缺口。

但从《财经》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迄今为止,联通自身并没有出售GSM或者CDMA网络的打算。

此外,分析家指出,网通的经营状况也不乐观。即使获得一张全国性的牌照,网通是否有能力进军竞争已经十分惨烈的广东等市场,仍是一个未知数。一些投资者认为,网通应做一个专注的区域运营商,甚至移动虚拟运营商。

在2005年12月初举行的《财经》年会“2006:预测与战略”期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不愿对电信重组的问题做任何表态。但据《财经》了解,作为中央企业资产所有人,国资委在电信行业策动新一轮重组的计划,实际上一直在潜行中。然而,由于国资委更多地着眼于中央企业的利润回报,从减少竞争的角度来考虑调整布局,这一考量是否公正全面,业内不乏争议。

赞成者认为,由于中国大型电信企业均由国有控股,一旦不加以重组就发放3G牌照,过度竞争态势将难以避免。即便美国这样庞大的电信市场,也只有VERIZON、CINGULAR以及SPRINT(合并NEXTEL)三家堪称全国性移动运营商,T-MOBILE可能最终难逃整合命运。

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中国的电信市场就目前整体而言,远未出现过度竞争局面。中银国际的研究报告就指出,中国移动通信业的整体净资产回报率仍然高达18%,中国联通出现的困境并非竞争程度问题,而是竞争结构以及效率问题。

“如果重组一味考虑投资回报,那么谁又来考虑竞争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吴维克对《财经》表示。

他指出,要解决联通面临的资金困境,绝非只有重组或者出售网络一条路。联通只要出售25%的红筹股,在保持国有控股的前提下,就可以筹集到300亿元左右的资金。

分析人士指出,3G牌照的发放,更多地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信产部来主导;而电信重组背后的主要推动者,则是国资委。从目前情况看,相对于3G牌照之“呼之欲出”,电信重组低调潜行,两者并未显示出并轨推进的迹象。

上一篇:吴定富:保险业的国际化路径 下一篇:部长圆桌:回归“发展”